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反渗透快接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53173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化反渗透快接滤芯,包括反渗透滤桶,所述反渗透滤桶的进水口、废水出水口及纯水出水口均设置在反渗透滤桶的上部,所述反渗透滤桶的顶端活络连接有集成头,所述集成头上设置有原水进水管、废水出水管及纯水出水管,所述原水进水管与反渗透滤桶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废水出水管与反渗透滤桶的废水出水口连接,所述纯水出水管与反渗透滤桶的纯水出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更换滤芯时不再需要拆装水管,只要将反渗透滤桶旋下脱离集成头,更换十分简单快捷方便,而且不会造成管道漏水。(*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体化反渗透快接滤芯
技术介绍
反渗透滤芯有三条水路,参照图1 进原水31、出纯水32、排废水33,一般的进原水 31的在滤芯的一头,出纯水32及排废水33在另一头,更换时要装拆上面的水管,装拆水管 容易造成漏水,而且再次装上管道时容易将水管接错。于是本人技术了中国专利公开 号为CN201157706Y的一种过滤芯,将出水管及进水孔都集中到封盖上,解决了容易将管道 装错的问题,但是封盖与壳体采用超声波焊接,一旦滤芯出现问题,还是需要将所有水管与 滤芯拆离,不易更换而且容易造成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化反渗透快接滤芯,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过滤芯在 更换时需要拆装水管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体化反渗透 快接滤芯,包括反渗透滤桶,所述反渗透滤桶的进水口、废水出水口及纯水出水口均设置在 反渗透滤桶的上部,所述反渗透滤桶的顶端活络连接有集成头,所述集成头上设置有原水 进水管、废水出水管及纯水出水管,所述原水进水管与反渗透滤桶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废水 出水管与反渗透滤桶的废水出水口连接,所述纯水出水管与反渗透滤桶的纯水出水口连 接。优选的,所述集成头与反渗透滤桶之间还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设有一个 凹腔,所述集成头设置在凹腔内,所述集成头外壁上设有固定耳,固定耳上设有固定孔,所 述支撑座上设有螺纹孔,通过螺钉将集成头与支撑座固定在一起,所述凹腔的底部开有通 孔,所述通孔内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卡紧块,所述卡紧块上设有至少一个台阶,所述卡紧块的 台阶与集成头之间形成卡紧槽,所述反渗透滤桶顶部设有与通孔相适配的圆形凸台,所述 圆形凸台的外壁上设有与卡紧槽相适配的卡台,所述相邻的卡紧块之间留有使卡台通过的 间隙;较为简单的组合连接方式,方便更换滤芯时快速拆装;加装支撑座使集成头、滤芯、 止动杆、弹簧有一个定位和固定的位置,有效地组合在一起,能快速简单地实现更换滤芯这 一动作。优选的,所述原水进水管设置集成头的中间,所述废水出水管及纯水出水管分别 设置在原水进水管两侧;方便管路连接,不易接错。优选的,所述集成头与原水进水管之间套设有快换接头,所述快换接头下方的集 成头内设置有逆止阀,所述废水出水管及纯水出水管上也分别套设有弯管快换接头;快速 连接各自管路,逆止阀使更换滤芯的时候不会漏水。优选的,所述反渗透滤桶内设有水路中心管,所述水路中心管内设置有进水管,所 述进水管与水路中心管之间留有纯水水道,所述水路中心管顶端套接有分流头,所述进水管的顶端套接在分流头内,所述分流头上部设有第一进水孔,分流头的下部设有第一纯水 出水孔,所述第一进水孔将集成头上的原水进水管与反渗透滤桶内的进水管连通,所述第 一纯水出水孔将纯水水道与集成头上的纯水出水管连通;设置分流头使进水和纯水能按指 定的水路流动,不会发生窜水的现象。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上还开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反渗透滤桶上部设有至少 两个定位槽,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止动弹簧及止动杆,所述止动弹簧的一端顶在集成头上, 所述止动弹簧的另一端顶在止动杆上,所述止动杆的一端伸出定位孔卡在定位槽内;防止 安装好后反渗透滤桶转动影响整体性能。优选的,所述水路中心管与反渗透滤桶上部内壁之间设有中心管密封圈;所述进 水管顶端与分流头之间设置有分流头密封圈;加强整体密闭性。优选的,所述定位槽为V形槽;“V”形槽能够跟止动系统进行定位和限动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在更换滤芯时不再需要拆装水管,只要将 反渗透滤桶旋下脱离集成头,更换十分简单快捷方便,而且不会造成管道漏水。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反渗透滤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体化反渗透快接滤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反渗透滤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集成头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集成头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的分流头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的支撑座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的反渗透滤桶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2至图8为本技术一体化反渗透快接滤芯的实施例,一体化反渗透快 接滤芯,包括反渗透滤桶1,所述反渗透滤桶1的进水口、废水出水口及纯水出水口均设置 在反渗透滤桶1的上部,所述反渗透滤桶1的顶端活络连接有集成头2,所述集成头2上设 置有原水进水管3、废水出水管4及纯水出水管5,所述原水进水管3为一根PE管,所述原 水进水管3与反渗透滤桶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废水出水管4与反渗透滤桶1的废水出水 口连接,所述纯水出水管5与反渗透滤桶1的纯水出水口连接,所述集成头2与反渗透滤桶 1之间还设置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内设有一个凹腔7,所述集成头2设置在凹腔7内, 所述集成头2外壁上设有固定耳8,固定耳8上设有固定孔9,所述支撑座6上设有螺纹孔 25,通过螺钉穿过集成头2拧入螺纹孔25内将集成头2与支撑座6固定在一起,所述凹腔 7的底部开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内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卡紧块12,所述卡紧块12上设有 至少一个台阶,所述卡紧块12的台阶与集成头2之间形成卡紧槽13,所述反渗透滤桶1顶 部设有与通孔11相适配的圆形凸台14,所述圆形凸台14的外壁上设有与卡紧槽13相适 配的卡台15,所述相邻的卡紧块12之间留有使卡台15通过的间隙,所述原水进水管3设 置集成头2的中间,所述废水出水管4及纯水出水管5分别设置在原水进水管3两侧,所述原水进水管3上套设有与外界进水管相连的快换接头17,所述快换接头17下方的集成头2 内设置有逆止阀16,所述废水出水管4及纯水出水管5上也分别套设有与外界相应水管连 接的弯管快换接头18,所述反渗透滤桶1内设有水路中心管19,所述水路中心管19内设置 有进水管20,所述进水管20与水路中心管19之间留有纯水水道21,所述水路中心管19顶 端套接有分流头22,所述进水管20的顶端套接在分流头22内,所述分流头22上部设有第 一进水孔23,分流头22的下部设有第一纯水出水孔24,所述第一进水孔23将集成头2上 的原水进水管3与反渗透滤桶1内的进水管20连通,所述第一纯水出水孔24将纯水水道 21与集成头2上的纯水出水管5连通,所述支撑座6上还开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10,所述 反渗透滤桶1上部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槽26,所述定位槽26为V形槽,所述定位孔10内设置 有止动弹簧27及止动杆28,所述止动弹簧27的一端顶在集成头2上,所述止动弹簧27的 另一端顶在止动杆28上,所述止动杆28的一端伸出定位孔10卡在定位槽26内,所述水路 中心管19与反渗透滤桶1上部内壁之间设有中心管密封圈29,所述进水管20顶端与分流 头22之间设置有分流头密封圈30,所述反渗透滤桶1的圆形凸台14外壁与集成头2之间 设有废水密封圈34,防止废水溢出,所述分流头22的上部与集成头2之间设有进水密封圈 35。水路中心管19底部与反渗透滤桶1之间设置有中心管堵头,所述水路中心管19 与分流头22、水路中心管19与中心管堵头、快换接头17与集成头2采用超声波焊接。在滤芯需要更换时,转动反渗透滤桶1,让反渗透滤桶1上的卡台15从卡紧块12 之间的间隙脱出,使反渗透滤桶1与支撑座6分离;在更换过新的反渗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体化反渗透快接滤芯,包括反渗透滤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滤桶(1)的进水口、废水出水口及纯水出水口均设置在反渗透滤桶(1)的上部,所述反渗透滤桶(1)的顶端活络连接有集成头(2),所述集成头(2)上设置有原水进水管(3)、废水出水管(4)及纯水出水管(5),所述原水进水管(3)与反渗透滤桶(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废水出水管(4)与反渗透滤桶(1)的废水出水口连接,所述纯水出水管(5)与反渗透滤桶(1)的纯水出水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云彪张鸿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雅乐思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