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胃食管吻合术中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胸外科手术器械,在经胸胃食管吻合术中本专利技术装置能安全、 快速地辅助软质的营养管准确地置入十二指肠肠腔内。二、
技术介绍
目前,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营养补充有静脉营养及肠内营养两种方法。静脉营 养操作简单,但价格昂贵,不利于胃肠消化功能的尽快恢复,同时可发生静脉炎等并发 症。肠内营养价格便宜,符合机体正常生理特点,能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是食管癌术 后最为理想的营养补充方法。本术式肠内营养的前提是在十二指肠或空肠内置放灌注食 物的软质管道。目前最理想的置放方法是在手术中将软质的营养管经鼻-喉-食道-吻 合口-代食管器官(如胃等)置放入十二指肠肠腔内。但目前在术中安放十二指肠营养 管,临床医生常会感到将营养管引入十二指肠较为困难、引入后安放部位有时也较难确 定、安放后因为管道扭转打折导致管道不通,因为这些问题可能使安放过程十分费时, 导致术者在术中放弃安放,或术后管道不能正常灌注从而术后不能正常施行肠内营养。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当前经胸胃食管吻合术中十二指肠营养管安放困难、费时等问题,本 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术中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胸外科胃食管吻合手术中十二指肠营养管辅助置入器械,其特征在于:1)由主体(A)与盖板(B)两部分组成,二者经组装后可形成一段中空圆管。2)主体(A)的前段为正中剖开的半圆管;主体(A)后段渐移行为圆管偏心纵行剖开后所留下的圆管主要部分,管内壁修整为与纵行剖面相垂直的内空(1);主体(A)前段与后段移行处双侧管壁上设有与管道长轴相平行的突起栓头(4);主体(A)管壁的尾端剖面侧在垂直方向设有小缺口(3);主体A的中空管腔(1)在管状结构的横行剖面开口始终处于中空腔的最大径状态。3)盖板(B)的形状与主体相对应,前段亦为正中剖开的半圆管;后段渐移行为圆管偏心纵行剖开后留 ...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胸外科胃食管吻合手术中十二指肠营养管辅助置入器械,其特征在于1)由主体(A)与盖板(B)两部分组成,二者经组装后可形成一段中空圆管。2)主体(A)的前段为正中剖开的半圆管;主体(A)后段渐移行为圆管偏心纵行剖开 后所留下的圆管主要部分,管内壁修整为与纵行剖面相垂直的内空(1);主体(A)前段与 后段移行处双侧管壁上设有与管道长轴相平行的突起栓头⑷;主体㈧管壁的尾端剖面 侧在垂直方向设有小缺口(3);主体A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迎九,吴庆琛,李强,杨双强,向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