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民俗工艺品,主要应用于陈设观赏,和对蝈蝈、蟋蟀等昆虫的饲养。技术背景目前,公知的传统葫戸虫具构造主要是由葫戸体部、镶口和蒙盖三部分组合而成。为便于随手玩赏,其体部多采用体积较小的葫芦型材,体壁外侧采用范模、烙画、彩绘等制作工艺,于颈部截去葫芦上半部后与镶口粘合,镶口和蒙盖间以挤合口连接,蒙盖中部留有3-6通气孔。其不足之处在于虫具体积小,不适于所饲养昆虫的活动。除少量通气孔外,其余部分皆为密闭结构,既影响了空气流通,又妨碍了虫鸣声音的向外传播;既不便于投食排粪,也不便于饲养者对昆虫活动形态的随时观察,大大减低了昆虫玩赏的乐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传统葫芦虫具存在的体积过小、空气流通性差、虫鸣声音受阻、不便投食排粪与随时观察等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葫芦虫具,该葫芦虫具空间宽敞,有效解决了空气流通、虫鸣音传播和投食排粪的难题,更应用了照明装置,便于随时观察昆虫的活动形态。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选用较大的短柄纺锤形葫芦作为型材制作虫具体部,体壁采用镂空雕钻方法,制成规则的蜂巢孔状,内壁喷刷荧光涂料或可映衬昆虫颜色的其它颜色涂料,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葫芦虫具,其特征在于:虫具体部为短柄纺锤形葫芦,体壁为规则的蜂巢孔状。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