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振强震双功用防屈曲支撑,属于土木工程结构消能减震(振)
技术背景-众所周知,集中设置的TMD减振系统需要较大型的调频质量、支撑设施和阻尼设施。 一些分散设置的TMD减振方案难以同时具有消减水平向和竖向的振动功能,也较难处理 减微振和减强震的关系。现有技术中,防屈曲支撑可增加结构刚度减小侧移、提高结构抗震能力、改善抗震性 能。如图1所示,防屈曲支撑的钢芯安装在框架结构的节点之间,在风荷载和多遇地震条 件下处于弹性工作状态,为结构提供侧移刚度可减小侧移;在罕遇地震下钢芯不会屈曲失 稳,可进入拉(压)屈服状态以消耗地震能量。由于这种构件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力一变 形滞回曲线(如图2所示)规则饱满、耗能效率高,且制作及安装简便、免维护、可更换, 近年来在日本、美国和台湾地区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中国大陆也有少量高层建筑使用了 这一技术。但是,上述普遍使用的防屈曲支撑在减小结构侧移、吸收强震能量保护主体结构的同 时,也为结构增加了刚度并附带了一定的重量。这一方面需要主体结构承受由此产生的重 力和地震惯性力,另一方面,由于钢芯在屈服前呈弹性工作状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振强震双功用防屈曲支撑,包括连接于结构重要节点之间的钢芯、外包于钢芯工作段的外套钢管及内填混凝土以及钢芯表面粘贴的柔性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弹元件,所述回弹元件用弹簧制成,固定于节点板连接件与外套钢管之间,或支座连接件与外套钢管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向宇,顾炉忠,胡楚衡,徐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