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轮边综合驱动与转向的汽车行走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03426 阅读:3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轮边综合驱动与转向的汽车行走机构。旨在克服机构易疲劳损坏和车辆稳定性低等问题。其由车轮组件、悬架组件和转向组件组成。转向组件包括蜗轮支架(14)、蜗轮(15)、蜗杆(23)、转向电机(24)、联轴器(25)和双叉式传扭组件;双叉式传扭组件由上叉臂(7)、下叉臂(22)、低摩阻铰链、上球铰(5)和下球铰(16)组成。悬架组件包括减振器套筒、螺旋弹簧(2)、减振器(3)、下弹簧座(4)和上弹簧座(27)。车轮组件由车轮(11)、轮毂电机(12)、轴头(13)和车轮支架(10)组成。蜗轮支架(14)套装在减振器套筒中部并水平地固定在车架上。车轮支架(10)与减振器套筒下端面固定连接。(*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在线控独立转向的轮边驱动电动汽车上的行走机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轮边综合驱动与转向的汽车行走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汽车的底盘由传动、行驶、转向及制动系统组成,能够保证汽车正常行驶中的 各项性能,但是,由于左右转向车轮由机械结构相连接,驱动轮要通过传动系和发动机相 连,机械连接限制了车轮转角范围。因此车辆在相对狭窄的地方移动时需要驾驶员做较复 杂的操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汽车的通过性和车辆运输的效率。因此,伴随着汽车技 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上的线控驱动、转向、制动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并有向轮边 集成的趋势。集成在轮边的驱动、制动和转向取消了车轮之间的机械连接,摆脱了传统底盘 结构的各种限制,它可以自由设计车轮驱动、制动力的分配和每个车轮转向角的大小,显著 改善车辆运动学性能,并可以给汽车结构布置更广阔的空间。目前,世界上一些科研单位和 汽车厂商都在研究轮边驱动与线控转向技术,但是很多研究成果因保留了部分传统机械结 构,不能充分体现线控技术的优势,并且无法做到车轮±90°转向。 目前实现车轮±90°转向的电动汽车上的悬架主要有以下两种 1.南京航空航天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边综合驱动与转向的汽车行走机构,由车轮组件、悬架组件和转向组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组件包括有蜗轮支架(14)、蜗轮(15)、蜗杆(23)、转向电机(24)、联轴器(25)和双叉式传扭组件;蜗轮支架(14)套装在悬架组件中的减振器套筒中部,蜗轮支架(14)水平地固定连接在车架上,蜗轮支架(14)中心孔的内壁和减振器套筒的外壁之间安装一个衬套(26),衬套(26)和蜗轮支架(14)固定连接,衬套(26)和减振器套筒成转动连接,蜗轮(15)通过下角接触球轴承(17)与上角接触球轴承(21)套装在蜗轮支架(14)中心孔的外壁上成转动连接,转向电机(24)输出轴通过联轴器(25)与蜗杆(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鼎崔文锋朱琳李明昊管欣詹军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