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龙威专利>正文

加热杯组件及豆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76449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杯组件及豆浆机,包括内盖及加热杯,所述内盖设在所述加热杯的内部,所述内盖和所述加热杯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内盖具有相连通的用于冷凝加热过程中所形成的泡沫的冷凝腔和用于供冷凝后的液体回流到所述加热腔的回流腔,所述冷凝腔与环境大气相通,所述回流腔位于所述冷凝腔的下方,所述内盖具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加热腔和冷凝腔。浆汁受热产生的泡沫能够冷凝后回流到加热腔中,使加热腔中不易产生大量的泡沫,从而可以连续加热而不会溢出泡沫,提高了加热的效率,进而有效提高了豆浆制作的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豆浆机。
技术介绍
豆浆营养丰富,可与牛奶媲美,但豆浆中也含可以使人中毒难以消化的皂毒素和 抗胰蛋白酶。这些有害成分在温度达9(TC以上时,就可以分解变为无害。然而豆浆沸点较 低,在8(TC左右,这时,皂毒素因受热膨胀变成泡沫上浮,形成假沸现象,会产生大量的泡沫上冒,溢出容器,现在市场上的豆浆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普遍采用传感器探测,当泡沫到 了一定的高度时,就停止加热一会或降低功率加热,待泡沫降低或减少时,再加热,如此循环,要大约30分钟以上,耗时较长,延长了豆浆的制作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 小加热时间的豆浆机及加热杯组件。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热杯组件,包括内盖及 加热杯,所述内盖设在所述加热杯的内部,所述内盖和所述加热杯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内 盖具有相连通的用于冷凝加热过程中所形成的泡沫的冷凝腔和用于供冷凝后的液体回流 到所述加热腔的回流腔,所述冷凝腔与环境大气相通,所述回流腔位于所述冷凝腔的下方, 所述内盖具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加热腔和冷凝腔。 所述内盖具有配合壁、连接壁及回流壁,所述配合壁与所述加热杯配合,所述连接 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所述配合壁和回流壁,所述冷凝腔包括由所述配合壁的内壁面围 出的第一冷凝腔及由所述连接壁的内表面围出的与第一冷凝腔连通的第二冷凝腔,所述回 流腔由所述回流壁的内表面围出,所述通孔贯穿所述连接壁。所述第二冷凝腔的内径由上 至下逐渐縮小。 所述内盖的内表面设有用于限定泡沫运动方向的挡壁。所述挡壁包括设于所述配 合壁内表面的第一挡壁和设于所述连接壁内表面的第二挡壁,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一挡壁 和第二挡壁之间。所述第一挡壁水平延伸,所述第二挡壁竖直向上延伸。所述配合壁的外 表面和所述加热杯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内盖包括连接壁,所述冷凝腔位于所述连接壁内表面之间的部分由上至下逐 渐縮小,所述回流腔位于所述连接壁的下方。所述连接壁的内表面为锥面。所述通孔贯穿 所述连接壁。所述内盖的内表面设有用于限定泡沫运动方向的挡壁。 所述加热杯组件,还包括外盖,所述外盖封闭所述冷凝腔的顶部开口 ,所述外盖开 有排气孔,所述冷凝腔通过所述排气孔连通环境大气。所述加热杯的外部设有加热器,所述 加热器直接对所述加热杯的杯底加热。 —种豆浆机,包括主体、滤网杯、搅拌杯、搅拌刀、马达及加热器,所述搅拌杯和马 达均设在所述的主体上,所述滤网杯位于所述搅拌杯内部,所述马达具有动力输出轴,所述搅拌刀固定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并位于所述滤网杯的内部,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滤网杯固 定,该豆浆机还包括加热杯组件,所述搅拌杯和加热杯通过导流管连通,所述加热器对所述 加热杯内的待加热物质进行加热。 所述加热器设在所述主体上并位于所述加热杯的外部,所述加热器对加热杯加热。所述主体上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加热杯的外表面直接接触。所述 搅拌杯的底部开有出浆口,所述导流管连接所述出浆口和加热杯,所述出浆口的开闭由控 制开关控制,所述控制开关具有开启状态和闭合状态,在开启状态时,出浆口打开,所述搅拌杯和加热杯连通;在闭合状态时,出浆口闭合,所述搅拌杯和加热杯断开。所述控制开关 包括电磁铁、顶杆、密封圈及锁扣,所述电磁铁带动顶杆上下移动,所述密封圈和锁扣分别 固定在顶杆的中部和顶部,在开启状态时,所述密封圈脱离所述出浆口,且所述锁扣脱离所 述滤网杯;在闭合状态时,所述密封圈堵住所述出浆口,且所述锁扣扣住所述滤网杯。 —种豆浆机,包括主体、滤网杯、搅拌杯、搅拌刀、马达及加热器,所述主体具有第 一安装室和第二安装室,所述搅拌杯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室内,所述马达安装在所述主体上, 所述滤网杯位于所述搅拌杯内部,所述马达具有动力输出轴,所述搅拌刀固定所述动力输 出轴上并位于所述滤网杯的内部,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滤网杯固定,该豆浆机还包括加 热杯组件,所述加热杯组件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室内,所述搅拌杯和加热杯通过导流管连通, 所述加热器对所述加热杯内的待加热物质进行加热。 所述加热器设在所述加热杯的外部,所述加热器对所述加热杯的杯底直接加热,所述主体上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加热杯的外表面直接接触。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浆汁受热产生泡沫并充满加热腔时,泡沫继续增多并从通孔进入冷凝腔后冷凝,冷凝形成液体通过回流腔回流到加热腔中,使加热腔中不易产生大量的泡沫,从而可以连续加热而不会溢出泡沫,提高了加热的效率,进而有效提高了豆浆制作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豆浆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豆浆机的立体分解图; 图3及图4分别是本实施方式豆浆机的主视图和右视图; 图5是图4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5中C所指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6中D所指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加热杯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加热杯组件的内盖的立体图; 图11及图12分别是加热杯组件的内盖的俯视图和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豆浆机包括主体1、研磨容器2、研磨刀3、马达4、 加热杯组件5及加热器6。主体1具有底座11及设于该底座11上的壳体12,底座11的下方具有底板112,该底座11和壳体12之间形成第一安装室13和第二安装室14,研磨容器 2、研磨刀3及马达4设于该第一安装室13内,加热杯组件5设于该第二安装室14内,加热 杯组件5具有加热杯51,加热器6设于底座11上并对加热杯51进行加热。 研磨容器2包括具有滤孔的滤网杯21及搅拌杯22。滤网杯21包括第一杯底211 及第一杯身212,该第一杯底211和第一杯身212围出具有顶部开口的第一杯腔214,搅拌 杯22包括第二杯底221及第二杯身222,该第二杯底221和第二杯身222围出具有顶部开 口的第二杯腔224。研磨刀3用于将待研磨物处理成粉末状,该待研磨物为黄豆,该待研磨 物也可以为其它研磨形成的浆汁在加热时会产生泡沫的物质,如绿豆、红豆等。马达4带动 研磨刀3和滤网杯21转动,马达4具有动力输出轴41。 搅拌杯22设在主体1的第一安装室13内,第一安装室13内设有安装壁15,搅拌 杯22可以通过机械连接方式固定在该安装壁15上,也可以直接搁放定位在该安装壁15 上。滤网杯21位于搅拌杯22的第二杯腔224内,研磨刀3固定在马达4动力输出轴41的 顶部并位于滤网杯21的第一杯腔214内,且该动力输出轴41与滤网杯21的第一杯底211 固定并密封配合。马达4与安装壁15固定而定位在第一安装室13内。第一安装室13的 顶部开口可以盖上顶盖23。 搅拌杯22的第二杯底221设有上下贯穿的出浆口 225,该出浆口 225与第二杯腔 224连通,该第二杯底221还连接有导流管24,该导流管24具有进口 241和出口 242,该导 流管24倾斜设置,使进口 241高于出口 242,该进口 241与搅拌杯22的出浆口 225连接,该 出口 242与加热杯51连接,在重力作用下,研磨后形成的浆汁能够通过该导流管24流入加 热杯51。 搅拌杯22的出浆口 225的开闭由控制开关7控制,该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盖及加热杯,所述内盖设在所述加热杯的内部,所述内盖和所述加热杯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内盖具有相连通的用于冷凝加热过程中所形成的泡沫的冷凝腔和用于供冷凝后的液体回流到所述加热腔的回流腔,所述冷凝腔与环境大气相通,所述回流腔位于所述冷凝腔的下方,所述内盖具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加热腔和冷凝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龙威
申请(专利权)人:蔡龙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