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基油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润滑油组合物技术

技术编号:5057100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润滑油基油在40℃的动力粘度为7mm2/s以上且小于15mm2/s、粘度指数为120以上、尿素加合值为4质量%以下、在-35℃的BF粘度为10000mP.s以下、闪点为200℃以上、且NOACK蒸发量为50质量%以下。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润滑油基油的制造方法具有对含正构烷烃的原料油进行氢解/加氢异构化的工序,以使所得被处理物在40℃的动力粘度为7mm2/s以上且小于15mm2/s、粘度指数为120以上、尿素加合值为4质量%以下、在-35℃的BF粘度为10000mP.s以下、闪点为200℃以上、且NOACK蒸发量为50质量%以下。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润滑油组合物含有上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润滑油基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油基油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润滑油组合物
技术介绍
近年,润滑油的高粘度指数且低粘度化正在进行,目前研究了仅从合成油获得的 高粘度指数基油。特别是驱动系油中,需要比机油还要低粘度的基油,这是从节省能源的角 度出发机器的设计上所要求的,为了在低温下保持低粘度,进而以进一步提高节能性能为 目的,要求高粘度指数基油。通常,低温特性的改良通过在润滑油基油内添加降凝剂等来进行(例如,参考专 利文献1 3)。另外,作为高粘度指数基油的制造方法,已知通过对含天然、合成的正构烷 烃的原料油进行氢解/加氢异构化而精制润滑油基油的方法(例如,参考专利文献4)。另一方面,为了汽车的省燃费而将机械小型、高性能化时,润滑油曝露于比此前更 高的温度,由于油的蒸发油量减低,进一步由于轻组分的蒸发,润滑油的粘度增加成为问 题。因此研究降低润滑油的蒸发特性(例如,参考专利文献5 7)。进而,从近年对安全的高要求和储存的关系出发,要求高闪点的基油、通常的使用 石油类的1级上分类的石油制品,为了实现此而进行了研究(例如,参考专利文献8)。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4-3639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4-68082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平4-120193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表2006-502298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平10-183154号公报专利文献6 日本特开2001-089779号公报专利文献7 日本特表2006-502303号公报专利文献8 日本特开2005-1547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上述现有的润滑油基油的情况下,以高水准平衡良好地满足用于节能性能 而高粘度指数、低温粘度特性及低粘度化时,低蒸发性及高闪点是困难的。例如,满足低温 粘度特性及低粘度化要求的润滑油基油,在高温条件下由于润滑油蒸发而导致油量减低, 进一步由于轻组分的蒸发而易于引起粘度增加,节能性能不一定谈得上高。另外,目前作为润滑油基油及润滑油的低温粘度特性的评价指标,一般有倾点、雾 点、凝固点等,最近公开了一种基于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含量等的润滑油基油的低温粘度特 性的评价方法。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研究表明,为了实现对应上述要求的润滑油基油及润3滑油,将倾点、凝固点等指标作为润滑油基油的低温粘度特性(省燃费性)的评价指标不一定合适。进而,在上述利用氢解/加氢异构化的润滑油基油精制方法中,从提高正构烷烃 向异构烷烃的异构化率及通过润滑油基油的低粘度化来改善低温粘度特性的观点出发,研 究了氢解/加氢异构化的最优化条件,粘度-温度特性(特别是高温下的粘度特性)与低 温粘度特性有相反的关系,因此兼具这两者非常地困难。例如,在提高正构烷烃向异构烷烃 的异构化率时改善了低温粘度特性,但降低了粘度指数等粘度-温度特性变得不充分。进 而,将如上所述的倾点、凝固点等指标作为润滑油基油的低温粘度特性的评价指标不一定 合适,这也是最优化氢解/加氢异构化条件变得困难的原因之一。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高水准平衡良好地 全部满足高粘度指数、低温粘度特性、低粘度化、低蒸发性及高闪点的润滑油基油及其制造 方法、以及使用该润滑油基油的润滑油组合物。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润滑油基油,其特征在于,其在40°C的动 力粘度为7mm2/S以上且小于15mm2/S,粘度指数为120以上,尿素加合值为4质量%以 下,_35°C的BF粘度为IOOOOmP · s以下,闪点为200°C以上,且NOACK蒸发量为50质量% 以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在40°C的动力粘度及后述的100°C的动力粘度、以及粘度指数是指 分别按照Jis K 2283-1993测定的在40°C或100°C的动力粘度及粘度指数。另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尿素加合值通过以下方法测定。将所称量的试样油(润滑油 基油)IOOg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尿素200mg、甲苯360ml及甲醇40ml,在室温下搅拌6小 时。由此,在反应溶液中作为生成尿素加合物的白色粒状晶体。通过用1微米过滤器过滤 反应溶液,取出所生成的白色粒状晶体,将所得的晶体用甲苯50ml洗涤6次。将回收的白 色晶体放入烧瓶,加入纯水300ml及甲苯300ml,在80°C下搅拌1小时。用分液漏斗分离除 去水相,用纯水300ml将甲苯相洗涤3次。在甲苯相中加入干燥剂(硫酸钠)进行脱水处 理后,蒸馏除去甲苯。将由此得到的尿素加合物相对于试样油的比例(质量百分比)定义 为尿素加合值。另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在_35°C的BF粘度是指按照JPI-5S-26-99在_35°C测定的粘度。另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闪点是指按照JIS K 2265(开放式闪点)测定的闪点。另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NOACK蒸发量是指按照ASTM D5800-95测定的蒸发损失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基油,通过在40°C的动力粘度、粘度指数、尿素加合值、 在-35 °C的BF粘度、闪点及NOACK蒸发量分别满足上述条件,能够以高水准平衡良好地全部 满足高粘度指数、低温粘度特性、低粘度化、低蒸发性及高闪点。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基油 中配合有降凝剂等添加剂时,可以有效地表现该添加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基油作为 目前能够应对高粘度指数、低温粘度特性、低粘度化、闪点特性及蒸发特性的要求的润滑油 基油非常有用。进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基油,通过上述的优异的粘度-温度特性可以降 低实际使用温度范围中的粘度阻力、搅拌阻力。能够降低在适用该润滑油基油的内燃机、驱 动装置等装置中的能量损失,达成节能化,在这一点上非常有用。而且,现有的通过氢解/加氢异构化进行润滑油基油精制的方法中,提高由正构 烷烃向异构烷烃的异构化率的研究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人们的研究,仅减低正构烷烃的 残留量而难以充分改善低温粘度特性。也就是说,通过氢解/加氢异构化生成的异构烷烃 中还包含对低温粘度特性产生不良影响的成分,但现有的评价方法中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 点。另外,正构烷烃及异构烷烃的分析适用气相色谱(GC)、NMR等分析方法,但这些分析方 法中从异构烷烃中将对低温粘度特性产生不良影响的成分进行分离或特定需要繁杂的操 作和极多的时间等,实际使用上称不上有效。与此相对,本专利技术的尿素加合值的测定中,作为尿素加合物,能够精度良好且确实 地捕集异构烷烃中对低温粘度特性产生不良影响的成分、以及润滑油基油中残留正构烷烃 时的该正构烷烃,因而作为润滑油基油的低温粘度特性的评价指标是优异的。而且,本专利技术 人等通过使用GC及NMR的分析,确认到尿素加合物的主要成分为正构烷烃及由主链的末端 至分枝位置为碳原子数为6以上的异构烷烃的尿素加合物。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润滑油基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对含正构烷烃 的原料油进行氢解/加氢异构化的工序,以使所得被处理物的尿素加合值为4质量%以下、 在40°C的动力粘度为7mm2/s以上且小于15mm2/s、粘度指数为120以上、在_35°C的BF粘 度为IOOOOmP · s以下、闪点为200°C以上、且NOACK蒸发特性为50质量%以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基油的制造方法,对含正构烷烃的原料油进行氢解/加氢异 构化,以使所得被处理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川一生白滨真一田口昌广
申请(专利权)人: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