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三元驱采油污水处理悬浮污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67645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复合三元驱采油污水处理悬浮污泥装置。主要解决现有的处理装置除油效率不高、浮渣产生量过大以及内部的滤料难以再生的问题。其特征在于:由多级气浮沉降罐、双向悬浮除油器以及两级悬浮污油过滤器联接后构成,所述多级气浮沉降罐为空心罐体,在其两端开有进水口(20)和出水口(24),且在罐顶部开有排油口(23),在罐体内沿水平方向两侧交叉排列至少三块挡板(22),以使得污水在池内沿挡板蛇形流动,在每两块挡板中间设置有由多相泵提供气源的曝气头(21)。该种复合三元驱采油污水处理悬浮污泥装置能够实现内部聚结滤料的彻底再生,使得聚结材料保持高效的聚结作用,具有除油效率高、浮渣产生量小的特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田上应用的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具体的说 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油田三元复合驱采油污水处理领域中的污水处理 装置。技术背景目前,国内油田处理三元驱采油污水尚没有合适的装置,绝大部 分装置是由油水分离和过滤装置组成。油水分离装置采用自然沉降组 合除油设备,过滤装置采用核桃壳、石英砂以及海绿石过滤器。为了 保证污水处理能够达到标准,处理过程中需要投加大量高效的破乳絮 凝剂,导致处理后系统产生大量浮渣。这些现有处理装置在使用中被 发现存在下面问题首先,由于三元驱采油导致污水中油珠粒径显著 减小,同时表活剂存在加剧了油水乳化程度,使得靠重力实现油水分 离的沉降系统处理效果差,导致除油效率大为降低;其次,三元驱采 油技术导致污水中聚合物含量的增加,水体粘度加大,导致油污与滤 料结合力增大,对于轻质果壳滤料,其相对密度进一步降低,容易导 致反冲洗滤料膨胀过高,憋压、跑料问题严重,而对于重质滤料,过 滤过程中易于在滤料表层形成一层胶状板结层,不易破碎,导致反冲 洗效果下降,难以实现滤料的彻底再生;再次,是药剂投加量大,运 行成本高,同时产生大量浮渣,而对于浮渣的处理目前并无成熟的技 术。综上所述,现有的三元驱采油污水处理装置除油效率不高、浮渣 产生量过大,并且内部的滤料难以再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三元驱采油污水处理装置除油效率不高、浮渣产 生量过大以及内部的滤料难以再生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 三元驱采油污水处理悬浮污泥装置,该种复合三元驱采油污水处理悬 浮污泥装置能够实现内部聚结滤料的彻底再生,使得聚结材料保持高 效的聚结作用,具有除油效率高、浮渣产生量小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复合三元驱采油污水处理悬浮污 泥装置,包括多级气浮沉降罐、双向悬浮除油器以及两级悬浮污油过滤器,其中所述多级气浮沉降罐为空心罐体,在其两端开有进水口和 出水口,且在罐顶部开有排油口,在罐体内沿水平方向两侧交叉排列 至少三块挡板,以使得污水在池内沿挡板蛇形流动,在每两块挡板中 间设置有由多相泵提供气源的曝气头;所述双向悬浮除油器,包括两 级罐体,两级罐体内均包含有由下而上顺序固定的立式集水器、聚结 材料过滤层、圆锥状筛孔防膨板以及立式布水器,以及一个由两级罐 体共用的滤料再生装置;其中,所述两级罐体内的立式布水器具有相 通的水道,所述两级罐体中,第一级罐体下端的管道为进水管,第二 级罐体下端的管道为出水管,所述滤料再生装置由电机、滤料搓洗泵 以及通过滤料搓洗泵实现连通的一级罐体内滤料回流管和二级罐体 内滤料回流管构成,所述一级罐体内滤料回流管的始端为位于本罐体 内防膨板上端的喷射口,末端为位于本罐体内聚结材料过滤层上的喇 叭口,所述二级罐体内滤料回流管的始端为位于本罐体内防膨板上端 的喷射口,末端为位于本罐体内聚结材料过滤层上的喇叭口,相应管 道配置相应的电磁阀。上述多级气浮沉降罐、双向悬浮除油器以及两 级悬浮污油过滤器顺序通过连接至相应出、入水口的水管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取上述方案而构成的装置,其 中的多级气浮沉降罐将现有技术中的沉降系统改建为卧式,在沿池长 方向交叉设置挡板,同时在每两个挡板中间均设置曝气头,'由多相泵 提供气源,由此使得污水在池内沿挡板蛇形流动,同时该设备在进出 水口和排油口设计上利用了油水密度差,通过排油口与出水口在高度 上的不同,利用自压作用有效的排除池顶上部的油。因此,污水在流 动过程中既有由于油水密度差产生的自然沉降,也存在微小气泡对于 油珠的聚并上浮作用。此外,位于本装置第二段的双向悬浮除油器, 污水从双向悬浮除油器进口由下至上流经填料层,在流经填料层的过 程中利用填料层的作用使油滴聚结成大的油滴,被填料截留。出水经 由除油器中间连通管线进入双向悬浮除油器的另一级,由上至下流经 填料层,在连通管线上设有加药点,可投加絮凝剂,利用絮凝作用形 成大量的絮体,被填料层截留,随着时间的进行,在填料层的表层和 填料表层形成活性污泥层,提高了双向悬浮除油器精度。同时该除油 器设有专用反冲洗系统,利用搓洗系统提供的碰撞、摩擦作用以及反冲水的冲刷作用实现聚结材料的彻底再生,保证聚结材料保持高效的 聚结作用。本装置的最后一段为悬浮污泥过滤器,其通过在搅拌式多 介质过滤器前增设微絮凝加药装置,通过高^的药剂形成大量的絮 体,为滤料截流,形成活性污泥层,而滤料表层由活性污泥形成的滤 饼层具有更小的孔隙率,更大的比表面积,因而能够保证对微小的悬 浮物的截流作用,提高过滤效果,构成了悬浮污泥过滤器。同时通过 齿状搅拌桨能有效破坏滤料表层的污泥层,即使在滤料表层形成一层 较厚滤饼层,其也能有效打碎,不影响反冲洗效果。因此说,应用本 装置进行复合三元驱采油污水处理时能够实现内部聚结滤料的彻底 再生,使得聚结材料保持高效的聚结作用,具有除油效率高、浮渣产 生量小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双向悬浮除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多级气浮沉降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成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悬浮污泥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l-进水阀,2-—级罐体内立式集水器,3-—级罐体内聚结 材料过滤层,4-一级罐体内筛孔防膨板,5-—级罐体内立式布水器, 6-搓洗泵,7-出水阀,8-—级罐体内反冲洗回料电动阀,9-一级罐体 内反冲洗进料电动阀,10-二级罐体内反冲洗回料电动阀,11-二级罐 体内反冲洗进料电动阀,12-二级过滤连通阀,13-二级罐体内立式布 水器,14-二级罐体内筛孔防膨板,15-二级罐体内聚结材料过滤层, 16-二级罐体内立式集水器,17-电机,18-—级反冲洗出水阀,19-二级反冲洗出水阀,20-进水口, 22-挡板,23-排油口, 24-出水口, 25-污泥过滤器进水管,26-污泥过滤器立式布水器,27-污泥过滤器 搅拌桨,28-污泥过滤器活性污泥层,29-污泥过滤器立式集水器,30-污泥过滤器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3所示,本种复合三元驱采油污水处理悬浮污泥装置,包括 多级气浮沉降罐、双向悬浮除油器以及两级悬浮污油过滤器,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多级气浮沉降罐为空心罐体,在其两端开有进水口 20和出水口24,且在罐顶部开有排油口 23,在罐体内沿水平方向两 侧交叉排列至少三块挡板22,以使得污水在池内沿挡板蛇形流动, 在每两块挡板中间设置有由多相泵提供气源的曝气头21。这样,污 水在流动过程中既有由于油水密度差产生的自然沉降,也存在微小气 泡对于油珠的聚并上浮作用。同时该设备在进出水口和排油口设计上 利用了油水密度差,通过排油口与出水口在高度上的不同,利用自压 作用有效的排除池顶上部的油。如图3所示,双向悬浮除油器,包括两级罐体,两级罐体内均包 含有由下而上顺序固定的立式集水器、聚结材料过滤层、圆锥状筛孔 防膨板以及立式布水器,以及一个由两级罐体共用的滤料再生装置; 其中,所述两级罐体内的立式布水器具有相通的水道,所述两级罐体 中,第一级罐体下端的管道为进水管,第二级罐体下端的管道为出水 管,所述滤料再生装置由电机17、滤料搓洗泵6以及通过滤料搓洗 泵实现连通的一级罐体内滤料回流管和二级罐体内滤料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三元驱采油污水处理悬浮污泥装置,包括多级气浮沉降罐、双向悬浮除油器以及两级悬浮污油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级气浮沉降罐为空心罐体,在其两端开有进水口(20)和出水口(24),且在罐顶部开有排油口(23),在罐体内沿水平方向 两侧交叉排列至少三块挡板(22),以使得污水在池内沿挡板蛇形流动,在每两块挡板中间设置有由多相泵提供气源的曝气头(21); 所述双向悬浮除油器,包括两级罐体,两级罐体内均包含有由下而上顺序固定的立式集水器、聚结材料过滤层、圆锥状筛孔防 膨板以及立式布水器,以及一个由两级罐体共用的滤料再生装置;其中,所述两级罐体内的立式布水器具有相通的水道,所述两级罐体中,第一级罐体下端的管道为进水管,第二级罐体下端的管道为出水管,所述滤料再生装置由电机(17)、滤料搓洗泵(6)以及通过滤料搓洗泵实现连通的一级罐体内滤料回流管和二级罐体内滤料回流管构成,所述一级罐体内滤料回流管的始端为位于本罐体内防膨板上端的喷射口,末端为位于本罐体内聚结材料过滤层上的喇叭口,所述二级罐体内滤料回流管的始端为位于本罐体内防膨板上端的喷射口,末端为位于本罐体内聚结材料过滤层上的喇叭口,相应管道配置相应的电磁阀; 上述多级气浮沉降罐、双向悬浮除油器以及两级悬浮污油过滤器顺序通过连接至相应出、入水口的水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强张雷张逢玉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石油学院大庆四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