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东风专利>正文

融合水蓄冷、蓄热、热回收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064200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节能省电的融合水蓄冷、蓄热、热回收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冷机、热交换器、风柜,冷机输出接口通过水管连接至热交换器的冷水输入接口,热交换器的冷水输出接口通过水管与风柜输入接口连接,风柜输出接口与热交换器的热水输入口连接,热交换器的热水输出接口通过水管与冷机的输入接口连接,风柜前端或后端连接有溶液调湿新风机组,或者风柜采用溶液调湿空气处理机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空调的耗电量节省现有技术中的40%以上。可错开用电高峰期,以减少电网的压力;另一方面采用“移峰填谷”法,利用低峰期电价低的优势,极大的节省了系统电费。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使可使空气品质和舒适度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一种中央空调系统,特别是一种可节能省电的融合水蓄冷、 蓄热、热回收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高档写字楼里的空调系统多釆用中央空调, 住宅区中也逐渐开始采用中央空调系统。空调的耗电量又是极大的,目前,在人们日常生活用电中,中央空调用电占总用电比例的30-50%,节能和节电的空 间巨大。现有技术中的中央空调系统中采用冷机将水冷却到4。 C,然后通过热 交换器将水换成7。 C的冷水供给风柜(或风机盘管), 一方面对空气进行制冷, 另一方面,可利用低温冷水对空气进行除湿,如果要达到除湿目的,中央空调 中的水要降低到很低温度,从而浪费了很大电能;经过热交换器后的约12° C 的热水从新输入给冷机,进行循环使用。现有技术中的中央空调冷机产生的热 量通过冷却塔散发,热量被白白浪费掉。而且,目前的中央空调系统都是采用 即时制冷,通常写字楼都是白天开空调,所有的空调开放都是处于用电高峰期, 一方面,巨大的耗电量会对电网的压力加大,另一方面,根据用电制度,高峰 期电价与非高峰期电价相差甚远,集中在用电高峰期开空调制冷,也会产生巨 额电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中央空调系统利用冷水除湿,浪费电能的缺 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中央空调系统,其在风柜前方或后方设置有溶液调湿新风机组,用溶液调湿新风机组对空气进行除湿,冷水只对空气进行制冷, 从而大大节约了电能。本技术为了解决冷机产生的热量会被白白浪费掉的缺点,在冷机中设 有热回收器,利用热回收器将冷机产生的热量回收,对水进行加热,然后利用 热水对溶液调湿新风机组进行再生,从而达到能源的合理利用。同时,设有蓄水池对冷水进行储蓄,可以错开用电高峰期用电,采用"移 峰填谷"法,在用电低谷期进行蓄冷,留在用电高峰期使用,从而错开用电高 峰期,节约电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融合水蓄冷、蓄热、 热回收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冷机、热交换器、风柜,冷 机输出接口通过水管连接至热交换器的冷水输入接口,热交换器的冷水输出接 口通过水管与风柜输入接口连接,风柜输出接口与热交换器的热水输入口连接, 热交换器的热水输出接口通过水管与冷机的输入接口连接,风柜前端或后端连 接有溶液调湿新风机组,或者风柜采用溶液调湿空气处理机组。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所述的冷机上连接有热回收器,热回收器与溶液调湿新风机组连接。 所述的空调系统中设有大容量蓄水池,冷机输出接口一端通过水管连接至 热交换器的冷水输入接口 ,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至大容量蓄水池。.所述的空调系统中设有蓄热水罐,冷机上连接的热回收器通过水管与蓄热 水罐连接,蓄热水罐与溶液调湿新风机组连接。所述的风柜设有一组以上,所述的空调系统中设有分水器,分水器输入接 口与热交换器的冷水输出接口连接,分水器的输出接口分别与一组风柜的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的空调系统中设有集水器,集水器输入接口分别与一组风柜的输出接 口连接,集水器的输出接口与热交换器的热水输入接口连接。 所述的冷机设有一组以上。所述的空调系统中设有采暖装置,采暖装置通过水管与蓄水池连通。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在基本不改变现有的中 央空调系统的前提下可将冷机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不会产生资源浪费。 本技术中采用溶液调湿新风机组对空气进行除湿,可将风柜使用的冷水温 度大大提高,从而将空调的耗电量节省现有技术中的40%以上。同时,本实用 新型在系统中设有蓄水池,可在用电低峰期先对水进行制冷,然后将冷水储存 在蓄水池中,等到用电高峰期时,再拿出来使用, 一方面可错开用电高峰期, 以减少电网的压力;另一方面采用"移峰填谷"法,利用低峰期电价低的优势, 极大的节省了系统电费。同时,本技术还可使可使空气品质和舒适度大大 提高。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l-冷机,2-蓄水池,3-热交换器,4-风柜,5-分水器,6-集水器,7-冷却塔,8-膨胀水箱,9-电锅炉,10-充冷泵,11-放冷泵,12-蓄热水罐,13压差 旁通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请参看附图l,本技术包括冷机l、蓄水池2、热交换器3、风柜4 (风 柜也可以采用风机盘管代替,视具体情况而定)。请具体参看附图,冷机l中包 括一个以上的制冷装置,由于空调系统的制冷装置在产生冷水的同时还会生热, 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通常设有散热装置,常用的为冷却塔7,冷却塔7内的冷 水通过水管输送给冷机l,对其进行制冷,然后再循环至冷却塔7,将热量散掉, 从而循环使用,这样一来,冷机l产生的热量就会被白白浪费掉,本实施例中, 冷机1中的制冷装置上设有热回收器,请详细参看附图中冷机1部分,与制冷 装置连接的有六条水管,分别为冷却塔7循环水管两条,制冷循环水管两条, 热回收器循环水管两条,本技术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不设置冷却塔7。本实 施例中,热回收器循环水管分别与蓄热水罐12连接,将冷机l产生的热水存储 在蓄热水罐12中,可对冷机l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对于回收后的热水, 可以对用户供应生活热水,也可以用于溶液调湿新风机组或溶液调湿空气处理 机组中的溶液进行再生。本技术可采用两种工作方式, 一种为直供式,一 种是蓄冷式,本技术在空调系统中增设有蓄水池2,制冷循环水管分成两路, 一路直接与热交换器3的冷水输入接口和热水输出接口连接,另一路通过充冷 泵10和放冷泵11与蓄水池2连接,充冷泵10和放冷泵11管道上连接有阀门。 热交换器3的冷水输出接口通过水管与分水器5连接,靠分水器5将冷水分成 多路,分别输入多个风柜4中进行换热,经风柜4换热后的热水再由集水器6 集中在一起,经水管输入至热交换器3的热水输入接口。分水器5的输入水管 与集水器6的输出水管之间连接有压差旁通阀13,用于平衡两路水管之间的压 差。本技术在风柜4的前端或后端设有溶液调湿新风机组(图中位画出),通过溶液调湿新风机组对进入空调系统中的空气进行除湿,也可以直接采用溶 液调湿空气处理机组代替风柜4,直接进行除湿和制冷。本实施例中,在系统的 水管上海连接有膨胀水箱8,用来均衡系统中的水,当系统中的水过少时即进行补水,当系统中的水过多时,则从膨胀水箱8处溢出。上述为单纯制冷空调系统结构图,本技术还可增设制热部分,以适应北方冬季使用。请参看附图,本技术在系统中设有电锅炉9(电锅炉9也可 采用热泵取代),本实施例中,将电锅炉9分为采暖用电锅炉和生活用水电锅炉, 生活用水电锅炉分别通过水管连接至蓄热水罐12上,通过蓄热水罐12对其产 生的热水进行存储、利用;采暖用电锅炉输出的热水分成两路, 一路与风柜4 连接,另一路通过水管连接至蓄水池2,通过蓄水池2对其产生的热水进行存储、 利用。本技术在使用时,直供式,通过冷机1产生的4° C的冷水通过水管输 入给热交换器3,在热交换器3内将4° C的冷水转换成14° C输送给风柜4, 对空气进行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融合水蓄冷、蓄热、热回收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冷机、热交换器、风柜,冷机输出接口通过水管连接至热交换器的冷水输入接口,热交换器的冷水输出接口通过水管与风柜输入接口连接,风柜输出接口与热交换器的热水输入口连接,热交换器的热水输出接口通过水管与冷机的输入接口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风柜前端或后端连接有溶液调湿新风机组,或者风柜采用溶液调湿空气处理机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东风
申请(专利权)人:唐东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