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明专利>正文

一种椎弓根螺钉尾部的锁定螺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6075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椎弓根螺钉尾部的锁定螺纹。该螺纹为内螺纹,由凸块和凹槽交替连接组成,凹槽呈L型或T型结构;凸块呈倒L型结构或T型结构;L型凹槽由第一折角、第一横边、第二折角、第二竖边、第三折角、第二横边、第四折角、第三竖边、第五折角、第三横边和第六折角依次相连组成,由两个呈L型凹槽对应的横边、折角相互叠合,构成T型凹槽;凸块上设有第一竖边,每条竖边与水平面的倾角为0-180°;每条横边与垂直面的倾角为0-180°;每个折角为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圆弧或多边形中任一种,使用时,螺母外螺纹拧入椎弓根螺钉尾部内螺纹内,内螺纹与外螺纹紧密嵌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便于加工,性能稳定。(*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椎弓根螺钉尾部的锁定螺纹
技术介绍
内固定器械的应用极大地推进了脊柱外科的发展,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是脊柱外科手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内固定器械之一。目前,国内使用的椎弓根螺钉大部分是进口的,价格十分昂贵。目前国内外市场现有的椎弓根螺钉尾部的锁定螺纹有易滑丝、锁定不牢、钉帽容易胀裂等缺点。运用现代理念来设计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质优良、锁定牢固、性能稳定的椎弓根螺钉,对于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我国脊柱外科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和实用的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弓根螺钉尾部的锁定螺纹。本技术提出的椎弓根螺钉尾部的锁定螺纹,该锁定螺纹位于椎弓根螺钉尾部1 ,为内螺纹2,内螺纹2由凸块19和凹槽5交替连接组成,凹槽r)呈L型结构,或由两个L型凹槽5叠加构成T型结构;相应地,凸块19呈倒I.型结构或T型结构;凹槽5由第一折角8、第一横边9、第二折角IO、第二竖边ll、第三折角i2、第二横边13、第四折角H、第三竖边15、第五折角16、第三横边17和第六折角18依次相连,构成L型结构的凹槽5;由两个呈L型的凹槽5对应的第三横边17、第六折角18相互叠合,还可构成T型的凹槽5;凸块19上设有第一竖边7,第一竖边7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折角8和第六折角18;其中第一竖边7、第二竖边11或第三竖边15与水平面的倾角为0。-180° ;第一横边9、第二横边13或第三横边17与垂直面的倾角为0。 -180° ;第一折角8、第二折角IO、第三折角12、第四折角14、第五折角16或第六折角18均为直角、锐角、钝角、平角(0度角)、圆弧或多边形等中任一种,当第三折角12呈平角(0度角)时,第一竖边11与第二横边13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本技术中,使用时,螺母3的外螺纹4拧入椎弓根螺钉尾部1的内螺纹2内,螺母3外螺纹4的形状应与椎弓根螺钉尾部l的内螺纹2对应互补,椎弓根螺钉尾部l的内螺纹2与螺母3外螺纹4的结构相互紧密嵌合。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将椎弓根螺钉拧入需要固定的椎弓根中,然后再将连接棒放入椎弓根螺钉的尾部凹槽中,再把螺母拧入椎弓根螺钉头部,拧紧螺母完成锁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主要用于脊柱手术需要螺钉内固定的患者,它的主要优点在于螺钉尾部和螺母的螺纹设计可以起到锁紧时降低螺钉头部张力的作用,螺母的内芯便于螺母的锁定和取出、避免滑丝和螺帽胀裂。本技术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便于加工,性能稳定。附图说明图l为椎弓根螺钉尾部l和内螺纹2示意图。图2为螺母3上的外螺纹4示意图。图3为椎弓根螺钉尾部1内螺纹2的凹槽5的示意图。图4为螺母3的外螺纹4的突起6示意图。图5为椎弓根螺钉尾部1内螺纹2的第一竖边7、第二竖边11或第三竖边15与水平面的倾斜方向示意图。其中,(a)为倾角为9(T , (b)为倾角为0-90° , (c)为倾角为90° -180° 。图6为椎弓根螺钉尾部1内螺纹2的第一横边9、第二横边13或第三横边17与垂直面的倾斜方向示意图。其中,(a)为倾角为90。 , (b)为倾角为0-90。 , (c)为倾角为90° -180。。图7为椎弓根尾部1内螺纹2的第一折角8、第二折角10、第三折角12、第四折角14、第五折角16或第六折角18角的例举的几种形状示意图。(a)为圆弧,(b)为直角,(c)为锐角,(d)为钝角,(e)为多边形。图8为椎弓根尾部1内螺纹2的例举的几种形状组合示意图,(a)为标准L形螺纹(b)为标准T形螺纹,(c)第三折角12呈平角(0度角)时,第二竖边11与第二横边13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螺纹。(d )第三折角12呈平角(0度角)时,第二竖边11与第二横边13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并且为双侧的T形螺纹。(e)为第一折角8,第六折角18和第四折角14为圆弧,第三折角12为锐角,第二竖边11和第三横边17为倾斜线的组合示意图(f)为第一折角8,第六折角18为多边形,第四折角14为钝角,第三折角12为锐角,第三横边17为倾斜线的组合示意图。图9为螺母3的外螺纹4的例举的几种形状组合示意图。(a)为与图8 (a)对应的螺纹形状示意图,(b)为与图8 (b)对应的螺纹形状示意图,(c)为与图8 (c)对应的螺纹形状示意图,(d)为与图8 (d)对应的螺纹形状示意图,(e)为与图8 (e)对应的螺纹形状示意图,(f)为与图8 (f)对应的螺纹形状示意图。图10为螺钉尾部1和螺母2的组合示意图。图中标号l为螺钉尾部,2为螺钉尾部的内螺纹,3为螺母,4为螺母的外螺纹,5为螺钉尾部内螺纹的凹槽,6为螺母的外螺纹的突起,7为螺钉尾部内螺纹的第一竖边,8为螺钉尾部内螺纹的第一折角,9为螺钉尾部内螺纹的第一横边,IO为螺钉尾部内螺纹的第二折角,ll为螺钉尾部内螺纹的第二竖边,12为螺钉尾部内螺纹的第三折角,13为螺钉尾部内螺纹的第二横边,14为螺钉尾部内螺纹的第四折角,15为螺钉尾部内螺纹的第三竖边,16为螺钉尾部内螺纹的第五折角,17为螺钉尾部内螺纹的第三横边,18为螺钉尾部内螺纹的第六折角,19为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l:本技术提出的椎弓根螺钉锁定螺纹为位于椎弓根螺钉尾部1的内螺纹2,其结构如图l所示。螺母3的外螺纹4的结构如图2所示,内螺纹2与外螺纹4结构相互紧密嵌合。如图3所示,螺钉尾部1的内螺纹2根部设有凹槽5,相应地,螺母3上的外螺纹4上设有突起6,凹槽5和突起6可以为单侧,也可以为双侧的,若为单侧使得螺钉尾部1的内螺纹2和螺母3上的外螺纹4均大体呈L型,若为双侧则使得螺钉尾部1的内螺纹2和螺母3上的外螺纹4均大体呈T型,如图8(b)所示。呈L型的凹槽5由第一折角8、第一横边9、第二折角IO、第二竖边ll、第三折角12、第二横边13、第四折角14、第三竖边15、第五折角16、第三横边17和第六折角18依次相连组成。当第三折角12呈平角(0度角)时,第二竖边ll与第二横边13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如图8 (c)所示。凸块19上设有第一竖边7,第一竖边7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折角8和第六折角18。其中第一竖边7、第二竖边11和第三竖边15均可为与水平面垂直或垂直倾斜,倾斜度可为0。至180°的任意角度,图5中的(a), (b), (c)举例标出的情况。第一横边9、第二横边13或第三横边17均可为与垂直面水平或水平倾斜,倾斜度可为0°至180°的任意角度,图6中的(a), (b), (c)举例标出的情况。第一折角8、第二折角IO、第三折角12、第四折角14、第五折角16或第六折角18可为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圆弧、多边形或其它形状。图7(a), (b), (c), (d), (e)举例标出部分可能的情况。由此多种倾斜度的横边、竖边和不同形状角的组合可产生多种不同形状的螺纹,图8(a)' (b), (c), (d), (e)' (f)列出了其中一部分可能的组合。相应的螺母3上的外螺纹4的形状作相应的调整,与螺钉尾部1的内螺纹2完全嵌合,图9(a), (b)' (c), (d), (e), (f)列出了其中一部分可能的组合。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性能需要和加工能力设计组合不同的螺纹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椎弓根螺钉尾部的锁定螺纹,其特征在于该锁定螺纹位于椎弓根螺钉尾部(1),为内螺纹(2),内螺纹(2)由凸块(19)和凹槽(5)交替连接组成,凹槽(5)呈L型结构,或由两个L型凹槽(5)叠加构成T型结构;相应地,凸块(19)呈倒L型结构或T型结构; 凹槽(5)由第一折角(8)、第一横边(9)、第二折角(10)、第二竖边(11)、第三折角(12)、第二横边(13)、第四折角(14)、第三竖边(15)、第五折角(16)、第三横边(17)和第六折角(18)依次相连,构成L型 结构的凹槽(5),两个呈L型的凹槽(5)对应的第三横边(17)、第六折角(18)相互叠合,即构成T型的凹槽(5); 凸块(19)上设有第一竖边(7),第一竖边(7)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折角(8)和第六折角(18); 其中第一竖边(7 )、第二竖边(11)或第三竖边(15)与水平面的倾角为0°-180°;第一横边(9)、第二横边(13)或第三横边(17)与垂直面的倾角为0°-180°;第一折角(8)、第二折角(10)、第三折角(12)、第四折角(14)、第五折角(16)或第六折角(18)均为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圆弧或多边形中任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弓根螺钉尾部的锁定螺纹,其特征在于该锁定螺纹位于椎弓根螺钉尾部(1),为内螺纹(2),内螺纹(2)由凸块(19)和凹槽(5)交替连接组成,凹槽(5)呈L型结构,或由两个L型凹槽(5)叠加构成T型结构;相应地,凸块(19)呈倒L型结构或T型结构;凹槽(5)由第一折角(8)、第一横边(9)、第二折角(10)、第二竖边(11)、第三折角(12)、第二横边(13)、第四折角(14)、第三竖边(15)、第五折角(16)、第三横边(17)和第六折角(18)依次相连,构成L型结构的凹槽(5),两个呈L型的凹槽(5)对应的第三横边(17)、第六折角(18)相互叠合,即构成T型的凹槽(5);凸块(19)上设有第一竖边(7),第一竖边(7)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折角(8)和第六折角(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贺石生胡火星
申请(专利权)人:李明贺石生胡火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