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人流术后并发症的药物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97737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人流术后并发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药主要由刺五加浸膏、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炮)、甘草六味药组成,将当归、桃仁、干姜(炮)、甘草酌予碎断,然后与刺五加浸膏及川芎细粉混匀减压干燥、粉碎,分装成胶囊。本药对人流术后并发症有显著疗效,450例临床观察,有效率达97. 67%。(*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治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一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防治人流术后腹痛流血促进机体恢复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目前避孕措施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人工流产仍然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补救措施,在我国各地开展较为普遍。人工流产术虽然简便易行,但对人体并非没有损害,因此绝大多数妇女术后身体都比较虚弱,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例如阴道流血、腹痛、腰背酸痛、周身乏力、发热、组织残留(器官损伤不在此列)等等。有些受术者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身体不能康复,尤其是多次施行人流手术,或人流手术间距较短,素来体弱者,表现更为显著。这将直接危及到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关于人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目前西医对短期内腰背酸痛,腹痛,周身乏力等症只是听其自然恢复,对阴道流血时间较长,有组织残留,或发热者,分别给以对症治疗,对组织残留者行二次刮宫。近年来中医也缺乏系统的临床研究报导,有些治疗泛围较局限,如福州台江医科所的“去痛饮”用于人流术后腹痛(陕西中医杂志,1984年);杭州第一医院的“完胞饮”用于人流术后淋漓十余日血未止者(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4年)等。通常都是以治疗阴道流血者为多。对人流术后全身状态涉及较少,因此研制专利技术既照顾局部,又立足于全身状态,促进人流术后机体尽快恢复,系统防治人流术后并发症的药物是非常必要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提供一种既可防治人流术后阴道流血、腹痛等局部症状,又可立足人流术后全身状态,促进机体恢复,防治人流术后并发症的中药,并提供制造该药的方法,致使该药能实现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防治人流术后并发症的药物,其特征是由刺五加浸膏、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炮)、甘草组成,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数为刺五加浸膏14~16、当归18~21、川芎11.5~13.5、桃仁8~11、干姜(炮)5.5~7.5、甘草5.5~7.5。(其中刺五加浸膏制造方法是将刺五加洗净烘干并粉碎成粗粉,加其重量7倍的75%乙醇,加热连续回流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将药液浓缩成浸膏,收膏率为5%)。本专利技术防治人流术后并发症的药物的制造方法,是经过下列步骤完成A、将刺五加浸膏加热至温热;B、将当归、桃仁、干姜(炮)、甘草洗净烘干酌予碎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4~1.30(70℃时测)的浸膏;C、将川芎洗净烘干,粉碎成最细粉;D、将上述当归、桃仁、干姜(炮)、甘草的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4~1.30(70℃测)的浸膏与温热的刺五加浸膏及川芎细粉混均,减压干燥、粉碎、分装成100粒胶囊。本专利技术从中医学角度对人流术后并发症进行了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人流术后常见的症状及体征,通过辩证分析认为,其机理是术后胞脉损伤,气血亏虚、虚中夹瘀。这主要是因手术导致机体内环境失调,这种失调状态虽然有些可通过机体的自身调节自然恢复,但人的体质不同,机体康复程度及时间也就不同,特别是多次人流或人流间距较短者更难如期恢复,甚至有时伴发其它疾病。为此本专利技术选择刺五加为君药,它既能对受术者机体起到补益作用,又能使机体内环境的失调尽快得以恢复;同时配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炮)、甘草,以祛瘀生新,既能使子宫创面迅速得以修复,又能使子宫加快复旧,诸药相合,既针对全身机能状态进行调补,又立足于局部积极治疗,经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上述方法制成胶囊,也可以用其它方法制成粒丸、大丸片剂、冲剂等。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本专利技术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并且均为中国药典收载的无毒无副作用的药材,用药安全可靠。2、药物剂量与成分恒定。3、本中药三个临床单位进行了450例临床观察,其中观察组300例,对照组150例(空白对照100例,已知药对照50例),疗程3天,结果观察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有效率达97.67%,显效率达67.33%,各症状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各症状有效率分别为阴道流血97.29%、腹痛99.19%、腰背酸痛97.14%、周身乏力及一般症状92.05%,在临床观察中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通过临床观察表明,本中药确有补虚祛瘀、益气复元的作用,对人流术后并发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促进术后机体尽快康复。见表13~24。4、此外,本中药还具有预防的作用。即本着中药“治未病”的原则,为预防和减少人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进行了939例临床观察,其中观察组456例,对照组483例,观察术后腹痛、阴道流血时间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机体恢复较快,其结果表明,本中药对预防和减少人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具有良好的效果,见表9~12。实施例11、取刺五加浸膏14克加热至温热;2、取当归21克、桃仁10.5克、干姜(炮)5.5克、甘草5.5克洗净烘干酌予碎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4~1.30(70℃时测)的浸膏;3、取川芎13克洗净烘干,粉碎成最细粉;4、将上述当归、桃仁、干姜(炮)、甘草的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4~1.30(70℃时测)的浸膏与温热的刺五加浸膏及川芎细粉混均,减压干燥、粉碎、分装成100粒胶囊。实施例21、取刺五加浸膏13克加热至温热;2、取当归19克、桃仁11克、干姜(炮)7.5克、甘草7.5克洗净烘干酌予碎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4~1.30(70℃时测)的浸膏;3、取川芎11.5克洗净烘干,粉碎成最细粉;4、将上述当归、桃仁、干姜(炮)、甘草的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4~1.30(70℃时测)的浸膏与温热的刺五加浸膏及川芎细粉混均,减压干燥、粉碎、分装成100粒胶囊。实施例31、取刺五加浸膏16克加热至温热;2、取当归18克、桃仁8克、干姜(炮)7克、甘草7克洗净烘干酌予碎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4~1.30(70℃时测)的浸膏;3、取川芎13.5克洗净烘干,粉碎成最细粉;4、将上述当归、桃仁、干姜(炮)、甘草的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4~1.30(70℃时测)的浸膏与温热的刺五加浸膏及川芎细粉混均,减压干燥、粉碎、分装成100粒胶囊。实施例41、取刺五加浸膏15克加热至温热;2、取当归20克、桃仁10克、干姜(炮)6克、甘草6克洗净烘干酌予碎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4~1.30(70℃时测)的浸膏;3、取川芎12.5克洗净烘干,粉碎成最细粉;4、将上述当归、桃仁、干姜(炮)、甘草的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4~1.30(70℃时测)的浸膏与温热的刺五加浸膏及川芎细粉混均,减压干燥、粉碎、分装成100粒胶囊。本中药的药效实验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本中药的混悬液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无论对大白鼠离体子宫或家兔原位子宫正常收缩曲线,均可出现张力上升,收缩振幅加大,此外,本药混悬液还有较明显的抗疲劳作用,这些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人流术后并发症的药物,其特征是由刺五加浸膏、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炮)、甘草组成,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数为刺五加浸膏14~16、当归18~21、川芎11. 5~13. 5、桃仁8~11、干姜5. 5~7. 5、甘草5. 5~7. 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孝莹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