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油装置,尤其指将润滑油经二次雾化后、跟随注入的空气 流作用而引射出润滑油雾的装置。
技术介绍
油雾发生器是一种特殊的注油装置,其作用是使润滑油雾化后注入空气流中,并随着空气流进入需要润滑的部件,以达到润滑和冷却的功效;它主要用于诸如齿轮、 蜗轮、轴承和导轨等高速运行的机械部件润滑、冷却。油雾发生器一般配置在分水滤 气器和减压阀之后,用气设备之前较近处,其主要指标包括额定流量及油雾粒径大小; 当润滑所需的油雾粒径小于50微米时,就应该选用二次油雾发生器。二次油雾发生 器产生的油雾粒径非常小且细匀,可输送到较远的距离又较少发生油雾沉淀。目前, 机械行业普遍应用的二次油雾发生器结构如目前普通高校《气压传动》课程教材所公 开的,它包括一个透明的大油杯和小油杯,利用压缩空气在主体内腔通道之间的回旋, 二次雾化润滑油,经输出口喷射而出。但该产品经一次雾化后的油雾又流入大油杯的 上腔,只有悬浮的雾化油再次随空气射流引射至输出口进行二次雾化,存在有压力降 特性差、雾化效率低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同类产品存在的二次雾化回路设计不 合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油雾发生器,包括透明的大油杯(12)和相旋接的主体(1),所述主体(1)内设有喷嘴(2)和喷雾套(3);所述喷雾套(3)圆周外壁与所述主体(1)内腔存在环状间隙(17),所述喷雾套(3)下方的所述主体(1)连接有接头(9);所述接头(9)内腔设有导气孔(21),下端设有小油杯(8),底面设有导油管(11);所述接头(9)的轴向设有细长孔(18),所述细长孔(18)下端的嵌设有具弯钩(24)的输气小管(10);所述喷嘴(2)上方的所述主体(1)外表设有视油罩(4),内设有滴油管(5)连通所述小油杯(8);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孔(21)底部连通有径向设置的压力口(20)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长瑶,康品叶,蒋浩狄,张雷,
申请(专利权)人:郑岩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