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羽毛球网架,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羽毛球网架。
技术介绍
羽毛球运动全球普及,大众喜爱。由于长期以来以利于网架结构只是单一的采用 沉重底座加立柱的双边同重量,同时拉力的双立柱对拉方式,或是采用双边打多枚地桩或 地钉的双立柱对拉方式,使得器械笨重,造价较高,不便于移动,使用场地受限制,尤其是很 多羽毛球业余爱好者只好不用网架对空打,极大地影响了打羽毛球的趣味性和竞争水平的 提高。 另夕卜,在现有技术中,有很多的便携式的羽毛球架,为了减小网二边与网中间之间 的悬垂度,有的会增设钢索,有的会增设涡轮和蜗杆来拉紧球网,但是这样的结构往往复 杂,同时会增加重量。可是时间一久,两者之间的悬垂度又会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不但结构简单、质量轻而且网二边与网中间之 间的悬垂度极小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便携式羽毛球网架,包括羽毛球网、两根伸縮式拉杆、底座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七字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该三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首 尾管套管连接方式,所述七字架的一端是一弯折部,另一端 ...
【技术保护点】
便携式羽毛球网架,包括羽毛球网、两根伸缩式拉杆、底座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七字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该三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首尾管套管连接方式,所述七字架的一端是一弯折部,另一端设有铁皮套管,该弯折部与设置在伸缩式拉杆下部的方管相扣;所述伸缩式拉杆通过连杆螺丝与所述底座支架连接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