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区物业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987349 阅读:4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小区物业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层、单元控制层、局部控制层和终端监控设备层,其中服务器层包括通过星型拓扑结构的以太网连接的服务器、操作站和工作站,单元控制层包括多台通过总线与所述工作站连接的单元控制器;局部控制层包括多台经总线与单元控制器连接的局部控制器;终端监控设备与局部控制器双向连接;所述局部控制器和单元控制器均包括处理器和分别与之连接的外部存储器、A/D接口板和I/O接口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方便了智能小区中终端设备的信息采集与管理,另一方面也为管理人员和用户提供了满足各自需求的信息和数据服务功能;所述智能小区物业管理系统使用方便、实用并易于扩展,且安全性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网络管理系统,具体是一种智能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前提下,我国各地涌现出了一些运用现代的计算机、控制与通信技术的智能化住宅小区,从而对物业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许多智能小区缺少现代化的物业管理手段,只是通过简单的硬件对物业实现计算机管理,这对于智能小区的应用是缺少实际意义的。而传统的物业管理业务处理繁琐,手工工作量大,不适合网络上的处理;管理的内容缺乏标准化,管理手段缺乏规范化,导致信息不能共享,经营决策困难;信息的发布不及时,准确率低,物业管理公司和用户缺乏有效的沟通。为此,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手段,使物业的硬件管理结合软件管理,为物业管理走向现代化、制度化与规范化创造条件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考虑到智能小区对物业管理系统的实际要求,针对f同的服务对象,结合C/S模型与B/S模型提出一种方便、高效和人性化的智能小区物业管理系统来实现智能小区的信息交互、综合与共享;从而满足用户对物业公司的信息管理和社区服务的需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智能小区物业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层、单元控制层、局部控制层和终端监控设备层,其中服 务器层包括通过星型拓扑结构的以太网连接的服务器、操作站和工作站,单元 控制器层包括多台通过总线与所述工作站连接的单元控制器;局部控制层包括 多台经总线与单元控制器连接的局部控制器,其中局部控制器和单元控制器均 包括处理器、外部存储器、A/D接口板和I/0接口板;终端监控设备与局部控 制器双向连接。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总线采用半双工方式的RS485总线。 所述局部控制器内的处理器采用美国Silabs公司的超微型高速8位单片机 C8051F300;单元控制器采用16位单片机。所述终端监控设备包括报警器、巡更器和计量器。以下结合所述智能小区物管理系统的服务器层、单元控制层、局部控制层和终端监控设备层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第一层是服务器层,由若干台计算机通过星型拓扑结构的以太网连接组成, 分为服务器、操作站、工作站。服务器负责建立并维护系统数据库,协调管理 各子系统,承担对整个系统的监控与管理任务,包括小区的能源(水、电)控制 与管理,防火和保安的监控与管理。操作站分为管理员操作站和用户操作站。 管理员操作站为管理人员提供操作服务,将操作请求传递给工作站,由工作站 实现具体操作。用户操作站实现对用户浏览器的响应,为用户提供査询信息。 工作站直接与单元控制器通讯,将来自单元控制器的系统状态数据通过通讯网 络传递给服务器。第二层是单元控制层,由若干台单元控制器通过小区总线连接而成。小区总线最多可负载256个单元控制器。单元控制器是一种智能型现场控制分站,由 16位单片机、外部存储器、A/D接口板和I/0接口板等组成。通过小区总线,单元控制器与工作站进行数据交换,即传送各项采集数据、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同时接收工作站下达的实时控制指令或参数设定、修改。单元控制器在硬件和软件的配置上遵循分布式系统的原则,具有高度的自治性和独立性。第三层是局部控制层,由若干台与单元控制器连接的局部控制器通过局部总线连接而成。局部控制器结构与单元控制器相类似,处理器可以采用美国Silabs公司推出的超微型高速8位单片机C8051F300, C8051F系列单片机的CPU内核采用流水线结构,机器周期由标准8051的12个系统时钟周期降为1个系统时钟周期,使其执行速度在相同晶振下是标准8051的12倍,处理能力大大提高,大部分C8051F单片机的峰值处理速度是25MIPS。单元控制器和局部控制器具有如下功能对下一级的监测对象进行巡回检测,并可将检测结果传送给上级控制器;对于检测结果可设定报警界限,越限时报警,报警信号可传给上级控制器;可接受、执行上级控制站传送的各种程序、指令;具有一定的自身故障自动检测和诊断功能。第四层是终端监控设备层,是物业管理系统最基本的检测、受控点。各类监控设备将监测对象的实时状态转换为局部控制器可接受的电流/电压量,而局部控制器输出电流/电压控制信号来调节受控设备。由以上可知,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小区物业管理系统将C/S结构和B/S结构相结合,使管理员更方便的进行大量数据的处理和统计,且响应速度快;并通过建立B/S结构的网站,与物业小区内居民通过Internet网来实现信息交互、综合与共享,最大限度地跨越了时空的限制。所述智能小区物业管理系统使用方便,实用,并具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智能小区物业管理系统的结构图2智能小区物业管理系统的功能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所述智能小区物管理系统分为四层。第一层是服务器层,根据实现功能将其分为服务器、操作站、工作站。其中服务器负责建立并维护系统数据库,协调管理各子系统,承担对整个系统的监控与管理任务,包括小区的能源(水、电)控制与管理,防火和保安的监控与管理。操作站分为管理员操作站和用户操作站。管理员操作站为管理人员提供操作服务,将操作请求传递给工作站,.由工作站实现具体操作。用户操作站实现对用户浏览器的响应,为用户提供查询信息。工作站直接与单元控制器通讯,将来自单元控制器的系统状态数据通过通讯网络传递给服务器。服务器层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其结合了C/S模式子系统和B/S模式子系统,其中C/S模式子系统主要服务于管理人员,方便他们管理小区中用户和房屋的基本信息,查询统计用户的缴费情况,并力用户提供有偿服务登记等功能。它包括基本资料管理、客户服务管理、基本设备管理、环境管理、收费管理、报表管理等6个功能模块和1个帮助文档,参见图2: (l)用户服务管理模块,实现对用户日常生活中和物业有关的业务进行管理,包括用户入住管理、用户投诉管理、有偿服务管理等3个功能模块。用户入住管理是对所有用户及其入住成员建立详细的个人档案,以供管理员方便地对相关信息进行査询、修改、维护和打印;用户投诉管理是对用户提出的不满意服务的投诉进行管理,并根据用户所投诉的对象、内容的不同,及时地反馈处理意见。同时,可对所有投诉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帮助改善和提高服务水平。(2)基本资料管理模块,实现对小区房屋和人员的基本资料进行管理,包括房屋资料管理、员工资料管理、收费标准 管理3个功能模块。其中,员工资料管理主要是对员工资料进行建立档案;房产 资料管理则是对已完工的房屋进行相应的数据资料登记,便于日后査询;收费标准管理则是对用户所应缴纳费用的详细说明。(3)环境管理模块,实现环境优化,花园内的卫生管理,包括草坪盆花管理、公共配套管理两个功能模块。(4)基本设备管理模块,实现对区内设备、材料等的维修和管理,包括设备材料 入、出库管理,设备维修管理3个功能模块。(5)收费管理模块,实现管理区内 用户缴、收费的情况,包括抄表管理、物业管理费管理、有偿服务费管理、车 辆收费管理、维修费管理、费用汇总管理6个功能模块。(6)报表生成管理模块, 可以直接预览、打印各个部门所需要的报表。(7)帮助文档包含C/S端物业管 理系统使用的帮助信息,方便管理人员査阅,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其中B/S模式子系统主要服务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小区物业管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服务器层、单元控制层、局部控制层和终端监控设备层,其中服务器层包括通过星型拓扑结构的以太网连接的服务器、操作站和工作站,单元控制层包括多台通过总线与所述工作站连接的单元控制器;局部控制层包括多台经总线与单元控制器连接的局部控制器,且局部控制器与终端监控设备双向连接;所述局部控制器和单元控制器均包括处理器和分别与之连接的外部存储器、A/D接口板和I/O接口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戴瑜兴柴世杰沈雁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