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勇军专利>正文

保险门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01071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险门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凹腔的外壳,凹腔的底壁的背面具有第一安装壁和第二安装壁;开门推钮,设置在凹腔内并能滑移,开门推钮背面具有第一连接壁;开门拨叉,中部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安装壁转动连接,开门拨叉开有第一条形孔,第一连接壁上固定有第一带动销,第一带动销穿过第一条形孔;关门推钮,设置在凹腔内并能滑移,关门推钮背面具有第二连接壁;关门拨叉,中部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二安装壁转动连接,关门拨叉开有第二条形孔,第二连接壁上固定有第二带动销,第二带动销穿过所述第二条形孔。开门推钮和关门推钮均容藏在外壳内,无论是在开门状态还是在关门状态均推钮部件不会外露出保险门外端面。(*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险门开关
技术介绍
传统的保险门开关包括活动穿设在门板上的手柄,手柄穿过门板后在门板背面与 一拨叉相连,使得手柄的转动能带动拨叉偏转,而拨叉又与打闩结构中的滑板相连,因此拨 叉的偏转能带动滑板沿门板背面前后滑移,实现开关门。这种保险门开关中所使用的手柄无论在何种状态下均直接伸出门板较大距离,即 手柄头部始终超出门面以外。在保险箱(柜)的运输过程中,由于手柄始终外露,手柄易遭 受外界的碰撞而造成手柄外观破坏,严重的可以造成手柄轴断裂或变形,使手柄整体失去 使用性能,影响保险箱(柜)的正常开启。针对前述现状,有人专利技术了伸缩式的手柄机构,该机构能将手柄头部藏于门板的 凹部内,使旋钮体的外表面与门板的外端面齐平,确保在运输过程中旋钮不会被外界碰撞 而损坏。如一专利号为ZL200720191731. 4(公告号为CN201125597Y)的中国技术专利 《供保险箱柜使用的伸缩式手柄机构》披露了这样一种手柄机构,其包括有手柄,其特征在 于手柄上的中轴穿过箱柜门板上的安装孔,并在手柄与门板之间支撑上弹簧,手柄上的中 轴在中部位置开有卡口,与可活动的卡板进行卡扣配合,而卡板通过导向孔和销子配合结 构悬挂在门板后面,动力驱动部件直接或间接地与卡板进行配合连接,手柄上的中轴在后 部位置安置上限位件。现有伸缩式的手柄机构存在如下缺陷1、前述手柄结构在内缩状态下,还需通过 门板背面的卡位结构将手柄的中轴锁定,故结构相对均比较复杂。2、前述手柄结构只是在 门板锁定的状态下,手柄是内缩于门板内的,而在进行开门操作时,必须让手柄外伸,这样 才能扳动手柄,而将驱动打闩结构将门打开,这也就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即在保险门打开过 程中,由于手柄是外露的,故手柄还是容易被外界碰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无论是在 开门状态还是在关门状态均不会有部件外露出保险门外端面的保险门开关,使用该开关的 保险门便于运输而且更不易被外界碰撞而受损。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险门开关,其特征在 于该保险门开关包括有能嵌设在门板上的外壳,其上具有前端开口的凹腔,凹腔的底壁的 背面具有第一安装壁和第二安装壁;开门推钮,设置在凹腔内并能沿凹腔厚度方向滑移,开 门推钮背面具有向后延伸的第一连接壁,该第一连接壁活动穿出凹腔的底壁;开门拨叉,基 本呈L形,开门拨叉的中部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安装壁转动连接,该第一销轴的轴线垂直 于第一安装壁,开门拨叉水平边上开有第一条形孔,所述穿出凹腔的底壁的第一连接壁上固定有第一带动销,该第一带动销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孔,以使向内按压开门推钮能带动开 门拨叉朝开门方向偏转;关门推钮,设置在凹腔内并能沿凹腔厚度方向滑移,关门推钮背面 具有向后延伸的第二连接壁,该第二连接壁活动穿出凹腔的底壁;关门拨叉,基本呈L形, 关门拨叉的中部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二安装壁转动连接,该第二销轴的轴线垂直于第二安装 壁,关门拨叉水平边上开有第二条形孔,所述穿出凹腔的底壁的第二连接壁上固定有第二 带动销,该第二带动销穿过所述第二条形孔,以使向内按压关门推钮能带动关门拨叉朝关 门方向偏转。上述的关门推钮和凹腔的底壁之间支撑有使关门推钮保持外移趋势的弹簧。设置 弹簧能使向内按压后的关门推钮复位,最终使得开门推钮和关门推钮的外端面保持在同一 水平面上,整体外形更美观。上述关门推钮的背面具有向后延伸的柱状部,凹腔的底壁上开有一容置腔,所述 柱状部活动穿过容置腔的底面,所述弹簧套设在该柱状部上,弹簧的一端与容置腔的内壁 抵触,另一端与关门推钮的背面抵触。其为一种弹簧的具体设置结构,该方式能确保弹簧不 会移位。当然也可采用其它方式将弹簧定位。为确保开门推钮和关门推钮平移的稳定性,上述开门推 钮的背面具有向后延伸的 第一导向壁,所述凹腔的底壁上开有与第一导向壁外形相配的第一导向槽孔,所述第一导 向壁活动穿出第一导向槽孔;所述关门推钮的背面具有向后延伸的第二导向壁,所述凹腔 的底壁上开有与第二导向壁外形相配的第二导向槽孔,所述第二导向壁活动穿出第二导向 槽孔。通过导向壁与导向槽孔的配合,以及前述连接壁与凹腔的底壁之间的配合,有效确保 了开门推钮和关门推钮只能沿外壳的凹腔的深度方向平移。上述第一导向壁的横截面呈弧形。这样第一导向壁与第一导向槽孔之间的接触面 大,能更好的保证开门推钮平移的稳定性。上述开门推钮和关门推钮的外端面拼合后的形状大小与外壳的凹腔的开口相配。 这样在关门状态下,不会因为关门推钮的内陷,而使保险门开关形成一凹坑,使得该保险门 开关的外形更美观,上述外壳由底板和环形壁组成,底板和环形壁之间用螺钉连接在一起,外壳的周 壁形成能卡入门板上的卡槽。该结构便于将外壳组装到门板上,组装时只需在门板上开有 安装孔,然后将环形壁从门板外部插入该安装孔内,最后在门板的背面合上底板,用螺钉固 定即可,安装方便实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保险门开关通过推动开门推钮实现 开门,通过关门推钮实现关门,而且开门推钮和关门推钮均容藏在外壳内,而外壳嵌设在保 险门上,因此使用本开关的保险门,无论是在开门状态还是在关门状态均推钮部件不会外 露出保险门外端面,故使用该开关的保险门便于运输而且更不易被外界碰撞而受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关门状态);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关门状态);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图4为图2的B-B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开门状态);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开门状态);图7为图6的C-C向剖视图;图8为图5的D-D向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开门拨叉的立体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关门拨叉的立体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在保险门上的使用状态图(关门状态正面);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在保险门上的使用状态图(关门状态背面);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在保险门上的使用状态图(开门状态正面);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在保险门上的使用状态图(开门状态背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 10所示,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保险门开关,包括有能嵌设在门板上的外壳1,外壳1由底板11和环形壁12组成,底板11和环形壁12之间用螺钉连接在一起,外壳1的外周壁形成能卡入门板15上的卡槽13,外壳1内具有 前端开口的凹腔2,凹腔2的底壁的背面具有第一安装壁21和第二安装壁22。开门推钮3,设置在凹腔2内并能沿凹腔厚度方向滑移,开门推钮3背面具有向后 延伸的第一连接壁31,第一导向壁32的横截面呈弧形,该第一连接壁31活动穿出凹腔2的 底壁;开门推钮3的背面具有向后延伸的第一导向壁32,凹腔2的底壁上开有与第一导向 壁32外形相配的第一导向槽孔24,第一导向壁32活动穿出第一导向槽孔24。如图8所示,开门拨叉4,基本呈L形,开门拨叉4的中部通过第一销轴5与第一安 装壁21转动连接,该第一销轴5的轴线垂直于第一安装壁21,以使开门拨叉4能绕第一销 轴5的轴线在垂直于凹腔2的底壁的方向上偏转,开门拨叉4水平边上开有第一条形孔41, 穿出凹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险门开关,其特征在于:该保险门开关包括有能嵌设在门板上的外壳(1),其上具有前端开口的凹腔(2),凹腔(2)的底壁的背面具有第一安装壁(21)和第二安装壁(22);开门推钮(3),设置在凹腔(2)内并能沿凹腔厚度方向滑移,开门推钮(3)背面具有向后延伸的第一连接壁(31),该第一连接壁(31)活动穿出凹腔(2)的底壁;开门拨叉(4),基本呈L形,开门拨叉(4)的中部通过第一销轴(5)与第一安装壁(21)转动连接,该第一销轴(5)的轴线垂直于第一安装壁(21),开门拨叉(4)水平边上开有第一条形孔(41),所述穿出凹腔(2)的底壁的第一连接壁(31)上固定有第一带动销(6),该第一带动销(6)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孔(41),以使向内按压开门推钮(3)能带动开门拨叉(4)朝开门方向偏转;关门推钮(7),设置在凹腔(2)内并能沿凹腔厚度方向滑移,关门推钮(7)背面具有向后延伸的第二连接壁(71),该第二连接壁(71)活动穿出凹腔(2)的底壁;关门拨叉(8),基本呈L形,关门拨叉(8)的中部通过第二销轴(9)与第二安装壁(22)转动连接,该第二销轴(9)的轴线垂直于第二安装壁(22),关门拨叉(8)水平边上开有第二条形孔(81),所述穿出凹腔(2)的底壁的第二连接壁(71)上固定有第二带动销(10),该第二带动销(10)穿过所述第二条形孔(81),以使向内按压关门推钮(7)能带动关门拨叉(8)朝关门方向偏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王勇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