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插接面的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18716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双插接面的插座,其包括一双接合本体、遮罩于该双接合本体外的金属外壳,所述双接合本体设有相离一定距离的上接合部及下接合部,两接合部相对的一面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导电接点及第二导电接点,第一、第二导电接点均向两接合部之间凸起,其还包括与所述的双接合本体一端连接的多层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的多层柔性印刷电路板内设有相互之间绝缘的导电线路,所述的导电线路从所述多层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上连接端及下连接端两端延伸出来,并与所述第一、第二导电接点连接,将相同信号的所述的第一、第二导电接点一一对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插接面存储装置正反面插接皆可实现电性连接,使用方便,增加使用的灵活性,且节约空间。(*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插接面的插座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正反面可任意插接,且构成电性导通而无方向限制的双插接面的插座。
技术介绍
图1A、 1B、 1C为现有技术中的三种类型的USB连接装置,其分别包括插头及接收该 插头的插座,所述三种类型分别为Type A、TypeB、Mini-USB。 Type A—般用于个人电脑, Type B —般用于USB设备,Mini-USB —般用于数码相机、测量仪器等。以上三类USB连接 装置,其插头和插座都只能以固定方向相插接,若是将其中一端翻转后,受限于插头内的挡 板或者插座形状的约束,插头与插座无法正常连接,或者不能将插头插入插座中,不能构成 信号传输。插头中的挡板及插座的特定性状的设置目的均是为了确保插头上的若干个导电 端点能正确地与插座内的若干个导电端点构成对应接触。 在实际应用时,正确地将插头插入插座中,并使二者能够达到电性导通的目的给 使用者带来了较大的不便。另外,针对某些USB装置来说,若采用仅能以单一方向插接的 USB插头,可能出现该插头无法正常插入的现象。如图ll所示,为现有具有USB插头的记忆 卡,若采用单一方向将该记忆卡插设在计算机面板上的连接端口上,卡体一侧由于插置其 他设备而挡止该USB插头的记忆卡无法插入,此时若可将记忆卡翻转后,令USB插头该采用 另一面插入插座内,便能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具有双插接面的电连接装置确实可以提高装 置操作的便利性。 因此,现提供一种新的双插接面的电连接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双插接面的插座及其插头,该插头的正 反面可任意插接于双插接面的插座内,且可达信号传输的目的。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插接面的插座,其包括一双接合本体、遮罩于该双接合本体外的金属外壳,所述双接合本体设有相离一定距离的上接合部及下接合部,两接合部相对的一面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导电接点及第二导电接点,第一、第二导电接点均向两接合部之间凸起,其还包括与所述的双接合本体一端连接的多层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的多层柔性印刷电路板内设有相互之间绝缘的导电线路,所述的导电线路从所述多层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上连接端及下连接端两端延伸出来,并与所述第一、第二导电接点连接,将相同信号的所述的第一、第二导电接点一一对应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设置一双插接面的插座,使用者可任意将插头插入其内,并可达电性导通的目的,使用方便,容易导通,增加使用的灵活性,且通过多层柔性印刷电路板将第一、第二导电接点对应连接,使得连接可靠,且节约空间。附图说明图1A、1B、1C为现有三类USB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技术的双插接面的插座及插头的立体图。 图3为本技术的双插接面的插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技术双插接面的插座的双接合本体的剖示图。 图5为图4的A-A剖示图。 图6为图4的B-B剖示图。 图7为本技术双插接面的插座及插头的信号端类型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双插接面的插座的连接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图9为本技术插头的剖示图。 图10A、10B为本技术插头的两种插接方式的剖示图。 图11为一现有具有USB接头的记忆卡的操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的说明。 如图2、3所示,为本技术双插接面的插座10及其插头20的立体图,所述插头20正反面均可插入插座10内,并可达电气导通。所述插座10包括金属外壳100、位于金属外壳内的双接合本体102,及位于双接合本体102 —端的连接装置130。所述插头20包括金属外壳200及位于金属外壳内的接合本体202。 请再结合图4、5、6所示,其分别为所述插座10的双接合板102沿不同方向的剖示图。所述双接合本体102设有相离一定距离的上接合部104及下接合部114,两接合部104、 114两相对面分别设有若干个槽道106、 116,两槽道106、 116内分别设有第一导电端子108、第二导电端子118,第一、第二导电接点108U18向两接合部104、114之间凸起,形成与插头对接的第一凸点109、第二凸点119。其中,第一、第二导电接点108U18的末端分别设有第一导电接脚110及第二导电接脚120,第二导电接脚120末端分别与若干个导线122相连接。所述上下两组槽道106U16沿插座10中轴线方向交错布局,以致位于其中的上下两组第一、第二导电接点108U18的第一、第二凸点109U19同样沿双插接面的电连接装置10中轴线方向错开,避免第一、第二导电接点108、118之间相互接触而造成短路。 如图7所示,为本技术各导电接点的信号端类型示意图,所述插头20的接合本体202上若干个导电接点204以正面插入方向从左至右的排列顺序为电源端V、信号传输端D1、D2、接地端G。所述插座10的第二导电接点118从左至右的电气排列顺序分别为电源端V、信号传输端D1、D2、接地端G,第一导电接点108从左至右的电气排列顺序与第二导电接点118的电气排列顺序相反。因此,所述插头20无论以正面或是反面的方式插入,其插入时导电接点的信号端和插座10内的导电接点的信号端相同。连接装置130内设有四条电路,各电路之间是绝缘的,其两端设有从所述电路两端延伸出的四个上连接端131及下连接端132,上连接端131与下连接端132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接脚110及第二导电接脚120对应连接,如焊接,该连接方式牢固,保证信号的顺利传输,进而可使第一导电接点108及第二导电接点118能够按相同信号端一一对应连接,确保了插头10能够与两组导电接点108、118均进行讯号传输。4 如图8所示,为所述连接装置130的电路结构图,该连接装置130为一多层柔性印刷电路板,主要包括4层堆叠设置的基材以及设于每一基材上的电路,该电路是铜箔经过刻蚀等工艺处理而得到的。相邻的基材之间是绝缘的,因而各层基材堆叠时,其上的电路互相之间是独立的,不会发生短路现象。所述第1层基材上设有连接第一导电接点108的电源端V至第二导电接点118的电源端V的电路v,第2层基材上设有连接第一导电接点108的信号传输端Dl至第二导电接点118的信号传输端Dl的电路dl,第3层基材上设有连接第一导电接点108的信号传输端D2至第二导电接点118的信号传输端D2的电路d2,第4层基材上设有连接第一导电接点108的接地端G至第二导电接点118的接地端G的电路g,通过此方式将第一、第二导电接点108、118的各信号端对应连接,以同样的方式,如果第一、第二导电接点的数量均为N,则所述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层数为N,第一导电接点的信号端从左到右的电气排列顺序为接点1至接点N,第二导电接点的信号端从右到左的电气排列顺序为接点1至接点N,所述的每层柔性印刷电路板上设置一电路,第N层柔性印刷电路板上设有电路N,该电路N将第一导电接点的接点N及第二导电接点的接点N对应电性连接。 如上所述,当上述的第1至第N层柔性印刷电路板上下叠置形成一体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后,使得第N-l层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电路N-1与第N层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电路N在竖直方向上透视的效果是电路N-l与电路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插接面的插座,其包括:一双接合本体、遮罩于该双接合本体外的金属外壳,所述双接合本体设有相离一定距离的上接合部及下接合部,两接合部相对的一面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导电接点及第二导电接点,第一、第二导电接点均向两接合部之间凸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的双接合本体一端连接的多层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的多层柔性印刷电路板内设有相互之间绝缘的导电线路,所述的导电线路从所述多层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上连接端及下连接端两端延伸出来,并与所述第一、第二导电接点连接,将相同信号的所述的第一、第二导电接点一一对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