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触控面板用的触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3850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用的触控装置,包含一本体及一透明导电层,其中,该本体具有一握持部及一透明的触控部,该触控部具有一适当面积的触控感应面,且该触控感应面的透明导电层连接该本体握持部侧边的透明导电层,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触控装置可简便且准确地操控电容式触控面板,而且还降低触控装置的重量及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子面板的触控装置,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简便且准确操控电容式触控面板用的触控装置方面的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子装置是以配置按钮、键盘或滑杆等人机接口装置,进行阅读或传输信 息,然而,在追求简化构件及携带方便的诉求下,近来借由多功能之整合,在直觉且具创新 的思维下,触控技术的发展成功地突破了挑战,借此,使用者只要以手指或触控笔轻压触控 面板,即可进行与电子装置间的讯息传输。 目前,触控技术以广泛地应用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个 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行动电话(Cellular Phone)、掌上型计算机 (Palm-Size PC)及信息家电等电子产品。 —般而言,触控技术依其感应原理分为电阻式(Resistive)、电容式 (Capacitive)、音波式(Surface Acoustic Wave)、光学式(Optics)及电磁式 (Electromagnetic)等五种,其中,电容式的触控面板又分为表面电容及投射式电容,而目 前投射式电容更广泛地使用于手持式电子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iPhone、Google Phone) 或影音播放器(iPod Touch)及笔记型计算机等电子产品,该投射式电容是由一玻璃上盖 (Cover Lens),该玻璃上盖(Cover Lens)之一侧,贴有一透明基材之投射式触控感应器 (Touch Sensor),该投射式触控感应器(Touch Sensor)之透明基材表面形成有复数条X与 Y的透明电极,由此,使用者利用其手指或触控装置与电场间的静电反应所产生的电容变 化,以检测出输入X坐标与Y坐标,达到操控电子装置之功效,故投射式电容的触控面板具 有防尘、防火、防刮、高分辨率、高穿透率、低反射、高对比、耐久性佳、支持多点触控及手势 操作(Gesture)等优点。 请参阅图13,图中所示是一电容式触控面板71之使用者以其一手指72操控该 电容式触控面板71,操作过程中,由于该手指72遮蔽了使用者部分的视线,往往导致使用 者难以准确触碰,欲输入之正确位置,而产生不适当讯息之窘境,故此触控准确度不佳之状 况,乃一般电容式触控面板之使用者经常诟病之处。 再者,于寒冷国度中穿戴手套系属平常,然而,在穿戴手套的情况下,使用者无法 直接以手指操作该电容式触控面板71 ,系有其改良之必要,另外,对于留有美丽长指甲之使 用者,又普遍难以手指顺利操控该电容式触控面板71 。 请参阅图14及图15,图中所示为一种习用的电容式触控笔8,其是以一导电笔身 81之一端部82触碰一 电容式触控面板83,而产生电容变化,然而,欲使该导电笔身81与该 电容式触控面板83间电容变化,达到检测输入坐标,而操控该电容式触控面板83,其中,该 端部82与该电容式触控面板83之接触面积,势必得具有一定之尺寸,据此,一般能顺利达 到传输信息之习用导电笔身81,其端部82之面积必须具有一定大的尺寸,否则难以达到与 该电容式触控面板83间之产生电容变化的效果,如此一来,该习用的电容式触控笔8,相较于以手指触控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操作,或许能些微改善遮蔽使用者视线的弊端,但对于欲 触控之目标较小,如网页内容之点选时,请参阅图15,仍然普遍存在操作上的困难度。 再者,习用的电容式触控笔8,其是使用一导电笔身81所制作完成,自然在成本及 重量上,有其挥之不去的负担。 请参阅图16,图中所示为一种习用的刷形触控笔9,其于一导电笔身91之一端设 置多数之导电刷92,使用者握持该导电笔身91 ,且按压各该导电刷92而触控一电容式触控 面板,系产生电容变化,惟,在按压各该导电刷92而触控该电容式触控面板时,亦存在各该 导电刷92因为变形而无法准确触控面板位置之虞。 另外,组合该导电笔身91及各该导电刷92所衍生之重量及成本问题,仍是一个急 待突破的关键。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触控装置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亟待加以改进。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触控装置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积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改进成型结构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用的触控装置,能够改进一般市面上现有常规触控装置的成型结构,使其更具有竞争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触控装置存在的缺陷,而 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用的触控装置,使其于本体触控部的触控感应面及握 持部之一侧边设有一透明导电层,其中,该握持部侧边的透明导电层连接该触控感应面的 透明导电层,借由该触控感应面贴合一 电容式触控面板,可触控该电容式触控面板,且避免 手指或触控笔遮蔽使用者视线之弊端,而达到简易而准确地触控该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目 的。 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局限本体为一导电体的电容式触控面板 用的触控装置,可降低该触控装置的重量及成本。 本技术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 提出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用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本体,其具有一握持部及一触控部, 该触控部的穿透率为百分之三十以上,且该触控部具有一触控感应面,该触控感应面的面 积为4平方毫米(mm2)以上,且该触控感应面与该握持部的侧边不位于同一平面上。 —透明导电层,设于该触控部的触控感应面及该握持部之至少一侧边,且该握持 部侧边的透明导电层连接该触控感应面之透明导电层,且该透明导电层的阻抗值不大于人 体皮肤之阻抗值。 前所述的本体触控部的触控感应面中心位置处设有一非透明或透明度与其它区 域不同的十字标线或定位点。 前所述的触控部是自该本体的握持部延伸且至少弯折一角度后而形成,该触控部 的触控感应面具有一第一触控感应面及该触控部另一侧的一第二触控感应面,该第一触控 感应面及该第二触控感应面的面积分别为4平方毫米以上,且该透明导电层设于该第一触 控感应面及该握持部之至少一侧边,该握持部侧边的透明导电层连接该第一触控感应面的透明导电层,或,该第一触控感应面及该第二触控感应面具有一距离时,该透明导电层可设 于该第二触控感应面及该握持部之至少一侧边,且该握持部侧边的透明导电层连接该第二 触控感应面的透明导电层。 前所述的透明导电层之总阻抗值小于1千万奥姆。 前所述的握持部的阻抗值及该透明导电层阻抗值之总和小于1千万奥姆。 本技术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种电容式触控面板用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本体,其具有二端部及一连结 各该端部的握持部;一触控件,设于该本体之至少一端部,该触控件的穿透率系百分之三十 以上,且该触控件具有一触控感应面,该触控感应面的面积为4平方毫米以上,且该触控感 应面与该本体握持部的侧边不位于同一平面上;一透明导电层,其至少设于该触控件的触 控感应面,且该触控感应面的透明导电层连接该本体,使该本体与该触控件间成导通,且该 透明导电层之阻抗值不大于人体皮肤的阻抗值。 前所述的触控件的触控感应面中心位置处设有一非透明或透明度与其它区域不 同的十字标线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用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本体,其具有一握持部及一触控部,该触控部的穿透率为百分之三十以上,且该触控部具有一触控感应面,该触控感应面的面积为4平方毫米以上,且该触控感应面与该握持部的侧边不位于同一平面上;一透明导电层,设于该触控部的触控感应面及该握持部之至少一侧边,且该握持部侧边的透明导电层连接该触控感应面之透明导电层,且该透明导电层的阻抗值不大于人体皮肤的阻抗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美蓉
申请(专利权)人:达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