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流向连接器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3362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流向连接器模块,属于将太阳能转换成热水应用技术领域,该模块由三通管或多通管、一个或多个集热管接头、保温体及多个密封圈组成,三通管或多通管具有左阳口、右阴口或右阳口、左阴口,与集热管接头相连的一个下接口或多个下接口,三通管或多通管设置在所述保温体内,阳口外壁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置于该密封圈槽内;三通管或多通管的下接口内壁设置有密封圈槽;集热管接头与三通管或多通管结合的上端口外壁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置于该密封圈槽内;集热管接头与集热管结合的下端口内壁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置于该密封圈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及时适应客户使用要求调整,具有产品标准化、规格化,生产批量化,安装模块化的特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将太阳能转换成热水应用
,主要涉及太阳能热水器工程和 分体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连接器的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新型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连接器是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部件,它把由太阳能集热管采 集的太阳能转变为热能通过传热介质(水)由连接器输送到储水箱,同时将储水箱中的凉水 再传输到太阳能集热管中加热。所以,连接器在太阳能热水器工程和分体太阳能热水器中 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关键性部件之一。目前,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的连接器,基本为整体式的,多管一体组成一个模块,不可 拆分, 一个单面模块的连接器一般连接25支集热管,如图l(a)所示,其中,连接器的内 胆11 一边与集热管12相连通,内胆外设有保温体13; —个双面模块的连接器一般连接 50支集热管,如图l (b)所示,其中,连接器内胆U的两边与集热管12相连通,内胆外 设有保温体13。 一般一个集热管模块截面为正方形,尺寸为140*140mm,两支相邻集热 管外管壁之间的距离为30mm,以集热管外径54mm计算,模块长度为2150 mm左右。 一个长2米多,截面140*140 mm的模块,在安装、运输、维修等方面非常不便,当然成 本也高。而且,在太阳能热水器工程中,这些模块还要再次连接,这个连接环节一般是用 塑料管连接,长度在200 — 300mm之间,塑料管外侧再用保温材料加以保温,这是操作 难、保温的薄弱环节,也是漏水、易损的环节。上述连接器只能用在太阳能热水器工程上,在分体太阳能热水器上使用更加困难。因 为客户的需求在容量上千差万别,这就需要配备不同数量的集热管,因为集热管的数量不 定,使得连接器的长度难以确定,因此原有的连接器模块的局限性很多、很大。所以目前 几种规格的连接器很难满足用户的要求,都是根据用户要求定制制造和生产,由于结构和制造工 艺的原因,生产周期和交货时间受到限制,不能根据用户的需求变化进行热水器规格的调 整和改变。比如家庭人口的增加或减少,比如宾馆客房及旅游区,受到节日和季节等因素 的影响,用户对热水使用需求变化大,不进行及时的调整显然是对设备和资源都会造成浪 费。传统连接器还有一个缺点。,,是它的内胆是用0.4左右的薄板焊接而成,由于板薄和 焊接位置的关系,这个焊接很困难,所以经常出现漏水。 一旦漏水,维修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传统连接器上述缺陷和不足,提出一种单流向连接器模 块,该模块能够及时适应客户使用要求,调整方便快捷,具有产品标准化、规格化,生产 批量化,安装模块化的特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单流向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模块由三通管或多通管、 一个或多个集热管接头、保温体及多个密封圈组成,所述的三通管或多通管具有左阳口、 右阴口或右阳口、左阴口,与所述集热管接头相连的一个下接口或多个下接口,该三通管 或多通管设置在所述保温体内,该阳口外壁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置于该密封圈槽内; 该三通管或多通管的下接口内壁设置有密封圈槽;该集热管接头与三通管或多通管结合的 上端口外壁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置于该密封圈槽内;该集热管接头与集热管结合的下 端口内壁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置于该密封圈槽内。本技术的特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重要特征,就是为一支集热管(单面)或一对集热管(双面),或两支集热 管(单面)或二对集热管(双面)设计一个模块,当然也可以类推到三个或更多。根据实际需要或客户需要,不同数量的模块进行连接,不受数量、长度的限制。运输 方便、安装方便、维修方便。本技术具有产品标准化、规格化、生产批量化、流水化的特点,可减少加工量, 减少焊接,节约成本。并縮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本技术为热水器产品朝着节能,环保,经济的方向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方向, 并对本行业实现标准化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已有的连接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l(a)为一个单面模块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 图,图1 (b)为一个双面模块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单流向连接器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为单面具有一 只集热管的连接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单面具有两只集热管的连接器模块的结构 示意图。图3为多个如图2(a)中的连接器模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为多个连接器 模块的结构纵向剖示图,图3 (b)为图3(a)的保温体A-A向剖示图。图4为本技术的单流向连接器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a)为双面具有两 只集热管的连接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双面具有四只集热管的连接器模块的结构 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出的单流向连接器模块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技术的单流向连接器模块实施例1的结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1设计了两种 结构的模块,第一种结构为单面可结合一只集热管的连接器模块,其结构如图2(a)所示, 由三通管21a、集热管接头22、保温体23及密封圈组成,所述的三通管具有左阳口 211、 右阴口 212,(阴口和阳口可互换)和与所述集热管接头相连的下接口 213,该三通管21 设置在所述保温体23内,该阳口外壁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241置于该密封圈槽内(阴 口内壁也可以有密封圈槽,也可以没有);该三通管的下接口内壁设置有密封圈槽,该集 热管接头与三通管结合的上端口外壁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242置于该密封圈槽内;该 集热管接头与集热管25结合的下端口内壁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243置于该密封圈槽 内。本实施例1的第二种结构为单面可结合有两只集热管的连接器模块,其结构如图2(b) 所示,由四通管21b、两个集热管接头22、保温体23及密封圈24组成,所述的三通管具 有左阳口211、右阴口212,(阴口和阳口可互换)和分别与所述两个集热管接头相连的两 个下接口213。本结构中除多一个下接口和相应的集热管接头外,三通管的左阳口、右阴 口、下接口及集热管接头的结构与图2(a)结构相同,这种结构的模块可连接两个集热管25。本实施例的三通(或四通)管可以用标准管材按常规工艺加工而成。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模块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采用不同数量的模块组方便地装成不 同规格的热水器,如图3所示,图3(a)中示出由图2(a)所示的5个的连接器模块装配成一 个整体。将右边连接器模块的三通管31阳口插入左边连接器模块的三通管阴口内,并同 时加密封圈331,依次将5个连接器的三通管连接成一体;再将集热管接头34的上端口 插入到每个连接器模块的三通管下接口 35内并加密封圈332,同时每个连接器模块的保 温体32相邻面进行粘接即完成了太阳能连接器的装配工作。最后将集热管37插入到每个 集热管接头的下端口内并加密封圈333。本实施例的保温体由对称的两部分321、 322组成,如图3(b)所示;每个部分均加工 有与三通(或四通)管相对应的形状的半空腔3211、 3221,两部分合拢则可将三通(或四通) 管及集热管接头夹在中间。保温体的长度也可以做成较长尺寸,例如将5个三通(或四通) 管连接后,再将保温体进行裁剪成适当长度的两部分。安装时,将一部分保温层放在支架 底板上,将组合好的连接器放入槽内,将集热管插上,再将另一部分保温层压上,上面加 压板,压板用螺钉固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流向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模块由三通管或多通管、一个或多个集热管接头、保温体及多个密封圈组成,所述的三通管或多通管具有左阳口、右阴口或右阳口、左阴口,与所述集热管接头相连的一个下接口或多个下接口,该三通管或多通管设置在所述保温体内,该阳口外壁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置于该密封圈槽内;该三通管或多通管的下接口内壁设置有密封圈槽;该集热管接头与三通管或多通管结合的上端口外壁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置于该密封圈槽内;该集热管接头与集热管结合的下端口内壁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置于该密封圈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靖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桦华丰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