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76902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发生器(20)具有朝向彼此设置的第一电极(26)和第二电极(28),并且还具有在第一电极(26)与第二电极(28)之间成弯曲表面形状安装的网状导电薄膜(网状图案(24))。第一电极(26)和第二电极(28)被设置成满足(Lmax-Lmin)/((Lmax+Lmin)/2)≤0.375,其中Lmin是第一和第二电极(26,28)上以及导电薄膜上两个相对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以及Lmax是该距离的最大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可见度及发热方面非常优良的透明热发生器,特别涉及一种在 用于车灯前罩的电加热结构中以及在各种应用中使用的热发生器。
技术介绍
通常地,车灯的照明度由于以下原因而降低(1)雪附着和堆积到前罩的外部圆周表面上;(2)雨水或洗车水附着和冰冻在前罩的外部圆周表面上;以及(3)由于使用HID照明光源而导致⑴和⑵的出现,所述HID照明光源即便在低 功耗(低发热量)下也具有高发光强度。为了防止上面所述车灯照明度的降低,已经提出了在日本公开未决专利公开号 No. 2007-026989以及10-289602中进行描述的结构。在日本公开未决专利公开号No. 2007-026989中描述的结构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的在透明绝缘板上印刷出导电图案以制备热发生器,以及通过模内方法将热发生器附接 到成形透镜。具体地,热发生器中的导电图案是由包含贵金属粉末以及溶剂可溶解的热塑 性树脂的合成物所组成。在日本公开未决专利公开号No. 10-289602中描述的结构是通过将热发生器附接 到车灯的透镜部而获得的。透镜部通过在预定条件下向热发生器施加电能而进行加热。该 文献描述了热发生器包括ITO(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发生器,包括:  朝向彼此设置的第一电极(26)和第二电极(28);以及  在第一电极(26)与第二电极(28)之间成弯曲表面形状设置的网眼导电膜(24);其中  当第一电极(26)和第二电极(28)中两个相对点在导电膜(24)上相距一段距离时,Lmin是所述距离的最小值,以及Lmax是所述距离的最大值;  第一电极(26)和第二电极(28)满足不等式:  (Lmax-Lmin)/((Lmax+Lmin)/2)≤0.37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谷纯生栗城匡志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