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数据记录装置的穿戴式心电电极背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68301 阅读:3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数据记录装置的穿戴式心电电极背心,包括背心,背心上设置有六个以上由银和复合纤维组成的电极,其中,背心上设置有一口袋,在口袋中装有通过导线与电极相连的数据记录装置,该数据记录装置由存储模块、微处理器和通讯模块三部分组成,存储模块包括只读单元和读写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对心电、心率、呼吸、体温长期监测,带有数据记录装置,无需安装驱动和专用软件,计算机可直接读取和处理所记录的数据,增强了装置的通用性,使用方便,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数据记录装置的穿戴式 心电电极背心。
技术介绍
在当前的医疗体系中,常规的心电图检査只能提供患者某一刻的身体状况 信息,大多数的心律失常,即使是对已经确诊的心脏病患者来说,这种片段式 的心电图都很难捕捉到,而且这种检査不能长期监测心电、心率的变化,从其 变化趋势中获得有用的信息,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于是人们就开始研究可以穿戴的电极装置,该装置可以穿在身上,可实现 对社区和家庭条件下的病人和老人的监护。但是,现有的穿戴式电极装置,在 人体活动过程中,皮肤与电极之间容易发生摩擦,产生静电,当静电电压过高 时,可能导致导电纤维与皮肤之间发生尖端放电,损伤人体皮肤,同时会造成 记录设备的损坏。由于皮肤与电极之间长期发生摩擦,脱落掉的表皮组织和汗 液在其之间形成极化电压,当极化电压过高时,会产生较大的伪差信号,造成 传输信号的失真,记录设备无法获得有效的生理信号,给阅读、分析、判断生 理信息造成困难。同时,在现在的医疗领域中,人们开始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用来记录数据 或者采集信号。这种便携式电子设备较沉重,且由于所记录的数据具有很强的 专业性和随机性,记录的数据格式通常为设备生产者自定义的非标准格式,无 法被计算机直接识别。当需要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待处理的数据先以 文件形式传入计算机,然后再用专有的软件进行处理,这就为设备的通用性带 来了障碍,使得设备只能在装有其专用软件的计算机上才能使用。当软件无法安装时,这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所记录的数据便无法在计算机上读出,这给设备的使用带来了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可实现对心 电、心率、呼吸、体温的长期监测,带有数据记录装置,计算机可直接读取和 处理所记录的数据,无需安装驱动和专用软件的带有数据记录装置的穿戴式心 电电极背心。本技术可这样实现, 一种带数据记录装置的穿戴式心电电极背心,包 哮背心,背心上设置有六个以上由银和复合纤维组成的电极,其中,背心上设 置有一口袋,在口袋中装有通过导线与电极相连的数据记录装置,该数据记录 装置由存储模块、微处理器和通讯模块三部分组成。本技术还可这样实现,所述存储模块包括只读单元和读写单元。 本技术还可这样实现,所述通讯模块为与外部设备相连的接口电路单元。本技术还可这样实现,所述的接口电路单元为USB接口电路。 本技术还可这样实现,所述微处理器为CBM2090芯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数据记录装置的穿戴 式心电电极背心,电极由银和复合纤维组成,以锦纶长丝、涤纶长丝等多元复 合纤维为基材,采用纳米银层固化技术将纯银沁入把基材包裹起来变成永久的 银纤维,即把纳米银层镀在复合纤维上形成银纤维,这样银和纤维就聚合一个 成不剥离的整体,把银纤维纺织成布料,再制成电极。该电极可解决在先技术 中,在人体活动过程中皮肤与电极之间容易发生摩擦,产生静电,当静电电压 过高时,可能导致导电纤维与皮肤之间发生尖端放电,损伤人体皮肤,同时造 成记录设备损坏的问题。本技术的中的数据记录装置,由存储模块、微处理器和通讯模块三部 分组成,存储模块将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和运行的应用程序和脚本程序存入只 读单元,同时通过通讯模块实现存储模块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实现了无需 安装驱动和专用安装软件,计算机可直接读取和处理数据记录装置中存储的数 据,增强了装置的通用性,使用方便,降低成本。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 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 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 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或者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 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数据记录装置的方框图; 图3是本技术的数据记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数据记录装置的USB接口电路图; 图5为本技术的数据记录装置的CBM2090芯片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带数据记录装置的穿戴式心电电极背心,包括一背心ll,该 背心1上固定有六个电极2,电极2通过导线与数据记录装置4连接,在背心 1的右下侧固定设置一口袋3,用来放置数据记录装置4。该口袋3可以是用线 缝合在背心1上,可以是用胶粘在背心1上,或者是用尼龙扣粘在背心1上。 电极2是由银和复合纤维组成,具体来说,是把纳米银层镀在复合纤维上形成 银纤维,这样银和纤维就聚合一个成不剥离的整体,把银纤维纺织成布料,再 制成电极2。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的数据记录装置4有存储模 块、微处理器和通讯模块组成,其中,通讯模块包括只读单元和读写单元,在 本实施例中,微处理器为CBM2090芯片,通讯模块为USB接口电路,计算机 通过USB接口电路读取存储在存储模块中的数据。存储模块分成只读单元和存储单元,只读单元用于存入程序和指令,预先 将能够自动读取和处理的数据基于某个系统的应用程序写入只读单元中,在该 只读单元中同时写入在操作系统下可以被自动执行的脚本程序,该脚本程序中 包含写入执行应用程序的命令,使得系统在识别数据记录装置4后,运行自动 执行的脚本程序时自动启动应用程序。只读单元属性设定为写保护型,使外部 程序只能访问而无法修改只读单元中的任何文件和数据。从外部采集到的数 据,如人体生理参数数据经微处理器处理后存入存储模块中的另一单元即读写 单元,该读写单元的属性不受限制,作为存储数据的读写区域。通过对存储模块进行单元划分,对每个单元进行属性控制,以及在只读单 元中存入应用程序和在计算机系统下可以被自动执行的脚本程序,能够实现当 数据记录装置4与计算机相连时,系统自动将数据记录装置4识别为可移动存 储设备并运行自动执行的脚本程序中的相关指令,脚本程序中的指令则会使系 统运行只读单元中已存的基于计算机系统的应用程序。此应用程序启动后会自 动对存储模块中读写单元所记录的数据进行读取和处理。本实施例中,存储模块被微处理器格式化成可以被计算机自动识别的FAT 文件系统,并通过微处理器对其进行单元划分以及进行单元属性控制。微处理 器通过程序控制将存储模块分割为两个单元, 一个单元为只读单元,另一个为 读写单元,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外部设备例如计算机通过USB接口电路读取 存储在存储模块中的数据。USB接口电路图如图4所示。微处理器选用 CBM2090芯片,该芯片支持windows通用USB设备的标准通讯协议,可直接 与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进行通讯和数据交换,图5为CBM2090芯 片的电路图。本技术在使用时,由穿戴式心电电极背心1上设置的电极2采集数据, 电极2通过导线把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数据记录装置4,数据记录装置4无需 安装驱动或其他附加软件,可直接在计算机上对记录数据进行读取和处理操 作,增加了数据记录装置4的通用性同时降低了成本。软件应用程序与脚本程 序指令写入存储模块内部的只读单元,并把只读单元设置为写保护,降低了因 病毒或人为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数据记录装置的穿戴式心电电极背心,包括背心,背心上设置有六个以上由银和复合纤维组成的电极,其特征在于:背心上设置有一口袋,在口袋中装有通过导线与电极相连的数据记录装置,该数据记录装置由存储模块、微处理器和通讯模块三部分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数据记录装置的穿戴式心电电极背心,包括背心,背心上设置有六个以上由银和复合纤维组成的电极,其特征在于背心上设置有一口袋,在口袋中装有通过导线与电极相连的数据记录装置,该数据记录装置由存储模块、微处理器和通讯模块三部分组成。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数据记录装置的穿戴式心电电极背心, 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包括只读单元和读写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元夏振宏梁雨露李建超杨峰郑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华南医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