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祚献专利>正文

一种可转向式折叠伞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81959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转向式折叠伞帽,由盖帽、上巢连接结构、下巢连接结构、头罩连接结构、主骨和支撑骨、中接头铰接结构和伞面组成;所述的上巢连接结构包括上巢和固定主骨的上连接头;所述的下巢连接结构包括下巢、位于下巢上方的插杆和固定支撑骨的下连接头;插杆通过其上设有的外螺纹旋入下巢内螺纹孔内与下巢固定连成整体;主骨与支撑骨通过中接头铰接结构铰接;所述的头罩连接结构通过半球头卡入球头凹槽内活动连接且两者过渡配合,使伞帽有了转向功能。插杆插入上巢的插孔内时,主骨和支撑骨被撑开,插杆退出上巢的插孔时,主骨与支撑骨被折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固定,省时省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外形美观的可转向式折叠伞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日用品,具体涉及一种遮阳挡雨且可转向并携带方便的折叠伞帽。
技术介绍
伞帽是人们生活中常常用到的日用品,供人们在外出时,遇到炎炎烈日可以用来遮挡太阳,碰到下雨时,可以用来避雨。现有伞帽的巢体与骨架连接多是采用金属丝捆绑,制作工艺复杂,长久使用容易生锈,且金属丝的铰合头容易突出其容纳口外,不仅裸露难看,还很容易剌破伞面而漏雨和刮伤头和手给用户带来伤害,且结构复杂、工艺繁琐,制作成本高;同时伞帽没有转向功能,对多角度照射过来的阳光或不同方向飘来的雨水而不能完全遮挡着,影响伞帽遮阳避雨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伞帽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连接杆和蜂巢主体之间容易组装,自动固定,省时省力,头罩结构简单且容易装配,中接头卡扣式铰接结构简单,不需要铆钉,生产成本低,带有转向功能且外形美观的可转向式折叠伞帽。 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可转向式折叠伞帽,由盖帽、上巢连接结构、下巢连接结构、头罩连接结构、主骨和支撑骨、中接头铰接结构和伞面组成;所述的上巢连接结构包括上巢和固定主骨的上连接头;所述的下巢连接结构包括下巢、位于下巢上方的插杆和固定支撑骨的下连接头;所述的上巢设有插孔和连接部,下巢内部设有内螺纹孔,插杆通过其上设有的外螺纹旋入下巢内螺纹孔内与下巢固定连成整体;主骨是通过上连接头与上巢活动连接,支撑骨是通过下接头与下巢活动连接,主骨与支撑骨通过中接头铰接结构铰接;所述的中接头铰接结构包括凹接头和凸接头;所述的头罩连接结构设置在下巢连接结构下方,包括头罩、头带和系带;插杆插入上巢的插孔内时,主骨和支撑骨被撑开,插杆退出上巢的插孔时,主骨与支撑骨被折叠,其要点在于 所述的上巢的连接部内圆周表面上分布有多个"T"形卡接口 ,卡接口连接着上连接头活动槽,在构成活动槽两侧壁上设有弧形槽,三者相互贯通;所述的上连接头的端部两侧各设有一个凸耳,凸耳的下方为上连接头的卡接部。在上巢连接部的内圆周表面开设卡接口,且卡接口是朝向中心线方向的,因此将上连接头的凸耳通过卡接口卡入连接部的弧形槽内,同时上连接头卡接部与上巢连接部的连接头活动槽配合活动连接,组装快捷方便,不需要外在的金属线绑接,结构简单省时省力。材料采用工程塑料,牢固且不生锈。 所述的下巢的内圆周表面上分布有多个"T"形卡接口,卡接口连接着下连接头活动槽,在构成活动槽两侧壁上设有弧形槽,三者相互贯通;所述的下连接头的端部两侧各设有一个凸耳,凸耳的下方为下连接头的卡接部。在下巢的内圆周表面开设卡接口 ,且卡接口是朝向中心线方向的,因此将下连接头的凸耳通过卡接口卡入下巢的弧形槽内,同时下连接头卡接部与下巢的连接头活动槽配合活动连接,组装快捷方便,不需要外在的金属线绑接,结构简单省时省力。材料采用工程塑料,牢固且不生锈。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巢下端设有封盖,封盖上设有多个卡扣,封盖的外环面与上巢的内圆周面相接,所述的卡扣通过卡接口卡入弧形槽内,将封盖固定在上巢内,封盖的下端面抵住上巢的凸沿上,且封盖的内孔与上巢的内孔形成插孔。在上巢的下端设置封盖,封盖封住上巢内壁的卡接口 ,使上连接头与上巢的连接部的连接更稳定。 作为优选,上巢上端外环面上设有螺纹,伞面铺设在主骨和上巢的上面,盖帽通过其中心孔内的牙纹旋入上巢的螺纹与上巢固定且盖住伞面。伞面可以设计各种图案。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巢中心设有螺纹孔,内壁上设有多个加强筋,螺纹孔的内圆周面均布有二段或二段以上的螺牙,所述的插杆下端设有与下巢螺纹孔相配合的螺纹,其上方设有凸环,中部设有凸沿,凸沿的直径比封盖的内孔稍大,上端设有两个相对的卡扣和系拉绳的拉绳孔,所述的插杆的凸沿上方的身部直径比上巢的插孔稍小,两者间隙配合。插杆通过其上的螺牙旋入下巢的螺纹孔与下巢紧固连成一体,凸环上的凸环面与下巢的内圆周面贴合,凸环的下端面抵住加强筋的上端面,使插杆的下端面与下巢的下端面刚好相接,同时凸环上的凸环面封住下巢的卡接口,使下连接头与下巢的连接更稳定;可在拉绳孔内系上拉绳或不系拉绳,如果拉绳孔内系上,则拉绳的另一端穿过上巢插孔,系上帽头;当需要展开伞帽时,系有拉绳的伞帽则拉动拉绳,没有拉绳的则一只手托住伞顶,另一只手推动下巢,插杆的卡扣因塑料的弹性,受力向内挤压穿过上巢的插孔,卡扣在上巢上端面上,将整个伞帽固定;当收折伞帽时,只需将卡扣用手向插杆内侧挤压,按下插杆,插杆既可从上巢退出,收起伞帽,方便实用,小巧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连接头的凸耳的两端面的距离小于上巢的"T"形卡接口的水平段大于活动槽的宽度。上连接头的凸耳在弧形槽内活动,连接头的卡接部与连接头活动槽活动连接,使上连接头不能脱离上巢,稳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连接头的凸耳的两端面的距离小于下巢的"T"形卡接口的水平段大于活动槽的宽度。下连接头的凸耳在弧形槽内活动,下连接头的卡接部与下连接头活动槽活动连接,使下连接头不能脱离下巢,稳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凸接头设有榫头,凹接头设有相配合对应的凹槽;凹槽内两侧壁各设有同轴心的轴,凸接头的榫头上设有与其相铰链连接的孔;凸接头固定在主骨上,凹接头固定在支撑骨的端部上。支撑骨通过固定在其端部的凹接头内的轴卡入固定在主骨上凸接头的孔内与主骨铰链连接,凸接头和凹接头都是塑料制成,富有弹性,所以很容易将凹接头的轴卡入凸接头的孔内,这样结构简单,不需要现有工艺上中接头结构需要铆钉铆接的繁琐工序,提高组装速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连接头与主骨是通过直接注塑固定连接,所述的下连接头与支撑骨是通过直接注塑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插杆下端设有半球头,所述的头罩上设有相配合连接且上小下大的球头凹槽,且半球头与球头凹槽过渡配合,球头凹槽四周分布有与下连接头数目相同的抓带,每个抓带下端都设有穿头带的穿带孔,在其中相对的两个抓带上还设有固定系带的系带孔;所述的头带上设有调节头带松紧的松紧扣;所述的头罩是材质较软的塑料制成,所述的头带是布带或松紧带制成。因头罩采用材质较软的塑料制成,塑料具有弹性,插杆的半球头可以借助塑料的弹性卡入头罩的球头凹槽内,并且插杆的半球头可以绕球头凹槽转动但不会脱出,因此连接在半球头上部的伞帽体可以随着半球头绕头罩的球头凹槽转动,使伞帽有了转向的功能,同时半球头与球头凹槽是过度配合,当用户把伞帽转到满意的位置后,伞帽会自动定位,方便灵活,结构简单。头带穿过抓带的穿带孔两端在松紧扣处结合固定,可以根据头型的大小调节头带的松紧扣,使得戴上伞帽后更舒适。在头罩的相对的两个抓带上设有的系带孔上固定有两根系带,两根系带可以打结,套在头颈部,避免伞帽在刮大风时被风吹掉。 因此,本技术的一种可转向式折叠伞帽,具有下述特点1、通过在下巢或上巢的连接部的内圆周表面开口 ,将上、下连接头卡入,利用插杆凸环或封盖将连接头锁定在下巢或上巢连接部内,结构简单,装拆方便,省时省力;2、在上巢连接部或下巢的卡接口卡入连接头,使得上巢和下巢连接结构的外型整体性好,小巧美观;3、上、下连接头与上巢连接部和下巢的卡口是间隙配合,确定了两者的相对位置,不需要外部结构加以固定,结构更简洁;4、塑料材料的上、下巢主体和连接头,使得整体质量轻,成本低;5、在上巢主体内设置封盖和在下巢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转向式折叠伞帽,由盖帽(1)、上巢连接结构、下巢连接结构、头罩连接结构、主骨(8)和支撑骨(9)、中接头铰接结构(10)和伞面(14)组成;上巢连接结构包括上巢(2)和固定主骨(8)的上连接头(3);下巢连接结构包括下巢(4)、位于下巢上方的插杆(6)和固定支撑骨(9)的下连接头(5);上巢(2)设有插孔(2.1)和连接部(2.2),下巢(4)内部设有内螺纹孔(4.1),插杆(6)通过其上设有的外螺纹(6.1)旋入下巢内螺纹孔(4.1)内与下巢(4)固定连成整体;主骨(8)是通过上连接头(3)与上巢(2)活动连接,支撑骨(9)是通过下接头(5)与下巢(4)活动连接,主骨(8)与支撑骨(9)通过中接头铰接结构(10)铰接;中接头铰接结构(10)包括凹接头(10.1)和凸接头(10.4);头罩连接结构设置在下巢连接结构下方,包括头罩(11)、头带(12)和系带(13);插杆(6)插入上巢的插孔(2.1)内时,主骨(8)和支撑骨(9)被撑开,插杆(6)退出上巢的插孔(2.1)时,主骨(8)与支撑骨(9)被折叠,其特征在于:上巢的连接部(2.2)内圆周表面上分布有多个“T”形卡接口(2.3),卡接口(2.3)连接着上连接头活动槽(2.4),在构成活动槽(2.4)两侧壁上设有弧形槽(2.5),三者相互贯通;上连接头(3)的端部两侧各设有一个凸耳(3.1),凸耳(3.1)的下方为上连接头的卡接部(3.2);下巢(4)的内圆周表面上分布有多个“T”形卡接口(4.2),卡接口(4.2)连接着下连接头活动槽(4.3),在构成活动槽两侧壁上设有弧形槽(4.4),三者相互贯通;下连接头(5)的端部两侧各设有一个凸耳(5.1),凸耳的下方为下连接头的卡接部(5.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祚献
申请(专利权)人:金祚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