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黑沙木沙专利>正文

可重复生产的改进型牧民用拱形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70761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重复生产的改进型牧民用拱形房结构,圆环形山墙由山墙模块相组配固装构成,山墙模块其同一横截面相应弧度都对应相同;圆环形山墙上端环形面上固装着其外表面与拱顶盖内曲面相配合的拱顶支承架,拱顶支承架的顶端设置着开口;拱顶支承架的环形拱面上配合固装着拱顶盖,拱顶盖由拱顶模块相组配固装构成,拱顶模块其同一横截面其相应曲率都对应相同,拱顶盖上端相应开设的天窗口与拱顶支承架顶端设置的开口相对应;圆环形山墙的外周壁的底部环绕均布设置着进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牧民用拱形房屋模块化生产,可重复再组装加以利用,抗风、抗震、抗涝,保温、通风,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屋内存放需通风、阴干的食物、果品或货物。(*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牧民用拱形房屋结构的改进,特别是可重复生产的改进型牧民用拱形房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哈萨克毡房或蒙古包是木质或铁质的,有的结构是木质支承骨架,在其骨 架上包覆一层布或毡子,即可使用,但其结构简易,冬天屋内寒冷不保温,其稳固性差,夏天 太热,空气也不流通,抗风、抗震能力较差,影响牧民的日常生活起居,使用寿命较短;还有 一些是水泥或砖混构成的,作为砖混基础的各种砖块则需要大量的土料,破坏大量肥沃的 土地资源,使更多土地失去种植能力;由于蒙古包特殊的承载结构,在制作或使用过程中很 有可能出现因承载中心不稳而出现在作业或使用过程中的坍塌或倒塌问题,浪费工时,而 且危害到在建人员或使用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重复生产的改进型牧民用拱形房结构,实现蒙 古包、哈萨克毡房等牧民用拱形房屋的模块化生产,可重复再组装加以利用,其结构合理, 抗风、抗震、抗涝,既保温又通风透气,冬暖夏凉,适用于我国北方牧区的牧民定居,而且用 途也较为广泛,如可在本技术的屋内阴干药材、干果等农副产品、存放必须通风的食品 或货物等。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重复生产的改进型牧民用拱形房结构, 包括圆环形山墙、拱顶盖和设置在圆环形山墙上的门,圆环形山墙由山墙模块相组配固装 构成,每一山墙模块其同一横截面相应弧度都对应相同;圆环形山墙的上端环形面上固装 着其外表面与拱顶盖内曲面相配合的拱顶支承架,拱顶支承架的顶端设置着开口 ;拱顶支 承架的环形拱面上配合固装着拱顶盖,拱顶盖由拱顶模块相组配固装构成,每一拱顶模块 其同一横截面的曲率都对应相同,拱顶盖上端相应开设的天窗口与拱顶支承架顶端设置的 开口相对应;圆环形山墙外周壁的底部环绕均布设置着进风口。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得知,本技术的圆环形山墙的外周壁其底部设置的进风口 与拱顶盖上端相应开设的天窗口可使本技术屋内的空气自然流通,无需在炎热的夏季 另行安装供电的空调装置,而空调风并不是自然风,人体长时间接触空调风也感觉起来很 不舒适,不管是组构成拱顶盖的拱顶模块,还是组构成圆环形山墙的山墙模块,都可以实现 标准化、系列化大批量机械化生产,减少现场施工的劳动量,因此工期时间较短;如果需搬 迁,可拆下其所用的拱顶模块、山墙模块以及拱顶支承架等部件,可重复再组装加以利用, 节省材料,降低搬迁的成本。 因此,本技术实现蒙古包、哈萨克毡房等牧民用拱形房屋的模块化生产,其结 构合理,抗风、抗震、抗涝,既保温又通风透气,冬暖夏凉,适用于我国北方牧区牧民定居,而 且用途也较为广泛,如可在本技术的屋内阴干药材、干果等农副产品、存放必须通风的食品或货物等。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技术实施例环形钢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解释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结构解释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拱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拱顶模块去掉横竖拉筋)的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种可重复生产的改进型牧民用拱形房结构,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及图10所示,包括圆环形山墙、拱顶盖和设置在圆环形山墙上的门12,圆环形山墙由山墙模块9相组配固装构成,如图2所示,每一山墙模块9其同一横截面相应弧度都对应相同;圆环形山墙的上端环形面上固装着其外表面与拱顶盖内曲面相配合的拱顶支承架17,如图7所示,拱顶支承架17的顶端设置着开口 ;拱顶支承架17的环形拱面上配合固装着拱顶盖,拱顶盖由拱顶模块8相组配固装构成,如图6、图8及图9所示,每一拱顶模块8其同一横截面相应曲率都对应相同,拱顶盖8上端相应开设的天窗口 7与拱顶支承架17顶端设置的开口相对应;圆环形山墙外周壁的底部环绕均布设置着进风口 11。 如图1、图3及图5所示,圆环形山墙上设置着窗户10 ;天窗口 7的形状为圆形,天窗口 7上通过固接在天窗口 7外围拱顶盖表面上的悬架4与和安装在悬架4上的绳索3安装着由升降装置驱动的可上、下升降的天窗盖1,天窗盖1与天窗口7相配合。除此之外,在进风口 ll上可以安装上可开启或关闭进风口 11的活动挡板,当在冬天或天气变冷的时候,可有选择性地用活动挡板关闭全部或部分进风口 ll,将天窗盖1降下,盖住天窗口 7 ;当天气炎热的时候,则打开进风口 ll和升起天窗盖l,使空气自然流通循环。 如图1、图4及图5所示,天窗口 7上通过具有环形斜面的环形钢架6固接着相互交叉的十字交叉加强钢筋;环形钢架6的斜面其斜度和拱顶盖的斜度相同。十字交叉加强钢筋由纵向固接钢筋2和横向固接钢筋5交叉固接,纵向固接钢筋2和横向固接钢筋5的两端分别均布固接在环形钢架6的上圆周边上。环形钢架6由下端大钢圈14、处于下端大钢圈14正上方的上端小钢圈15以及钢筋棒16组成,下端大钢圈14和上端小钢圈15之间通过径向环形均布的钢筋棒16固接,钢筋棒16呈辐射状,其两端分别固接在下端大钢圈14和上端小钢圈15各自的圆周边沿上;如图3所示,环形钢架6的外周边上配合设置着环形凸沿13,环形凸沿13与拱顶盖圆形的天窗口 7相配合。在天窗盖1、拱顶盖与圆环形山墙的外表面上设置着保温层,使本技术的保温隔热效果更佳。 山墙模块9为由玻璃纤维、硫化镁或氧化镁等轻质材料构成的山墙模块;拱顶模块8为由玻璃纤维、硫化镁或氧化镁等轻质材料构成的拱顶模块。 如图8所示,拱顶模块8的内部通过均布固接的横拉筋18和竖拉筋19张紧,横拉筋18的两端分别固接在拱顶模块8两侧长边沿上,竖拉筋19的两端分别固接在拱顶模块8最顶部的窄端和最底部的宽端,保证使拱顶模块8在装配过程中不走样、不变形或防止其在搬运过程中损坏。 如图10所示,拱顶盖上安装着太阳能电池板20或风力发电机,实现对本技术的自行供电功能;拱顶盖上安装着避雷针,以防设置在高海拔地区的本技术受到雷击,危及到人身安全或者防止本技术受到雷击而着火遭受财产损失;如图5所示,拱顶盖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a为25° -45° ,若在合理的该a角度内使用本技术,可根据当地气候状况因地制宜建造,但同时也基本保留了牧民传统所需拱形房屋拱顶盖倾斜的角度。 本技术的外观形状与哈萨克毡房或蒙古包相似,垂直的山墙围成圆环形,圆锥形或球形曲面的拱顶盖顶部设置有圆形或矩形等其它形状的天窗口。 现以内直径为8M的本技术为例,垂直的圆环形山墙高度为2M,拱顶盖的倾斜面角度a为30° ,天窗口的直径为2M,相当于是3m2以上的出风口,在圆环形山墙墙根每隔60cm留有40X20cm的长方形进风口 ,由于圆环形山墙其内直径为8M,因此可计算出其圆环形山墙的周长约为25. 12M,除了圆环形山墙上设置的宽为1. 12M的门框外,在沿着圆环形山墙根部可设置外露的24个进风口,即每个进风口的面积为0. 4X0. 2 = 0. 08m2,0. 08m2X24 = 1. 92m、再加之2MX 1M的门,总共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重复生产的改进型牧民用拱形房结构,包括圆环形山墙、拱顶盖和设置在圆环形山墙上的门(12),其特征是:圆环形山墙由山墙模块(9)相组配固装构成,每一山墙模块(9)其同一横截面相应弧度都对应相同;圆环形山墙的上端环形面上固装着其外表面与拱顶盖内曲面相配合的拱顶支承架(17),拱顶支承架(17)的顶端设置着开口;拱顶支承架(17)的环形拱面上配合固装着拱顶盖,拱顶盖由拱顶模块(8)相组配固装构成,每一拱顶模块(8)其同一横截面相应曲率都对应相同,拱顶盖上端相应开设的天窗口(7)与拱顶支承架(17)顶端设置的开口相对应;圆环形山墙外周壁的底部环绕均布设置着进风口(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沙木沙
申请(专利权)人:黑沙木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