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表面强度结构层和夹芯层之间增设清晰区分相邻层界限的稳定层的无机复合板。它包括两侧的第一表面强度结构层和第二表面强度结构层和夹设在两表面强度结构层中间的夹芯层,表面强度结构层为无机粘胶浆料固化板,夹芯层为轻质保温粒子与无机粘胶混合浆料固化形成的夹芯层,在表面强度结构层和夹芯层之间设有防浆料流动的浆料稳定层,形成表面强度结构层和夹芯层的分界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以无机粘胶与轻质保温粒子形成芯板的复合板中增设浆料稳定层,避免在制备过程中复合板中各层产生相互迁移,保证表面强度结构层的具有预设厚度、且均匀平整,同时增强了整体强度,还方便后续生产加工。(*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有稳定层的无机复合板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机复合板及其制备设备和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在表面强度结构层和夹芯层之间增设清晰区分相邻层界限的稳定层的无机复合板。
技术介绍
现有氯氧镁水泥排烟、通风管道管用无机复合板的结构表面强度结构层为玻璃纤维氯氧镁水泥浆料固化层,中间夹芯层为聚苯乙烯泡沫板。其生产过程为机械化流水线方式生产制造。由于聚苯乙烯泡沫层为预制的固体板状体,具有较强的硬度,足以支撑两面的表面强度结构层而不变形,可防止浆料受重力影响造成复合板中各层厚度不一致、分界面模糊。由于夹芯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的风管板防火性较差。因此本申请人将夹芯层改为轻质保温粒子与氯氧镁水泥浆料的混合物,使轻质保温粒子的表面包裹氯氧镁水泥浆料起到防火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第一表面强度结构层、第二表面强度结构层以及夹芯层为浆料流体,具有流动性,通过制备设备上辊筒的辊压以及自重的作用,容易带动下层浆料产生迁移或混合形成互相流动,造成复合板各层的厚度达不到要求且不均匀,相邻层之间的结合面模糊,层与层之间的界限不清。而该复合板用于拼接排烟、通风管道管时,为提高拼接强度,需要在复合板边沿的拼接部位切割一侧的表面强度结构层和保温层,保留另一侧的表面强度结构层,形成梯形。由于复合板各层的厚度不一致、也不平整,且复合板各层具有较强的硬度,切割非常麻烦、吃力,费时费力,又影响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稳定层的无机复合板,将夹芯层改为轻质保温粒子与氯氧镁水泥浆料的混合物,使轻质保温粒子的表面包裹无机粘胶浆料起到防火的目的,在制备时,各层都为浆料流体,为保证复合板中各层具有预设的厚度、相邻层之间的结合面清晰平整,在表面强度结构层和中间夹芯层之间,增设浆料稳定层,通过浆料稳定层来挡住表面强度结构层浆料与中间夹芯层浆料的互相迁移,同时,还增强复合板整体强度,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因浆料迁移造成表面强度结构层厚度达不到要求、且不容易切割带来的问题。 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设有稳定层的无机复合板,包括两侧的第一表面强度结构层和第二表面强度结构层和夹设在两表面强度结构层中间的夹芯层,所述的表面强度结构层为无机粘胶浆料固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芯层为轻质保温粒子与无机粘胶混合浆料固化形成的夹芯层,在所述的表面强度结构层和夹芯层之间设有防浆料流动的浆料稳定层,形成表面强度结构层和夹芯层的分界层。将夹芯层改为轻质保温粒子与氯氧镁水泥浆料的混合物,使轻质保温粒子的表面包裹氯氧镁水泥浆料起到防火的目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第一表面强度结构层、第二表面强度结构层以及夹芯层均为浆料流体,具有流动性,在表面强度结构层和中间夹芯层之间,增设浆料稳定层,通过浆料稳定层来挡住表面强度结构层浆料与中间夹芯层浆料的互相混合与迁移,使各层具有均匀的预设厚度、相邻层之间的结合面清晰平整,还增强了整体强度。浆料稳定层为与表面强度结构层和夹芯层有较好粘性的材料;同时,该复合板用于拼接排烟、通风管道管时,为提高拼接强度,需要在复合板边沿的拼接部位切割一侧的表面强度结构层和保温层,保留另一侧的表面强度结构层,形成梯形。由于浆料稳定层具有平整的分界面,切割方便。而且,浆料稳定层还保留在外侧表面强度结构层上,增强了切割后单层强度。该板还可以用于建筑墙面保温板。浆料稳定层可设置在夹芯层的一面,即设置在第一表面强度结构层或第二表面强度结构层与夹芯层之间;浆料稳定层可设置在夹芯层的两面,即设置在第一表面强度结构层、第二表面强度结构层与夹芯层之间。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浆料稳定层为无纺布层,该无纺布层至少包括一层无纺布,该无纺布层设置在第一表面强度结构层和/或第二表面强度结构层与夹芯层之间。可以在夹芯层的一面或两面设置稳定层,通常情况下,无纺布层的宽度与预制风管板的宽带相适应。无纺布层可以为整片结构,也可以为多片无纺布拼合而成。 所述的浆料稳定层通过表面强度结构层和夹芯层上的无机粘胶固定在表面强度结构层和夹芯层之间。无纺布和无机浆料可牢固粘接,同时,无机浆料还能渗透入无纺布,使复合板相邻层相互粘接,提高粘接强度,防止自然剥离,并且在使用工具时又易剥离,方便生产加工,省时省力。 所述的夹芯层为聚苯乙烯泡沫或膨胀珍珠岩或蛭石与氯氧镁水泥所形成的固化板。表面强度结构层采用玻璃纤维层和渗透入玻璃纤维层的氯氧镁水泥所形成的固化板。夹芯层中含有聚苯乙烯泡沫或膨胀珍珠岩或蛭石等轻质保温粒子具有保温性能,轻质保温粒子又与氯氧镁水泥混合,使氯氧镁水泥包裹在轻质保温粒子的外表面,提高防火性能。 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以无机粘胶与轻质保温粒子形成芯板的复合板中增设浆料稳定层,避免在制备过程中复合板中各层产生相互迁移,保证表面强度结构层的具有预设厚度、且均匀平整,同时增强了整体强度,还方便后续生产加工。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中风管板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中风管板的另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设有稳定层的无机复合板,如图1所示,它包括两侧的第一表面强度结构层1和第二表面强度结构层4和夹设在两表面强度结构层中间的夹芯层2,表面强度结构层为无机粘胶浆料固化板,夹芯层2为轻质保温粒子与无机粘胶混合浆料固化形成的夹芯层。在表面强度结构层和夹芯层2之间设有防浆料流动的浆料稳定层3。浆料稳定层3设置在夹芯层的一面,即设置在第一表面强度结构层或第二表面强度结构层与夹芯层之间(如图l所示);或者浆料稳定层设置在夹芯层的两面,即设置在第一表面强度结构层、第二表面强度结构层与夹芯层之间(如图2所示)。 浆料稳定层3为无纺布层,该无纺布层至少包括一层无纺布(通常情况下为一层或两层,若为了提高强度,可以多于两层),该无纺布层设置在第一表面强度结构层1和/或 第二表面强度结构层4与夹芯层2之间。该无纺布的尺寸规格可以与表面强度结构层和夹 芯层的尺寸规格相适应,也可以不相适应如无纺布的宽度比表面强度结构层和夹芯层的宽 度小,由多条无纺布拼合覆盖在夹芯层的两面介于表面强度结构层之间,通常情况下选用 的无纺布宽度与表面强度结构层和夹芯层的宽度相同。 其中,无机粘胶浆料为氯氧镁水泥,轻质保温粒子为聚苯乙烯泡沫或膨胀珍珠岩 或蛭石等轻质保温粒子其他具有轻质保温特性的,也属于本技术公开的范围,属于本 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表面强度结构层采用玻璃纤维层和渗透入玻璃纤维层的氯氧镁水 泥所形成的固化层,这里的玻璃纤维层基本上位于该表面强度结构层中部,不与夹芯层接 触;夹芯层2为聚苯乙烯泡沫或膨胀珍珠岩或蛭石等轻质保温粒子与氯氧镁水泥所形成的 固化层。 该复合板的制备方法首先制作、铺设第一表面强度结构层1浆料;其次在第 一表面强度结构层1浆料上铺设第一浆料稳定层3 ;接着在浆料稳定层3上制作、铺设夹 芯层2桨料;然后在夹芯层2桨料上制作、铺设第二表面强度结构层4桨料;最后静置养 护固化。 若仅在夹芯层2的一面设置浆料稳定层,则下面的步骤就没有了 ;若在夹芯层2的 两面都设置浆料稳定层,则还需要下面的步骤。该步骤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有稳定层的无机复合板,包括两侧的第一表面强度结构层(1)和第二表面强度结构层(4)和夹设在两表面强度结构层中间的夹芯层(2),所述的表面强度结构层(1)为无机粘胶浆料固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芯层(2)为轻质保温粒子与无机粘胶混合浆料固化形成的夹芯层,在所述的表面强度结构层和夹芯层(2)之间设有防浆料流动的浆料稳定层(3),形成表面强度结构层和夹芯层(2)的分界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亮,
申请(专利权)人:支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