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金旭专利>正文

光缆铺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83379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光缆铺设器,一根铺设器主体垂向设置,其前方设有切割刀刃,后方连接有由上往下设置的输线管;该铺设器主体上端的两个不同高度的位置分别穿设有一根连销与一根横梁,该连销位于该横梁的上方;该连销的左右两侧分别枢接有一根上支臂的一端,该横梁的左右两侧分别枢接有一根下拉臂的一端,该上支臂与下拉臂等长且相互平行,该上支臂与下拉臂的另一端再分别枢接在一个背板的不同高度位置;在该连销的左右两侧与背板之间还各连接有一个升降油缸,该升降油缸与该上支臂之间具有一个夹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铺设光缆的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悬挂振动式光缆铺设器,属于 光缆工程施工用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田间、荒原长距离埋设光电缆施工作业时,大多数仍采用人工或者挖掘机 开挖明沟后,置入光电缆后,再回填土完成铺设。工程量大、施工成本高、所用工作人员多, 效率极低等缺点。而且明沟开挖后,再分层、立体铺设时,其施工工程量所需成本成倍增加, 作业效率更低。当明沟回填后,地下土返还地表,大大的破坏了地表土质,使光缆沟上的土 质多年不生长植物,对于自然生态起到了极大的破坏。为此,已有拖挂在牵引设备后使用的光缆铺设器出现,试图减小挖沟面积、提高工 作效率,并降低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现有铺设器仍然存在着诸多 不足如图9所示,现有铺设器的结构复杂,与牵引设备32之间的距离较大,过弯的时 候,铺设器转弯半径R较大,使得转弯困难。如图10所示,现有铺设器的刀刃是直接固定在铺设器主体上,为了减小切割阻 力,必须将铺设器主体的下端设为向后方弯曲,如此一来,不仅作业阻力大,而且铺设器主 体向前方切割移动时,将受到向上的浮力F,造成切割深度不稳定,使得现有铺设器无法在 一条水平线上作业。如图11所示,现有铺设器在转弯时,出线口将紧贴切缝沟壁,缆线与切缝沟壁将 产生大的摩擦,容易损害光缆。另外,现有铺设器的行进速度与放缆线速度不能及时同步,造成过紧或者过松,也 容易损害光缆或者造成浪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可见,现有光缆铺设器的作业阻力大,转弯困难,光缆深度及光缆伸屈量不足,无 法在一条水平线上作业,不能适应硬土、冻土、碎石等地施工,存在诸多不足,亟待克服与解 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专利技术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供一种光 缆铺设器,将光缆铺设器集成为一个紧凑结构,并减小铺设器的转弯半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缆铺设器,其目的还在于,能够将光缆松弛地埋于地下,避免切 缝沟壁对光缆线的摩擦损害,还达到轻松地在一条水平线上铺设光缆线的目的。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缆铺设器,其特征在于一根铺设器主体垂向设置,其前方设有切割刀刃, 后方连接有由上往下设置的输线管;该铺设器主体上端的两个不同高度的位置分别穿设 有一根连销与一根横梁,该连销位于该横梁的上方;该连销的左右两侧分别枢接有一根上支臂的一端,该横梁的左右两侧分别枢接有一根下拉臂的一端,该上支臂与下拉臂等长且 相互平行,该上支臂与下拉臂的另一端再分别枢接在一个背板的不同高度位置;在该连销 的左右两侧与背板之间还各连接有一个升降油缸,该升降油缸与该上支臂之间具有一个夹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铺设器主体的前方垂向设置有一个鸩尾槽,一个朝前方 设有锯齿的切割刀刃以其后端的鸩尾座滑动设置在该铺设器主体的鸩尾槽中;在该铺设器 主体上还固定有一个液压马达,该液压马达带动该切割刀刃上下振动。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液压马达驱动一个偏心轮旋转,一个连板连接在该偏心 轮与该切割刀刃之间。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液压马达通过一个凸轮传动机构带动该切割刀刃上下振动。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输线管通过铰链与该铺设器主体连接。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横梁的左右两侧各枢接有一副光缆吊架,各副光缆吊架 的光缆盘轴上设有一个光缆盘,在各副光缆吊架与相应下拉臂之间各连接有一个液压油 缸。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在该光缆铺设器主体的后方拖挂有一个在地面上自由滚动 的滚动胶轮,该滚动胶轮通过至少一级传动机构带动一个主动输线胶轮同线速度转动,一 个被动输线胶轮紧贴该主动输线胶轮设置,并在该主动输线胶轮与被动输线胶轮之间连接 有压紧弹簧,使两个输线胶轮保持贴合,并在该主动输线胶轮与被动输线胶轮的贴合面上 穿设有光缆线。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滚动胶轮上设有一个与其同步旋转的主动链轮,该主动 链轮通过第一链条带动一个中间塔轮旋转,该中间塔轮再通过第二链条带动一个被动链轮 旋转,该被动链轮上同轴设置有该主动输线胶轮。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在滚动胶轮后方,还拖挂有一对回填土刮板,该对回填土刮 板相对设置并具有一定夹角,且该对回填土刮板之间的距离从前方到后方逐渐减小。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包括1、如图6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转弯半径示意图,由于本专利技术将铺设器、背板、 光缆盘整合为一体结构,可以减小铺设器的长度,当在牵引设备后面跟进时,其转弯半径明 显小于图10所示的现有铺设器的转弯半径,转弯控制更为灵活。2、本专利技术采用上下快速移动的切割刀刃,能够快速地切割地面,而且铺设器主体 不必设置为弯曲状,切割过程中不会产生浮力而影响切割深度。3、如图7所示,由于输线管铰接在该铺设器主体的后方,在转弯时,输线管不会与 切缝沟壁产生摩擦,保证了输线管的安全。4、如图8所示,与铺设器主体的线速度相同的主动输线胶轮和被动输线胶轮,带 动光缆线同步铺设,保证了铺线的松紧度最为合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3、图4、图5分别是本专利技术的铺设器主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转弯半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铺设器在转弯时的与沟壁作用关系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输线胶轮带动光缆线放线的示意图;图9是现有铺设器整体结构的转弯半径示意图;图10是现有铺设器在切割过程遭遇浮力的示意图;图11是现有铺设器在转弯时与切缝沟壁发生摩擦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法如图1、图2所示,分别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铺设器的主视图与俯视图,其包括一个铺 设器主体1,该铺设器主体1垂向设置,其前方(以光缆铺设器的前进方向,即图1中的左 方,为前方)设有切割刀刃2,后方连接有由上向下设置的输线管6。本专利技术设置切割刀刃 2与输线管6的方式与现有铺设器的常规结构可以有所不同,将在下文结合图3-图5予以 详细介绍,在此先略过。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配合图1、图2所示,该铺设器主体1上端 的两个不同高度的位置分别穿设有一根连销四与一根横梁30,该连销四位于该横梁30的 上方。该连销四的左右两侧(从图2的视角看来)分别枢接有一根上支臂21的一端,该 横梁30的左右两侧分别枢接有一根下拉臂22的一端,该上支臂21与下拉臂22等长且相 互平行,该上支臂21与下拉臂22的另一端再分别枢接于一个垂向设置的背板23的不同高 度位置,显然,该铺设器主体1左右两侧的枢接段、上支臂21、背板23与下拉臂22各组成一 个平行四边形结构。在该连销四的左右两侧与背板23之间还各连接有一个升降油缸28, 该升降油缸观与该上支臂21之间具有一个夹角,通过伸长或者缩短该升降油缸观可以调 整该铺设器主体1相对于背板23的高度,当该背板23用螺栓M固定在大马力履带牵引机 后部(多采用宣化产TS-140型或“山推”推土机等)进行牵引施工作业时,通过伸长或者 缩短该升降油缸观即可以调整该铺设器主体1切入地面的深度。虽然本实施例中,该升降 油缸观设置在该平行四边形的左下至右上的对角线上(如图1的视角),在实际应用中,也 可以设置在该平行四边形的左上至右下的对角线上。请结合参阅图3、图4、图5所示,其分别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铺设器主体的主视图、左 视图与俯视图,该铺设器主体1垂向设置,其前方垂向设置有一个鸩尾槽,一个朝前方设有 锯齿的切割刀刃2以其后端的鸩尾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缆铺设器,其特征在于:一根铺设器主体垂向设置,其前方设有切割刀刃,后方连接有由上往下设置的输线管;该铺设器主体上端的两个不同高度的位置分别穿设有一根连销与一根横梁,该连销位于该横梁的上方;该连销的左右两侧分别枢接有一根上支臂的一端,该横梁的左右两侧分别枢接有一根下拉臂的一端,该上支臂与下拉臂等长且相互平行,该上支臂与下拉臂的另一端再分别枢接在一个背板的不同高度位置;在该连销的左右两侧与背板之间还各连接有一个升降油缸,该升降油缸与该上支臂之间具有一个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旭
申请(专利权)人:陈金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