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13626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源管理装置,包括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充电电路和供电电路,电源自动切换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外部电源及电池连接,电源自动切换电路设有电源输出端和控制输出端,电源输出端与供电电路的供电控制端连接,电源自动切换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池连接,供电电路设置有一套或者一套以上的供电单元电路,供电单元电路设置有供电控制端及输出端;还包括温度控制电路,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包括侦测电路和控制电路,侦测电路包括外部电源侦测单元、电池侦测单元和处理单元。本方案能够减小电源损耗、延长电池工作时间。(*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便携式设备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由于便携式设备体积轻小、携带方便,因而具有逐步成为市场主体的趋势。随着RFID电子标签行业标准的不断完 善,相关技术不断研究和发展,各种符合标准的新型RFID便携式阅读器不断上市,其给人 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然而,现有技术中,RFTD便携式阅读器一般是以电池来供电的,几 乎都存在功耗过大,电源使用效率不高,电池工作时间不长等问题,无法满足要求。因此,有 必要对现有的电源进行管理优化,以提高电源的损耗,延长电池的工作时间。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电源管理装置以减小电源损耗,延长电池工作 时间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减小电源损耗、 延长电池工作时间的电源管理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一种电源管理装置,所述电源管理装置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池连接,所述电源 管理装置包括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充电电路和供电电路,所述电源自动切换电路设置有对所述供电电路供电的电源输出端和用于对所述 充电电路进行工作或者停止控制的控制输出端,所述充电电路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充电电路 进行工作或者停止控制的充电控制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一套或者一套以上的供电单元电 路,所述供电单元电路设置有用于对所述供电单元电路进行工作或者停止控制的供电控制 端,所述电源自动切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自 动切换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控制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与所 述电源自动切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连接。优选的,上述一种电源管理装置还包括温度控制电路,所述温度控制电路设置有 对所述温度控制电路进行工作或者停止控制的温度控制端,所述充电电路设置有温度反馈 输入端,所述电源自动切换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还与所述温度控制电路的温度控制端连接, 所述温度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温度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路 的温度反馈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所述电源输出端和控制输出端。 更有选的,上述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包括侦测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侦测电路的输 入端分别与所述外部电源、所述电池连接,所述侦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 端连接,所述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的,上述侦测电路包括外部电源侦测电路、电池侦测电路和处理电路,所述外部电源侦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外部电源侦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 处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侦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电池侦测单元 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更进一步的,上述外部电源侦测电路由电阻Rl、R2和电容Cl构成,所述电池侦测 电路由电阻R3、R4和电容C2构成,所述处理电路设置为比较器Al ;所述电阻Rl的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电阻Rl的另一端与电阻R2、电容Cl的一端 以及比较器Al的正端连接,所述电阻R2、电容Cl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电池正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阻R4、电容C2的一端 以及比较器Al的负端连接,所述电阻R4、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比较器Al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优选的,上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CONl、二极管Dl、场效应晶体管FETl和场效应 晶体管FET2 ;所述二极管Dl的正极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二极管Dl的负极与场效应晶体管 FETl的漏极连接,所述场效应晶体管FETl的栅极与所述控制器CONl的输出端105连接,所述场效应晶体管FET2的漏极与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场效应晶体管FET2的栅 极与所述控制器CONl的输出端106连接,所述场效应晶体管FETl的源极、所述场效应晶体管FET2的源极与所述供电电路 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CONl设置有控制输出端102,所述控制输出端102与所述充电电路的 充电控制端、所述温度控制电路的温度控制端连接。更佳的,上述控制器CONl的型号为TPS2813。另一优选的,上述供电电路由控制器U10、场效应晶体管Q1、场效应晶体管Q2、电 感L3、二极管D5、电阻R20、电阻R21及电容CIO、Cll、C12构成,所述电容C10、C11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0、C11的另一端、所述场效应晶体管Ql 的源极与所述控制器UlO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场效应晶体管Ql的漏极与所述电感L3的一 端连接,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场效应晶体管Q2的漏极连接, 所述场效应晶体管Q2的源极接地,所述场效应晶体管Q2的栅极与控制器UlO的端口 SW2 连接,所述场效应晶体管Ql的栅极与控制器UlO的端口 SWl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与 所述电阻R20 —端、电容C12 —端连接,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 所述电阻R21的一端以及控制器UlO的端口 FB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接地。更佳的,上述控制器UlO的型号为TPS40159。以上的,上述电池设置为两节锂电池串联连接。本技术的一种电源管理装置,所述电源管理装置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池 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装置包括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充电电路和供电电路,所述电源自动切换 电路设置有对所述供电电路供电的电源输出端和用于对所述充电电路进行工作或者停止 控制的控制输出端,所述充电电路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充电电路进行工作或者停止控制的充 电控制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一套或者一套以上的供电单元电路,所述供电单元电路设置 有用于对所述供电单元电路进行工作或者停止控制的供电控制端,所述电源自动切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自动切换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控制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自动切换电路的电源输出 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连接。因此,可通过电源自动切换电路侦测供电 电源为外部电源或者为电池,并根据供电电源的情况,选择提供相应的供电电源给供电电 路供电。另外,电源自动切换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控制 端,通过充电控制端控制使所述充电电路工作或者使所述充电电路断开。因此,当有外部电 源供电时,电源自动切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将使外部电源对所述供电电路供电,电源自动 切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将使电池停止对所述供电电路供电,同时,电源自动切换电路的控 制输出端输出信号至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控制端将使所述充电电路开始工作。当仅有电池 供电时,电源自动切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使电池对所述供电电路供电,同时电源自动切换 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输出信号至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控制端而关闭该充电电路,故,能够降 低由于充电电路不必要的工作而造成的损耗,达到节省功耗,延长电池正常工作时间的目 的。由于所述供电电路设置有一套或者一套以上的供电单元电路,所述供电单元电路设置 有用于对所述供电单元电路进行工作或者停止控制的供电控制端,因此,用户可通过选择 需要的供电控制端以打开相应的供电单元电路而关闭不需要工作的供电单元电路,从而能 够避免现有技术中,由于对不必要的供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管理装置,所述电源管理装置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池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装置包括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充电电路和供电电路,  所述电源自动切换电路设置有对所述供电电路供电的电源输出端和用于对所述充电电路进行工作或者停止控制的控制输出端,所述充电电路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充电电路进行工作或者停止控制的充电控制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一套或者一套以上的供电单元电路,所述供电单元电路设置有用于对所述供电单元电路进行工作或者停止控制的供电控制端,  所述电源自动切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自动切换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控制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自动切换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先能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太平洋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