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昌宝专利>正文

新型耕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5199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耕作机,操作机构和现机相同,主要改进设尾轮,尾轮上设座位,升降、导向机构,由前轮轴1:3转数链传动给工作机,工作机采用四组螺旋线分布的三角形切割片,每次只有一个刀片向后刨土,既可减小刀片入土阻力,又可达到变阴力为动力,并犁耕、旋耕两道工序一次完成,和同机相比以5-8倍的耕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跨越耕作机工作效率的最高峰,并把原机的有形轴改为隐形轴,解决了耕作机有史以来杂草、泥土缠绕影响耕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难题,提高了工作效力,优化了耕作质量,节能降耗效果显著。(*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用耕作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高效耕作机。二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耕作机械在我国已有应用,由于我国现有耕作 机械存在四大弊病,影响了我国耕机的普及和发展,目前使用的大型耕作机是把犁和旋耕 机带在拖拉机的后端,拖拉机拉着犁和旋耕机对土地进行耕作,其存在不足之处是受配套 机械及拖拉机宽大机体的自重压力,反将地下土层压得很实,给后面的犁耕和旋耕带来额 外阻力,工作中产生大量无功负载和无功消耗,发挥不了机械在田地里工作应有的最大效 率。再加上一季整地的两道工序人为的形成了耕作层和下层的隔离层,致使耕地费用居高 不下,影响了耕作机械的普及和推广。还有一种市场目前盛行推广的小型耕作机其缺点是, 不能快、安全性差,效率低,质量差,同样得不到农民满意,影响耕作机械普及和发展,温总 理在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里着重指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实现农业机械 化,现我设计了一个新型高效耕作机,来弥补上述机械存在不足。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高效耕 作机,其能变阻力为动力,变无用功为有用功,变无功负载为有功负载的三个“变”字的技术 领域,把原有的即市场现推广的耕作机械的有形轴,改为隐形轴,解决了耕作机械有史以来 的杂草泥土缠绕,影响耕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难题,节能降耗效果显著,并且大大的提高了 工效,优化了耕作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机架(5)上设有主动力机(3),主动力机(3)将动力传给变速机构(4),通过 变速机构(4)传动机架(5)下方的前轮(8),设在机架(5)下方的工作机(7)和前轮轴(8) 链接,通过升降机构固定在机架(5)下方,工作机上带有螺旋线分的切割片(15)。上述工作机通过以前轮轴为轴心的链传动臂与前轮轴连接。上述升降机构用带有两孔的升降臂连接固定在机架上。上述切割片可以是四组呈螺旋线分布在工作机上。上述机架下方设有全封闭的挡泥隔离板。上述前轮可以是两个支撑限行行驶轮,后轮可以是一个支撑导向轮。上述工作机转数与前轮转数比可以是3 1通过传动齿轮实现。上述前轮轴下方设有防下陷托底板与工作机挡泥板连接。上述切割片呈螺旋线分布的隐形轴工作机上。上述机架后端设有操作位和操作机构。1、本技术提供一种三个“变”字的
,彻底改变了我国有史几千年来的 耕作旧模式,江苏工学院申请的节能旋耕刀专利和日本Y151低能旋耕刀和国际水平相比3只降低功耗15%,本申请创新高效耕作机和同类型耕作机相比,以5-8倍的工作效率和耕 作质量显然跨越国际水平。2、本技术最大限度的挖掘了耕作机在田地里工作最大潜力,取消了耕作机在 工作中的无功消耗和无功负载,变阻力为动力,使其能高速度、高效率的耕作土地,本实用 新型工作时转数越高,速度越快,效率越高,惯性越大,阻力越小,能大量节约能源消耗、降 低耕翻土地费用成本,所以是目前耕作机械的换代产品。3、本技术设有全封闭的隔离板,便于机架上部零部件的维修和保养,减少泥 土灰尘污染,延长使用寿命,操作人员可在机上轻松的工作。4、本技术通过前轮到工作机的转数比,可以清楚的看出,耕翻后的土地土块 均勻,并能一季整地的两道工序一次完成,成倍的提高工效,降低了耕翻土地成本,同时降 低了能源消耗,节省了整地时间,也利于种子的通风透气,不至于土块塌苗、压苗。5、本技术在前支撑限行轮的下方设一防下陷托底板,可以压倒作物残桩和杂 草,利于后面工作机的工作,也利于克服工作机各部位泥土杂草的缠绕。6、本技术采用四组螺旋线分布的切割片,每次只有一个刀片入土,减小了入 土压力,减小了驱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工作机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切割片示意图标号说明1、操作台2、座位3、柴油机4、变速箱5、机架6、隔离板7、工作机8、前轮轴9、链臂10、升降臂11、上孔12、下孔13、托底板14、挡泥板15、切割片16、切割臂17、后轮18、前轮19、工作机轴五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由三轮支撑行驶,前轮(18)为两个支撑限行行驶轮,后轮 (17)为一个支撑导向轮,操作人员座位(2)设在主机最后方,采用悬挂弹簧座椅,可清楚观 察机械各部位工作状况,座位前方装有操作台,包括油门、离合、转向操作机构(1)、主动力 机(3),安装在机架(5)上部固定,离合、变速装置(4)固定安装在机架(5)上部与操作台 (1)连接,机架(5)的下部采用全封闭的隔离板(6)与下方的泥土、灰尘完全隔绝,保持机架 (5)上部各零部件清洁,便于检修和保养。工作机通过以前轮轴(8)为轴心的链传动臂(9) 连接在全封闭机架的下部,工作机轴(9)两边升降臂(10)上的上下(11) (12)两孔用销固 定在机架(5)上,工作时固定上孔(11)通过升降臂(10)使全机重量传给工作机(7)用以 增加工作机(7)上刀片(15)的入土压力,这就是变无功负载为有功负载。行走时用销固定 下孔(12)使工作机(7)脱离地面,升降臂(10)也可采用液压装置,另外,在前轮轴(8)下 方设一防下陷托底板(13)与设在工作机上方的挡泥板(14)连为一体,同时还可以压倒农作物残桩和杂草,有利于耕作机工作,工作机⑵的转数与前轮⑶的转数比可以是3 1, 通过传动齿轮实现。参见图2 工作机上的切割片(15)分为四组螺旋线分布,每次只有一个刀片入土, 可以增加刀片入土压力,减小刀片入土阻力。每个切割片(15)可分为三部分,顶端为锐三 角形相当于铁钉,中部为利锏状,通过上部的压力和工作机(7)旋转力深入土层,尾部为船 桨状,把土翻起推向后方,并推动车机向前行驶,减小本机向前的驱动牵引力。实际工作时,启动主动力机(3),主动力机(3)通过离合变速装置⑷带动前轮 (18)旋转,前轮(18)通过以前轮轴(8)为轴心的链传动臂(9)带动工作机(7)旋转工作机 (7)上的切割片(15),深入土层向后翻土,并能起到推动本机向前行驶的辅助作用,升降臂 (10)上的上孔(11)通过升降臂(10)使整机重量传给工作机(7),变为切割片(15)深入土 层的压力,这就是变无功负载为有功负载,把原机犁面向前板块的牵引阻力变为切割片向 后翻土同时推动本机向前行驶的摩擦动力。这就是变阻力为动力,变无功消耗为有功消耗, 完全取消了废用功和无功消耗。权利要求一种新型耕作机,特征在于包括机架(5)上设有主动力机(3),主动力机(3)将动力传递给变速机构(4),通过变速机构(4)传动机架(5)下方的前轮(18),设在机架(5)下方的工作机(7)和前轮轴(8)链接,通过升降机构固定在机架(5)下方,工作机上带有螺旋线分布的切割片(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耕作机,其特征在于工作机轴(19)通过前轮轴(8)为轴 心的链传动臂(9)与前轮轴(8)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耕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为升降臂(10),工作 机轴(19)通过升降臂(10)上的上孔(11)和下孔(12)连接固定在机架(5)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耕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片(15)为四组呈螺旋线分布。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耕作机,特征在于:包括机架(5)上设有主动力机(3),主动力机(3)将动力传递给变速机构(4),通过变速机构(4)传动机架(5)下方的前轮(18),设在机架(5)下方的工作机(7)和前轮轴(8)链接,通过升降机构固定在机架(5)下方,工作机上带有螺旋线分布的切割片(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昌宝
申请(专利权)人:朱昌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