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元叨专利>正文

烧伤止痛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7215 阅读:4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中草药配制的烫伤(烧伤)消疤软膏,由软膏基质和药物组成,其特征是药物组份中含(以重量百分数计):虎杖36-41,黄连20-27,红参1-4,蜂蜜5-10,菜油25-31。本软膏组份,苦寒甘油并用,有益气活血,解毒散结之功,经临床疗效观察验证,对消除各种原因引起的疤痕,尤其水火烫伤而致的增生性疤痕有显著疗效,并对创伤时期的疤痕预防有一定效果。具有使用方便,不易感染,无疼痛,恢复快等特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治疗烧伤、烫伤引起的增生性疤痕的外用药物,一种由中草药制的烫伤消疤软膏。深度烧伤、烫伤常遗留增生性疤痕。治疗增生性疤痕颇为棘手,目前尚无疗效显著的外用药。如临床上使用的“三黄珍珠膏”、“湿润烧伤膏”、“京万红”等,配方尚属保密。据临床应用,对小面积烧伤有效,对大面积烧伤,有时无法控制感染,经常引起创面脓青症、败血症,且深度烧伤愈合后遗留疤痕。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消除烧伤、烫伤引起的增生性疤痕的外用软膏。本专利技术属中草药配方,由多种中草药配制而成,再熔入基质成为外用软膏,药物成份中含有(以重量百分数计)虎杖36-41,黄连20-27,红参1-4,蜂蜜5-20,菜油25-31。本专利技术烫伤消疤软膏是本专利技术者治疗水火烫伤引起的疤痕的经验总结并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基础而探索出的全中药膏剂。根据中医药理论,疤痕疙瘩是对多种损伤的超常结缔组织反应,其形成多由禀赋不耐,烫伤愈合后或外来损伤余毒未尽,阻遏肌肤,气血痞涩凝聚而成。治以益气活血,解毒散结为法。虎杖(又名活血龙、大活血),性,味苦,微寒;功能,活血破瘀、清热解毒。外用治疗水火烫伤,促使创面迅速愈合,且有抗绿脓杆菌的作用,本方以虎杖为主药,意在清热泻火,活血散瘀。中医认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故本方辅以红参以补气,气旺则血行,瘀去则路通,有助于消除疤痕。黄连,苦寒、清热泻火,以防火毒内侵,为佐药。蜂蜜及菜油以润泽皮肤,软化痂皮,保护剥蚀作用。故本软膏组份,苦寒甘温并用,有益气活血,解毒散结之功。经临床疗效观察验证,对消除各种原因引起的疤痕,尤其是水火烫伤而致的增生性疤痕有显著疗效,并对创伤时期的疤痕预防有一定效果,具有使用方便,不易感染,无疼痛,恢复快等特点。实施例取虎杖35克(占药物组分为38%),黄连25克(占药物组份为27%)、红参3克(占药物组份为3%)、晒干后切成片,虎杖炒成断面焦炭,黄连和红参炒成断面焦黄色,将上述三味药碾成粉状,过120目筛。将筛后的虎杖、黄连、红参混合均匀,加入蜂蜜5克(占药物组份为5%)搅匀,再加菜油25克(占药物组份为27%)调成糊状,最后把基质凡士林(407克)高温熔化,加入已调成糊状的药物,高温消毒后,冷却搅拌均匀,即成成品烫伤消疤软膏。使用时,将药膏涂在稍大于疤痕的纱布上,厚约1-2毫米,贴患处,每隔1-3日换药1次。本实施例已取得浙江省药品生产批准证书,编号008218。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消除烫伤、烧伤引起的增生性疤痕的消疤软膏,由软膏基质和药物组成,其特征是药物组份中含(以重量百分数计)虎杖36-41,黄连20-27,红参1-4,峰蜜5-10,菜油25-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烫伤消疤软膏,其特征是药物组成中含(以重量百分数计)虎杖38,黄连27,红参3,蜂蜜5,菜油27。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中草药配制的烫伤(烧伤)消疤软膏,由软膏基质和药物组成,其特征是药物组份中含(以重量百分数计)虎杖36—41,黄连20—27,红参1—4,蜂蜜5—10,菜油25—31。本软膏组份,苦寒甘油并用,有益气活血,解毒散结之功,经临床疗效观察验证,对消除各种原因引起的疤痕,尤其水火烫伤而致的增生性疤痕有显著疗效,并对创伤时期的疤痕预防有一定效果。具有使用方便,不易感染,无疼痛,恢复快等特点。文档编号A61K35/64GK1105267SQ9411776公开日1995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9日专利技术者郑元叨 申请人:郑元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消除烫伤、烧伤引起的增生性疤痕的消疤软膏,由软膏基质和药物组成,其特征是药物组份中含(以重量百分数计):虎杖36-41,黄连20-27,红参1-4,峰蜜5-10,菜油25-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元叨
申请(专利权)人:郑元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