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燕华专利>正文

一种侧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61676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侧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装置,它包括钢板、锚栓,其特征是钢板通过若干根均匀分布的锚栓连接钢筋混凝土梁的侧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该装置具有施工简便、工期较短、质量可靠、造价较低的优点,在同一结构连接中为了施工及设计计算方便,宜采用同一种直径锚栓,直径大小应根据连接构件尺寸和受力大小而定,锚栓直径选得合适与否将影响到锚栓数目及连接接点的构造尺寸,其排列应简单、统一、紧凑,满足受力要求,构造合理又便于安装。排列方式有并列和错列排列,并列较为简单,错列较为紧凑,是一种新的有广泛工程应用前景的加固技术。(*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侧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装置
技术介绍
据有关部门统计,到1985年底,我国拥有城镇房屋面积46亿平方米,按设计基准期50年计算,这些建筑物已进入了中年或老年服役阶段,其中约一半需分批分期鉴定、修缮、加固才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房屋布局、层高不合理等现象比比皆是,特别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建筑功能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但由于昂贵的拆除重建费用以及重建带来的对社会、人们生活秩序和环境的影响等原因,致使建筑业的发展不可能走大规模拆旧建新的道路。当前我国既有建筑结构的维修加固与改造已成为建筑业的热点之一。而梁的加固是建筑结构维修与改造常遇的结构构件,其加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抗震加固、或配筋不足、变形过大、火灾或冲击荷载引起的损坏、钢筋腐蚀或使用功能改变都可能引起承载力不足。近年来,工程界广泛使用粘钢或粘碳纤维加固混凝土结构,但这些加固方法的无论从所使用的材料还是从施工工艺方法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加固效果取决于混凝土基层的强度,如果混凝土强度很低,破坏可能首先发生在混凝土与胶之间的粘结界面上,材料的强度没有被充分利用;第二、单纯以胶粘结钢板加固的梁,抗疲劳性能不够理想;第三、结构胶在潮湿、外界干湿循环变化或受外界紫外线辐射易老化,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加固失效,且结构胶不耐高温,因此该方法在工程实际中的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目前粘钢加固目前主要局限于环境温度不超过6(TC及相对湿度比较小的地区,对于相对湿度大于70%的使用条件,必须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第四、水分、日光、大气、盐雾、温度及应力作用,会使胶层老化,降低粘结强度,使钢板锈蚀;第五、容易发生钢板或碳纤维与混凝土剥离的脆性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侧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装置,该装置用锚栓将钢板固定于钢筋混凝土构件侧面而非采用粘胶固定钢板,使钢板与梁成为一个可以共同受力的整体,在发生火灾时,保证钢板不从梁底脱开具有明显优势,采用该装置加固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加固效果好,施工质量容易保证等优点,是一种新的有广泛工程应用前景的加固技术。 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钢板、锚栓,其特征是钢板通过若干根均匀分布的锚栓连接钢筋混凝土梁的侧壁。 本技术所述的锚栓间距100-300mm,钢筋混凝土梁的侧壁上钻孔直径应大于锚栓直径4mm以上。 本技术所述的锚栓排列方式有并列和错列,锚栓锚入钢筋混凝土梁的侧壁深度不小于10倍锚栓直径。 本技术所述的直径为d的锚栓距钢板端部最小距为2d,距钢板边的最小距为1. 5d。 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该装置具有施工简便、工期较短、质量可靠,造价较低 的优点。加固后梁的刚度和抗弯承载力明显提高,既避免了采用粘钢或碳纤维等加固中剥 离破坏和加固效果受结构胶的耐久性及构件表面平整度的影响的限制,同时采用在梁侧面 加固,很好地解决了当梁底面有障碍物(如梁底遇水管、支架等)而无法加固底面时的难 题,是一种新的有广泛工程应用前景的加固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钢筋混凝土梁2、钢板3、锚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所示,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钢板2、锚栓3,其特征是钢板2 通过若干根均匀分布的锚栓3连接钢筋混凝土梁1的侧壁。锚栓间距不宜过大,尤其是受压 板件当锚栓距过大时容易发生凸曲现象,且板和刚性构件连接时,栓距过大不易紧密接触, 潮气易于侵入缝隙而锈蚀。 施工前应将构件表面打磨平整,弹好线定好锚栓孔位置。钻孔时可先用电钻在原 构件和钢板上打孔,构件孔洞直径应比锚栓直径大两个级别,钢板上孔洞直径不宜过大,应 控制比锚栓直径大l-2mm ;钻孔时不宜将构件打穿,吹净孔内粉尘,在构件上铺贴好钢板核 对孔洞位置,然后在孔内注满化学粘结剂(或植筋胶)植入锚栓,待粘结剂凝结硬化后再将 螺母拧紧加压。锚栓预紧时分初拧和终拧两步,初拧时用普通扳手使被连接构件相互紧密 贴合;终拧是以初拧的贴紧位置为起点,用强力扳手旋紧螺母。为了防止扭矩损失,螺栓每 端螺母最好不少于两个。 锚栓锚入基体深度不小于10d,伸出螺母2-3d,两侧锚栓应相互错开布置,使两侧 相邻锚栓之间距离不小于100mm ;钢板布置时应尽量与梁底边缘相平,多排锚栓时,底排和 顶排锚栓应尽量靠近钢板边缘或钢板端部,且底排锚栓应设置在构件第一排底筋的上部, 采用单排锚栓时,锚栓应布置在钢板中部。锚栓钻孔直径大于锚栓直径,直径为d的锚栓离 钢板端部的最小距离为2d,离钢板侧边的最小边距为1. 5d,锚栓的排距不宜小于10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装置,它包括钢板、锚栓,其特征是钢板通过若干根均匀分布的锚栓连接钢筋混凝土梁的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侧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装置,它包括钢板、锚栓,其特征是钢板通过若干根均匀分布的锚栓连接钢筋混凝土梁的侧壁。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锚栓间距100-300mm,钢筋混凝土梁的侧壁上钻孔直径应大于锚栓直径4mm以上。3. 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燕华赵苏玲邓龙龙高剑平付平武陈胜洪邓志坚姜美凤姚国兰邓金华邓顺华熊锋周小泉
申请(专利权)人:邓燕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