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电池锁,其特点是包含锁座、电池锁组件和插座;锁座上设有锁销盲孔;插座设置在锁座一侧;电池锁组件设置在锁座的另一侧;电池锁组件包含锁片、弹性机构、锁盖、轴和摆杆;锁盖与锁座连接;锁片设置在锁座与锁盖之间,通过弹性机构与锁座连接;轴设置在锁座内部;所述摆杆一端与轴垂直连接,另一端穿过锁片和锁盖。由于采用弹性机构连接锁片,使锁销插入锁销盲孔后弧形的锁片底端能够自动将锁销锁死;通过使用相互配套的扳手开锁,实现了防盗功能的同时方便拆卸电池部件。由于采用航空插头接插件和定位紧定螺钉来连接保证了电池电路连接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涉及一种可快速拆卸的电池锁。
技术介绍
在现场工作的仪器,特别是需要无线传输数据的仪器,一般要配备电池部件,为仪 器工作提供能源。具备防盗功能,具备良好的易操作性,能够在工作现场快速拆卸电池部件 的电池锁,同时保证电池在震动的工作情况下供电连续不间断,直接关系到仪器能否正常工作。目前,电池安装的方法通常使用锁销锁孔或紧固件固定;拆卸电池时通常通过外 力按压控制按钮,带动锁销从锁孔退出;但是如果误触动了控制按钮致使电池脱落,电子设 备将突然断电,引起资料丢失等事故发生。现有技术很难同时解决防盗、易拆卸和导电良好 三点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池锁,具备防盗功能的同时能够在现场快 速拆卸,在震动的工作情况下也能保证电池供电可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电池锁,其特点是包 含锁座、电池锁组件和插座;锁座上设有锁销盲孔;插座设置在锁座一侧;电池锁组件设置 在锁座的另一侧;电池锁组件包含锁片组件、轴组件;上述锁片组件包含锁片、弹性机构、锁盖;锁盖与锁座连接;锁片设置在锁座与锁 盖之间;弹性机构一端与锁片连接,另一端与锁座连接;上述轴组件包含轴和摆杆;轴设置在锁座内部;摆杆一端与轴垂直连接,另一端 穿过锁片和锁盖。上述锁片上部设有通孔;锁片底端为弧形。上述锁盖上部设有槽;锁盖中部设有通孔;上述锁片上部的通孔与锁盖上部的槽相对应;摆杆的一端先后穿过通孔和槽。上述锁座上的锁销盲孔、锁片的弧形底端及锁盖中部的通孔相互对应。上述轴的一端为方头、三角头或六角头。本技术电池锁还包含扳手,所述扳手一端为把手,另一端内壁设置成与所述 轴配套的方形、三角形或六角形。上述插座为航空接插件插座。本技术所述的电池锁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技术电池锁,由于采用弹性机构连接锁片,使锁销插入锁销盲孔后弧形的 锁片底端能够自动将锁销锁死;只有使用相互配套的扳手才能开锁,实现了防盗的功能。本技术电池锁,由于采用了锁片组件和轴组件,只要使用相互配套的扳手扳 动轴组件,就能带动锁片组件开锁,能够方便地拆卸电池部件。本技术电池锁上,由于采用航空插头接插件和定位紧定螺钉来连接插头插 座,保证了电池电路连接的可靠性,使电池在震动的工作情况下供电连续不会间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电池锁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电池锁的A-A’面的左视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电池锁的B-B’面的俯视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电池锁和外部电池部件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机构采用弹簧22。请配合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池锁,包含锁座10、电池锁组件40和插座50。锁座10上设有锁销盲孔11。插座50设置在锁座10 —侧。插座50使用航空接插件插座50,与外部电池部件 60上的航空接插件插头61相配套。电池锁组件40设置在锁座10的另一侧。电池锁组件40包含锁片组件20、轴组件 30。锁片组件20包含锁片21、弹簧22、锁盖23。锁片21的上部设有通孔211,锁片21 底端为弧形,锁片21下部设有左右两个安装孔212,分别与两个弹簧22的一端连接;弹簧 22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锁座10上。初始状态时,弹簧22保持拉伸状态,为锁片21提供一定的预拉力。锁片21外侧设置有锁盖23,锁盖23上部开槽231,中部设有通孔232 ;锁盖23通 过上部和下部的螺钉固定在锁座10上。锁片21上部的通孔211与锁盖23上部的槽231相对应。锁座10上的锁销盲孔11、锁片21的弧形底端及锁盖23中部的通孔232相互对应。由于锁片21被设置于锁座10和锁盖23之间,锁盖23在前后和左右方向上限制 了锁片21的位置,使锁片21只能在弹簧22的拉力或摆杆的作用下,在上下方向平移。请配合参见图2和图4所示,轴组件30包含轴31和摆杆32。轴31从锁座10侧 面插入固定于锁座10内部,使轴31的一端能与外部的扳手70在形状尺寸上相互啮合进行 旋转。轴31的端头可以为方头、三角头或六角头,只要能够在尺寸形状上与外部的扳手70 相配套即可。扳手70 —端为把手,另一端的内壁设置成与轴31配套的方形、三角形或六角 形。摆杆32 —端垂直固定于轴31上,使摆杆32另一端穿过锁片21上部的通孔211和锁 盖上部的槽231。锁盖23上部的槽231限定了摆杆32的活动方向和位置。请配合参见图1、图2和图4所示,外部电池部件60上与本技术一种新型电池 锁相配合的面上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锁销61和插头62。当锁销61穿过锁盖23中部的通 孔231,将锁片21从底端往上顶起,锁销61插入锁座10的锁销盲孔11中;由于弹簧22的 拉力作用,锁片21往下回到原来位置,使锁片21底端弧形位置卡住锁销61较窄的部位,锁销61无法直接拔出,实现自动锁死。需要开锁拆卸电池部件60时,从锁座10侧面将扳手70插在轴31上旋转,往上扳 动轴31,带动摆杆32向上拨动锁片21,即可拔出电池部件60。拔掉扳手70后,由于弹簧 22拉力作用,锁片21往下带动摆杆32回到原来位置。当锁销61插入锁座10的同时,外部电池部件60上的航空接插件插头62插入插座50,接通电池60 ;同时使用定位紧定螺钉51将插头62插座50紧固连接,保证在震动的 工作情况下也能保证电池供电可靠。尽管本技术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 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 本技术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 的权利要求来限定。权利要求一种新型电池锁,其特征在于包含锁座(10)、电池锁组件(40)和插座(50);所述锁座(10)上设有锁销盲孔(11);所述插座(50)设置在锁座(10)一侧;所述电池锁组件(40)设置在锁座(10)的另一侧;电池锁组件(40)包含锁片组件(20)、轴组件(30);所述锁片组件(20)包含锁片(21)、弹性机构(22)、锁盖(23);所述锁盖(23)与锁座(10)连接;所述锁片(21)设置在锁座(10)与锁盖(23)之间;所述弹性机构(22)一端与锁片(21)连接,另一端与锁座(10)连接;所述轴组件(30)包含轴(31)和摆杆(32);所述轴(31)设置在锁座(10)内部;所述摆杆(32)一端与轴(31)垂直连接,另一端穿过锁片(21)和锁盖(2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池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片(21)上部设有通孔(211); 锁片(21)底端为弧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池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23)上部设有槽(231);锁 盖中部设有通孔(23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池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片(21)上部的通孔(211)与 锁盖(23)上部的槽(231)相对应;所述摆杆(32)的一端先后穿过所述通孔(211)和槽 (23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池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座(10)上的锁销盲孔(11)、 锁片(21)的弧形底端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池锁,其特征在于:包含锁座(10)、电池锁组件(40)和插座(50);所述锁座(10)上设有锁销盲孔(11);所述插座(50)设置在锁座(10)一侧;所述电池锁组件(40)设置在锁座(10)的另一侧;电池锁组件(40)包含锁片组件(20)、轴组件(30);所述锁片组件(20)包含锁片(21)、弹性机构(22)、锁盖(23);所述锁盖(23)与锁座(10)连接;所述锁片(21)设置在锁座(10)与锁盖(23)之间;所述弹性机构(22)一端与锁片(21)连接,另一端与锁座(10)连接;所述轴组件(30)包含轴(31)和摆杆(32);所述轴(31)设置在锁座(10)内部;所述摆杆(32)一端与轴(31)垂直连接,另一端穿过锁片(21)和锁盖(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东杰,孙胜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