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建平专利>正文

缩颈罩玻管粘结传热的真空热管集热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6362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缩颈罩玻管粘结传热的真空热管集热元件,由一个带传热缩颈段的罩玻璃管和一支置于罩玻璃管内部、其冷端插入传热缩颈段、带翅片吸收体的热管组成,热管包括玻璃热管和焊接传热物体的金属热管,其特征在于热管冷端和传热缩颈段之间含有间隙,间隙中充填有粘结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在直径接近的热管冷端和传热缩颈段之间保留间隙并在间隙中设置粘结材料用以进行固定连接和减小热阻,适合尺寸误差较大的玻璃毛坯管,并且结合力强,采用快干的粘结材料可以缩短生产周期。产品可采用简单的设备进行制造,比采用大件弹性金属件传热的设计更能提高集热效率和节省材料。结合附图给出一个实施例。(*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縮颈罩玻管粘结传热的真空热管集热元件。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通过罩玻璃管传热的热管真空集热管,其输出热能的罩玻璃管部分直径与 主体一样,热管冷端和罩玻璃管之间采用体积较大的弹性金属传热器件。其传热环节不 够简洁;造价也相应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縮颈罩玻管粘结传热的真空热管集热元件。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用一个带传热縮颈段的罩玻璃管和 一支置于罩玻璃管内部、其冷端插入传热縮颈段、带翅片吸收体的热管组成一个縮颈罩 玻管粘结传热的真空热管集热元件。热管包括玻璃热管和焊接传热物体的金属热管,在 热管冷端和传热縮颈段之间含有间隙,间隙中充填有粘结材料。热管冷端和传热縮颈段 之间的间隙的合理范围大致为1.4到6. 1毫米。在批量制造时,热管冷端和传热縮颈段 之间的间隙的范围应该縮小到2. 4到3. 9毫米。在热管冷端和传热縮颈段之间充填的粘 结材料最好具有弹性和韧性譬如硅胶,这样可以更好地抵抗不断热胀冷缩带来的有害应 力。此外,为了提高传热效率,热管冷端和传热縮颈段之间充填的粘结材料可以混以低 热阻材料譬如粉末状石墨。为了提高后道工序排气抽真空的效率,还可以在充填粘结材 料之前,在热管冷端和传热縮颈段之间的间隙中布置条状物体,并在粘结固化后除去这 些条状物体以便在充填的粘结材料中形成贯通的孔隙干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在直径接近的热管冷端和传热縮颈段之间保留间隙并 在间隙中设置粘结材料用以进行固定连接和减小热阻,适合尺寸误差较大的玻璃毛坯管, 并且结合力强,采用快干的粘结材料可以縮短生产周期。产品可采用简单的设备进行制 造,比采用大件弹性金属件传热的设计更能提高集热效率和节省材料。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縮颈罩玻管粘结传热的真空热管集热元件构示图。图中l.传热縮颈段;2.罩玻璃管;3.冷端;4.粘结材料;5.吸收体翅板;6.热管。具体实施方法图1中,用一个带传热縮颈段1的罩玻璃管2和一支置于罩玻璃管2内部、其冷端3 插入传热縮颈段1并与传热縮颈段1之间利用充填的粘结材料4低热阻连接、带吸收体 翅板5的热管6组成一个縮颈罩玻管粘结传热的真空热管集热元件。图l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太阳光照在吸收体翅板5上变为热能,这些热能经过与 吸收体翅板5低热阻连接的热管6的热端、热管6内部工质、热管冷端3、粘结材料4 和传热縮颈段l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缩颈罩玻管粘结传热的真空热管集热元件,由一个带传热缩颈段的罩玻璃管和一支置于罩玻璃管内部、其冷端插入传热缩颈段、带翅片吸收体的热管组成,热管包括玻璃热管和焊接传热物体的金属热管,其特征在于热管冷端和传热缩颈段之间含有间隙,间隙中充填有粘结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缩颈罩玻管粘结传热的真空热管集热元件,由一个带传热缩颈段的罩玻璃管和一支置于罩玻璃管内部、其冷端插入传热缩颈段、带翅片吸收体的热管组成,热管包括玻璃热管和焊接传热物体的金属热管,其特征在于热管冷端和传热缩颈段之间含有间隙,间隙中充填有粘结材料。2. 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热管集热元件,其特征在于热管冷端和传热缩颈段之间含有1.4到6. l毫米的间隙。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热管集热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国梁
申请(专利权)人:林建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