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照南专利>正文

精密扣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1956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精密扣具,其包含有一主体、两滑块及两抵压件,主体具有两穿孔及一滑轨,两滑块可于主体的滑轨内作位移,该滑块有一封闭弧孔及一开放弧缺,使主体的穿孔由滑块划分为孔径近似一致的内侧穿孔与外侧穿孔,并供一绳带穿入,两抵压件各位于滑块的外侧端,且该抵压件的内侧设有一凸出的卡制点;据此,内侧穿孔与外侧穿孔的孔径近似一致,可使松脱绳带时,顺畅而不卡止,且抵压件的卡制点,确保滑块受震动时不内缩,避免绳带松脱。(*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精密扣具
本技术与绳带扣具、鞋带扣具有关,更详而言之,指可以确保不松脱、 解脱顺畅、不卡止绳带的一种精密扣具。
技术介绍
鞋子上的鞋带时常会有松脱的烦恼,因此最常见的便是于鞋子鞋带末端系 个蝴蝶结,以方便脱鞋、穿鞋,然蝴蝶结系紧后,常因走路、跑步或跳跃等, 而紧脱或因而解开,造成常要再系结一次,当穿鞋或脱鞋时也要再系一次或松一次,非常不便;尤其是运动鞋,剧烈的振荡、挤压,蝴蝶结的鞋带常松脱是 常事;所以,申请人曾申请数件专利加以改良,以快速便捷又紧固鞋带的装置; 如图1、 2、 3所示,为申请人先前所申请的专利技术"带体扣具",主要为一 扣具本体1 0 ,具有相背设置的一顶面1 1及一底面1 2 、相邻于该顶面1 1 、 底面1 2的二侧面1 3 、 二个贯穿该顶面1 1 、底面1 2的第一穿孔1 4 ,以 及二个分别自两侧面l 3延伸以连通该等第一穿孔的滑道1 5,该等第一穿孔 1 4之间形成一挡止部1 6 ;以及二定位件,分别具有一嵌卡入该滑道1 2的 定位件本体2 0 、 一自该定位件本体2 0向外延伸并限位在该扣具本体l 0的 第一穿孔1 4的孔壁上的凸部2 1、 一贯穿该定位件本体2 0的开孔2 2 、 一 形成于该定位件本体2 0的一前端的缺口2 3,以及一自该定位件本体2 0向 外延伸并且供挡止于该扣具本体1 0的滑道外部的操作部2 4,该等开孔2 2 与该等缺口 2 3之间各形成一挡部2 5 ,藉由该定位件本体2 0的挡部2 5与 该扣具本体l 0的挡止部1 6 ,使该扣具本体1 0与定位件本体2 0之间共建 立出复数个提供带体穿绕的空间;但是,先前的专利技术产生以下缺失一、当定位件本体2 0完全入于扣具本体1 O内时,挡部2 5非位于扣具 本体l 0的穿孔1 4中央,亦即造成挡部2 5两侧分隔的穿孔1 4a、 1 4b不同大小孔径,此不同大小孔径的穿孔l 4a、 1 4b,会形成鞋带穿入时,l侧 松、 一侧紧,虽然可系紧鞋带,但是系紧的作用力不均,以及松开鞋带时,鞋 带会受小穿孔14b卡住,而不顺畅,无法顺利松脱鞋带,需施以较大作用力 拉起扣具本体1 0 ,才能让鞋带脱离;二、 当人体跑跳行走时,连动扣具本体1 0及定位件本体2 0 ,该定位件 本体2 O受震动有外移及内移现象产生,定位件本体2 0无定位, 一松一紧之 间,人体行动时,鞋带松脱,该定位件本体2 0并无弹簧,是靠鞋带穿入穿孔 1 4a、 1 4b而相互定位, 一旦定位件本体2 O受震动而外移或内移,鞋带即 松脱;三、 当将鞋子脱掉,扣具本体l 0成松脱状态,如欲再次穿鞋时,因为前 案的鞋带回穿孔设计不当,多条鞋带纠结一起,要拉紧鞋带时,常发生错拉现 象,是值得改良之处;四、 定位件本体2 0的操作部2 4两侧均为圆滑面,上拉扣具本体l 0, 手指常松脱;五、 定位件本体2 0底面设有两凸条2 6,作为滑轨之用,然该定位件本 体2 O本身就是一滑动体,无须再增设两凸条2 6滑轨,两凸条2 6加厚定位 件本体2 O的厚度,相对地也提高扣具本体l O的厚度,高厚度的扣具本体l 0并不美观;六、 鞋带系紧后,造型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扣具,提供作扣具的两对称穿孔相均 衡,无大小孔的问题,使绳带系紧时,无松脱的烦恼,松开时,无卡止不顺的 情形。提供滑块一旦定位时,可不受震动而内移,无松脱绳带的麻烦。提供超 薄的扣具,在于主体底面设有一弧形的凹痕,凹痕可将绳带含纳于内,当绳带 往两侧外拉时,凹痕提供一种水平稳定的作用,使扣具不会翻转,同时部份绳 带隐藏于主体底面的凹痕,因此扣具置于鞋面更具薄形化。提供系紧鞋带定位 后,可以成型为蝴蝶结,并防止穿鞋时,拉错绳带。提供使用者脱鞋时,按压 滑块外侧上拉时,手指接触处可增加摩擦力,而不致滑脱。本技术一种精密扣具,其包含有一主体,具有垂直方向两对称的穿孔,及水平向的滑轨,滑轨贯穿主体两 侧端;两滑块,可于主体的滑轨内作位移,位于主体的两侧位置作横向位移,且 两滑块各位于主体的两穿孔内活动,该滑块内有一区隔块,以形成一封闭弧孔 及一开放弧缺,使主体的穿孔由滑块划分为内侧穿孔与外侧穿孔,而内侧穿孔 与封闭弧孔相对,开放弧缺与开放弧缺相对;两抵压件,各位于滑块的外侧端,该抵压件供手指按压;以一绳带由下而上穿越穿孔的内侧穿孔,再由上而下穿入外侧穿孔,两滑 块与两绳带的磨擦力以系紧绳带,按压两滑块,作上拉动作,即松开绳带;其特征在于滑块的区隔块恰位于主体的穿孔中间,使主体的内侧穿孔与 外侧穿孔两者的孔径近似一致,并该抵压件的内侧设有一凸出的卡制点,该主 体底面设有一凹痕,供含纳部份绳带,减少主体推叠于绳带的高度;据此,内侧穿孔与外侧穿孔的孔径近似一致,可使松脱绳带时,顺畅而不 卡止,且抵压件之卡制点,确保滑块受震动时不内縮,避免绳带松脱,且主体 之凹痕提供水平稳定的作用,使扣具不会翻转,同时部份绳带隐藏于主体底面 之凹痕,使扣具置于鞋面更具薄形化。其中,该滑块底面为平面。其中,该抵压件底部设有一供手指按压的凹入部。其中,该主体前侧设有一凸出件,该凸出件设有供两绳带末端交错穿越的 孔洞。其中,该凸出件的孔洞为圆孔。 其中,该凸出件的孔洞为椭圆孔。其中,该主体上表面有一凹陷区,凹陷区周边为凸缘,在凹陷区贴上一贴纸。其中,该凸出件的孔洞为下端开放的孔,其开口的口径较腹部口径小。 本技术一种精密扣具,其优点及功效在于该精密扣具,可使绳带系 紧时,无松脱的烦恼,松开时,无卡止不顺的情形。可不受震动而内移,无松脱绳带的麻烦。使扣具不会翻转,同时部份绳带隐藏于主体底面的凹痕,因此 扣具置于鞋面更具薄形化。并防止穿鞋时,拉错绳带。附图说明图1为习知扣具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习知扣具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3为习知扣具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平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己系紧绳带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松开绳带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松开绳带的平面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己系紧绳带的立体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前视平面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第七实施例的上视平面示意图。图19为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前视平面示意图。图中具体标号如下3 0 b主体3 O主体3 0 c主体3 2穿孔3 3凹痕3 4 b凸出件3 0 a主体3 l滑轨3 2 1内侧穿孔3 4凸出ff:3 4 c凸出件3 2 2外侧穿孔 3 4 a凸出件 3 4 1孔洞63 4 1a孔洞 3 4 3孔洞3 4 2孔洞 3 0 1凸圆2 4 2孔洞3 0 2两凸圆4 0滑块 4 1抵压件4 2区隔块 4 3封闭弧孔 4 4开放弧缺4 5卡制点 4 6凹入部 5 0绳带3 0 d主体 3 0 1 d凹陷区3 0 2 d凸缘具体实施方式首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密扣具,该扣具包含有:    一主体,具有垂直方向两对称的穿孔,及水平向的滑轨,滑轨贯穿主体两侧端;    两滑块,可于主体的滑轨内作位移,位于主体的两侧位置作横向位移,且两滑块各位于主体的两穿孔内活动,该滑块内有一区隔块,形成一封闭弧孔及一开放弧缺,使主体的穿孔由滑块划分为内侧穿孔与外侧穿孔,内侧穿孔与封闭弧孔相对,开放弧缺与开放弧缺相对;    两抵压件,各位于滑块的外侧端,该抵压件供手指按压;    以一绳带由下而上穿越穿孔之内侧穿孔,再由上而下穿入外侧穿孔,两滑块与两绳带之磨擦力以系紧绳带,按压两滑块,作上拉动作,即松开绳带;    其特征在于:滑块的区隔块恰位于主体的穿孔中间,使主体的内侧穿孔与外侧穿孔两者的孔径近似一致,并该抵压件的内侧设有一凸出的卡制点,该主体底面设有一供含纳部份绳带的凹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照南
申请(专利权)人:张照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