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侧背光模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85180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侧背光模组结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LED灯板的散热效率与LED灯光的利用率,且缩小平板电视的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侧背光模组结构,包括金属背板、导光板、LED灯板、LED灯组和反射片,所述LED灯板平行嵌入在金属背板的两侧,LED灯组垂直安装在LED灯板的上端,所述反射片设在LED灯组之间的金属背板上,导光板设在反射片上且与LED灯板平行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将LED灯板与导光板平行设置,以获得更高的光利用率;同时采用嵌入式的连接方式将LED灯板嵌入到金属背板内,从而扩大LED灯板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一种LED背光模组结构,特别是一种用于液晶电视的LED侧背光模 组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液晶显示技术越来越成熟,电视也从使用传统的显像管到现在 的液晶屏,液晶显示屏是被动发光的显示屏,液晶本身不发光,所以液晶显示屏需要背光模 组来提供光源。从光源的类别来分,可以分为CCFL背光模组和LED背光模组等,其中LED 背光模组根据LED位置来分可以分为直下式LED背光模组和LED侧背光模组,LED侧背光模 组的厚度可以做得比直下式的薄很多,同时也可以节省部分LED灯且不影响其均匀性。一 般来说LED侧背光模组中,导光板占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因为侧背光的核心就是依靠导光 板将LED灯的光从点光源转化成面光源,平板电视的薄型化需求越来越高,导光板的厚度, 也逐渐减小,但是在导光板的设计中有一个瓶颈,即随着导光板厚度的减小,LED灯光射入 的入光面也越来越小,光的利用率会降低,因此增大导光板的入光面而不增加导光板厚度 变得很重要,同时由于LED背光一直都存在着散热难的问题,如果LED灯板的面积越大,其 散热效果越好,但是传统的LED背光模组LED灯板与导光板垂直安装,LED灯板的宽度受限 于导光板的厚度,LED灯板散热效果不好,并且LED灯板与金属背板的接触面积很小,热量 很难通过金属背板散出,导致散热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侧背光模组结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 LED灯板的散热效率与LED灯光的利用率,且縮小平板电视的厚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侧背光模组结构, 包括金属背板、导光板、LED灯板、LED灯组和反射片,所述金属背板上连接有反射片,导光 板、LED灯板和LED灯组安装在反射片上,所述LED灯板平行嵌入在金属背板的两侧,LED灯 组垂直安装在LED灯板的上端,所述反射片设在LED灯组之间的金属背板上,导光板设在反 射片上且与LED灯板平行设置。 本技术的LED灯板与金属背板之间的接触面设有绝缘层。 本技术的绝缘层为导热绝缘胶材料结构。 本技术的LED灯板为金属PCB板或非金属PCB板材料结构。 本技术的LED灯板为铝基PCB材料结构。 本技术的金属背板为铝、铝合金或铜合金材料结构。 本技术的LED灯组为侧发光LED灯组 本技术的LED灯组是单侧灯、双侧灯、三侧灯或四侧灯的模组结构。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将LED灯板与导光板平行设置,在减小导光板的厚度的同时,不减小导光板的入光面积,以获得更高的光利用率;同时采用嵌入式的连接方式将LED灯板嵌入到金属背板内,通过金属背板散热,从而扩大LED灯板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LED侧背光模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现有的导光板10—般都 是矩形的设计,LED灯组11从截面射入,并且在导光板10内发生全反射,导光板IO底部印 刷有从近光源到远光源从小到大,由疏到密的网点或者导光板IO底部有微结构(导光板底 面的网点或者微结构图中未表示),最后光从出光面射出,成为面光源,但是LED灯板12的 宽度受限于导光板10的厚度,散热效果较差。 如 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LED侧背光模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LED侧背光 模组结构包括金属背板1、导光板2、 LED灯板3、 LED灯组4和反射片5,金属背板1上连接 有反射片5,导光板2、LED灯板3和LED灯组4安装在反射片5上,其中,LED灯板3平行嵌 入在金属背板1的两侧,在LED灯板3与金属背板1之间设有绝缘层6,该绝缘层6为导热 绝缘胶材料结构,LED灯组4垂直安装在LED灯板3的上端,反射片5设在LED灯组4之间 金属背板1上,导光板2设在反射片5上且与LED灯板3平行设置,光线从导光板2侧面的 导光板2突出部分进入导光板2,在导光板2内部进行全反射,最后经过导光板底面的印刷 网点或者微结构的折射,从导光板2的光面射出。 本技术的LED灯板3为金属PCB板或非金属PCB板材料结构,例如铝基PCB 板材料结构或普通双面PCB板材料结构。 本技术的金属背板1为铝、铝合金或铜合金材料结构。 本技术可以通过使用1mm高度的侧发光LED灯组,配合1mm的导光板2来使 用,以制造出厚度小于3mm的背光模组。 本技术所述导光板的厚度取决于LED灯组的高度。本技术若使用1mm高的侧发光LED灯组则可以匹配1mm高的导光板使用。 本技术的LED灯组可以是单侧灯、双侧灯、三侧灯或四侧灯的模组结构。权利要求一种LED侧背光模组结构,包括金属背板(1)、导光板(2)、LED灯板(3)、LED灯组(4)和反射片(5),所述金属背板(1)上连接有反射片(5),导光板(2)、LED灯板(3)和LED灯组(4)安装在反射片(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板(3)平行嵌入在金属背板(1)的两侧,LED灯组(4)垂直安装在LED灯板(3)的上端,所述反射片(5)设在LED灯组(4)之间的金属背板(1)上,导光板(2)设在反射片(5)上且与LED灯板(3)平行设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侧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板(3)与金 属背板(1)之间的接触面设有绝缘层(6)。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侧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6)为导热 绝缘胶材料结构。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ED侧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板(3)为 金属PCB板或非金属PCB板材料结构。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侧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板(3)为铝 基PCB材料结构。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侧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背板(1)为铝、 铝合金或铜合金材料结构。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侧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组(4)为侧 发光LED灯组。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侧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组(4)是单 侧灯、双侧灯、三侧灯或四侧灯的模组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LED侧背光模组结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LED灯板的散热效率与LED灯光的利用率,且缩小平板电视的厚度。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侧背光模组结构,包括金属背板、导光板、LED灯板、LED灯组和反射片,所述LED灯板平行嵌入在金属背板的两侧,LED灯组垂直安装在LED灯板的上端,所述反射片设在LED灯组之间的金属背板上,导光板设在反射片上且与LED灯板平行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将LED灯板与导光板平行设置,以获得更高的光利用率;同时采用嵌入式的连接方式将LED灯板嵌入到金属背板内,从而扩大LED灯板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文档编号F21V17/00GK201487705SQ20092013422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4日专利技术者姜洪波 申请人: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侧背光模组结构,包括金属背板(1)、导光板(2)、LED灯板(3)、LED灯组(4)和反射片(5),所述金属背板(1)上连接有反射片(5),导光板(2)、LED灯板(3)和LED灯组(4)安装在反射片(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板(3)平行嵌入在金属背板(1)的两侧,LED灯组(4)垂直安装在LED灯板(3)的上端,所述反射片(5)设在LED灯组(4)之间的金属背板(1)上,导光板(2)设在反射片(5)上且与LED灯板(3)平行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