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冗余互为备用配置静寂型供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054562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全自动冗余互为备用配置静寂型供电系统,主要由静寂全天候箱体(1)、冗余互为备用供电装置(2)、大容量燃油箱(3)、扩充润滑油箱(4)、强制式自动通风装置(5)、互为备用配电控制装置(6)和废气排放装置(7)组成,其特征在于:冗余互为备用供电装置(2)、大容量燃油箱(3)、扩充润滑油箱(4)、强制式自动通风装置(5)、互为备用配电控制装置(6)和废气排放装置(7)设置在静寂全天候箱体(1)内,形成一体式装置,结构紧凑,功能完善,可长时间连续工作,可靠性高,应用寿命长,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简便,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基站的电源,某些长期野外作业的用电设备的供电电源等无市电、无人值守、需要长时间连续供电的领域。(*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应于无市电、无人值守、需要长时间连续供电的全自动冗余互为备用配置静寂型供电系统。背景狡术随着社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和科研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无市电供电、]E又需要长时间对设备提供电力电源时,常配备发电机组作为用电设备的供电电源, 一般的中小功率发电机组都是高速柴油机驱动的发电机,长时间连续的工作会引起较多的故障,因发电机组出现故障而导致供电中断的事故常有发生,在环境条件恶劣,或交通不便,或维护人员不足等情况下,又会引起故障发电机组的修复不及时,进一步造成用电设备的长时间断电,不能正常工作。为解决发电机组故障而导致供电中断而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常配备双发电机组的冗余配置供电系统,当一台机组出故障后,另一台机组自动投入运行,向用电设备继续提供所需的电力,在环境条件较为恶劣、交通不便、维护人员不足的情况下,相应还需配备多种的附属装置,以保证发电机组可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长时间的正常运行,此类的冗余配置发电机组被广泛应用。此类控制系统和相应的附属装置有的很简单,有的较为复杂,显然,简单的控制系统及相应的简单配套附属装置必然对各因素有所考虑不周或有所欠缺,而导致整体的供电系统可靠性不高,复杂的控制系统及相应的配套附属装置对整体设备的全自动、无人值守、可靠性等方面考虑较为周详,但由于系统和配套装置的复杂,又会对整体设备的运输、安装、调试带来极大的不便,尤其在环境条件有限、无专业人员的情况下,整体设备很难在现场短时间内成功安装调试完毕,或可能造成原设计的全部功能不能完全发挥。专利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是研制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功能齐全,安装调试极为方便的全自动冗余互为备用配置静寂型供电系统。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主要由静寂全天候箱体、冗余互为备用供电装置、大容量燃油箱、扩充润滑油箱、强制式自动通风装置、互为备用配电控制装置和废气排放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冗余互为备用供电装置、大容量燃油箱、扩充润滑油箱、强制式自动通风装置、互为备用配电控制装置和废气排放装置设置在静寂全天候箱体内,形成一体式装置,无其他松散配件,系统在出厂前全部调试完毕,安装调试的技术人员水平要求不高,设备安装工作十分简单,只要整体设备就位,加好燃油、润滑油,即可工作,向负荷供电,其中,静寂全天候箱体内腔从右至左依次形成油料供应室、新鲜空气进入室、发电机室、热风排放室、蓄电池存放室和配电控制室,配电控制室在热风排放室的后侧,蓄电池存放室在热风排放室下方,静寂全天候箱体的底部形成底座,有效支撑整个系统,新鲜空气进入室箱体的前壁和后壁设置有新鲜空气进风窗,新鲜空气进入室设置在油料供应室和发电机室之间,将油料供应室和发电机室分隔开一定距离,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还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静音效果,发电机室顶部有开口和防雨罩,可在露天中安放并工作,防雨罩侧面壁上有热风强制排出窗,发电机室箱体的前壁和后壁都设置有可开关的门,冗余互为备用供电装置由二台发电机组设置在发电机室内,大容量燃油箱设置在油料供应室的上部,扩充润滑油箱设置在油料供应室的下部,强制式自动通风装置设置在发电机室顶部的开口处,互为备用配电控制装置设置在配电控制室内,废气排放装置设置在热风排放室内,废气排放装置的废气排放口外露于热风排放室顶面壁,发电机室和热风排放室之间的室壁上部设置有排风扇。大容量燃油箱为冗余互为备用供电装置提供燃油,扩充润滑油箱为冗余互为备用供电装置提供润滑油,并自动补给,简单可靠,极大的降低了燃油和润滑油供应系统出现故障的可能性,燃油和润滑油供应量充足,可使冗余互为备用供电装置连续满负荷运行数百小时。强制式自动通风装置、废气對夂放装置和新鲜空气进入室保证了整个系统的良好的通风散热,系统可在环境温度高达五十摄氏度的环境里长时间运作,尤其适合在热带地区或炎热季节中长时间连续工作。互为备用配电控制装置控制冗余互为备用供电装置向负载供电,在有市电供电的场合,冗余互为备用供电装置作为市电的后备用电源,市电正常时,市电优先向负载供电,若市电故障,其中一台发电机组启动运转,向负载供电,如果此台发电机组故障,另一台发电机组立即启动运转,继续向负载供电,当市电恢复正常后,系统将负载倒回市电网,由市电电源供电,在无市电供电的场所,两台发电机组则作为主、备供电电源,按要求设定单机的工作时间,两台发电机组轮流向负载供电,系统具备远程通信功能,可在远程监控中心获取设备的工作状态,因此,系统可靠性高,可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连续长时间工作。在互为备用配电控制装置控制冗余互为备用供电装置向负载供电的主电路中,配备B+C级避雷器,可有效保护雷电对设备及负载的破坏,在冗余互为备用的措施上,除发电机组配备两台,可互为备用外,蓄电池、互为备用配电控制装置、排风扇等易损部件也有冗余的配置,自动装换开关也具备自动、半自动,手动的操作和控制功能,在极端情况下,发电机组可旁路控制系统而手动启动运转,向负载供电。互为备用配电控制装置具备较完善的自动保护功能,包括发电机组输出电压过高/过低、发电机组频率过高/过低、内燃机转速过高/过低、超负荷、内燃机温度过高、润滑油压力过低、燃油油位低及无燃油、燃油含水、启动电池电压过高/过低、启动失败、充电故障等数十项,当其中一台运行的发电机组出现故障时,另一台发电机组可立即自动投入运fiV,继续向负载供电,达到设计目的。本实新型具有下列优点1、 经由^:技术的实施,可充分发挥冗余互为备用供电电源的优点,全自动化程度高。2、 经由本技术的实施,工作可靠,应用寿命长,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简单方便。3、 经由本技术的实施,既适合于无市电的场合下向负载长期连续供电,也适合对电源供给要求高而为市电的必须配备后备电源的场合,还适合在无机房安装设备的野外供电的场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电路单线原理示意图。图中,l静寂全天候箱体、ll油料供应室、12新鲜空气进入室、13发电机室、14热风排放室、15蓄电池存放室、16配电控制室、17底座、18新鲜空气进风窗、19防雨罩、IIO热风强制排出窗、111门、112排风扇、2冗余互为备用供电装置、3大容量燃油箱、4扩充润滑油箱、5强制式自动通风装置、6互为备用配电控制装置、7废气排放装置、71废气排放口、 8负载、9市电、IO避雷器具体实施方式图i至图2中所示本技术主要由静寂全天候箱体(1)、冗余互为备用供电装置(2)、大容量燃油箱(3)、扩充润滑油箱(4)、强制式自动通风装置(5)、互为备用配电控制装置(6)和废气排放装置(7)组成,其特征在于冗余互为备用供电装置(2)、大容量燃油箱(3)、扩充润滑油箱(4)、强制式自动通风装置(5)、互为备用配电控制装置(6)和废气排放装置(7)设置在静寂全天候箱体(1)内,形成一体式装置,其中,静寂全天候箱体(1)内腔从右至左依次形成油料供应室(11)、新鲜空气进入室(12)、发电机室(13)、热风排放室(14)、蓄电池存放室(15)和配电控制室(16),配电控制室(16)在热风排放室(1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自动冗余互为备用配置静寂型供电系统,主要由静寂全天候箱体(1)、冗余互为备用供电装置(2)、大容量燃油箱(3)、扩充润滑油箱(4)、强制式自动通风装置(5)、互为备用配电控制装置(6)和废气排放装置(7)组成,其特征在于:冗余互为备用供电装置(2)、大容量燃油箱(3)、扩充润滑油箱(4)、强制式自动通风装置(5)、互为备用配电控制装置(6)和废气排放装置(7)设置在静寂全天候箱体(1)内,形成一体式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济宁梁景泉源景康颜旭根方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伟柏电力控制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