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帽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59437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帽帽壳结构,其中是在帽壳内表面形成有凹凸结构。正是该凹凸结构的设置,当安全帽受到冲击时,其可大大延长速度改变的作用时间(即提高Δt),达到降低加速度(a值),进而降低作用力(F值),因此,该凹凸结构可以提升帽壳刚性,增大与安全帽中缓冲层的接触面积,达到缓冲的效果,吸收更多的冲击能量,让人体头部得到有效的保护;并且在同等抗冲击性能要求下,采用凹凸结构的帽壳可以减少帽壳材料的使用量,降低安全帽的重量,提高使用的舒适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复合材料或是注塑成型的安全帽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安全帽帽壳结构
技术介绍
在许多场合,由于危险性较高,因此必须使用安全帽。安全帽可在人的头部受到 撞击时,最大程度地保护头部不受伤害,这就需要安全帽的帽壳必须具有高强度。然而,帽 壳的强度却并非越高越好,相反,业者在设计帽壳时,通常令帽壳在受到强大外力撞击后破 裂,这样才能消除最多的能量。其原因在于根据力学原理,作用力F = ma(m为质量,a为加 速度),其中质量是不变量,因此欲减少使用力F,就必须使a变小;而a = A V/ A t ( A V为 速度变化量,At为时间变化量),其中速度变化量无法改变,因此要减小加速度,就必须延 长力的作用时间;也就是说,在帽壳破裂的过程中,就可以延长作用时间,从而减小冲击力, 使头部受到尽可能小的伤害。这就是业内所说的不会破裂的安全帽并不是最好的安全帽。 但是,虽然业者可以通过令安全帽帽壳破坏的方式消除能量,可在实际应用时,却 不尽如意。这是因为帽壳破坏所能延长的时间毕竟有限,因此当受到强冲击力时,仍无法 有效保护头部。为提高安全帽帽壳的抗冲击能力,业者多是通过增加帽壳的厚度而实现,但 是这势必造成帽壳重量的增加,材料成本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提升帽壳的抗冲击效果,同时降低帽壳重 量达节约材料成本的安全帽帽壳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种安全帽帽壳结构,其中是在帽壳内表面形成有凹凸结构。 所述帽壳还设有下颚,而下颚内表面亦形成有凹凸结构。 所述凹凸结构是形成于帽壳或下颚的整个内表面。 所述凹凸结构是形成于帽壳或下颚内表面的局部位置。 所述凹凸结构为形成于帽壳或下颚内表面的肋条。 所述凹凸结构为形成于帽壳或下颚内表面的凸粒、凹点或凹坑。 所述凹坑为圆形、四边形或多边形。 所述凹凸结构为形成于帽壳或下颚内表面凸出的凸块。 所述凸块为圆形、四边形或多边形。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安全帽的帽壳内表面形成为凹凸结构,当安全 帽受到冲击时,其可大大延长速度改变的作用时间(即提高At),达到降低加速度(a值), 进而降低作用力(F值),因此,该凹凸结构可以提升帽壳刚性,增大与安全帽中缓冲层的接 触面积,达到缓冲的效果,吸收更多的冲击能量,让人体头部得到有效的保护;并且在同等 抗冲击性能要求下,采用凹凸结构的帽壳可以减少帽壳材料的使用量,降低安全帽的重量,提高使用的舒适性c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帽壳的截面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帽壳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安全帽帽壳结构,其主要是在帽壳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凹凸结构,若 帽壳还设有下颚3,则下颚3的内表面上亦形成有凹凸结构。 如图1、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 帽壳1及下颚3内表面的凹凸结构为密布 于内表面上的正六边形凹坑2。 如图3、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二 帽壳1及下颚3内表面的凹凸结构为密布 于内表面上的圆形凹点3。 当然,上述的凹凸结构是分布于帽壳1及下颚3的整个内表面,亦可在分布于帽壳 l及下颚3内表面的局部位置。并且,该凹凸结构不仅局限于上述结构,还可设置为凹凸的 肋条、凸粒或圆形、四边形或多边形的凸块、凹坑。另,该安全帽帽壳可采注塑成型或是复材 成型。 正是该凹凸结构的设置,使得安全帽帽壳当安全帽受到冲击时,其可大大延长速 度改变的作用时间(即提高A t),达到降低加速度(a值),进而降低作用力(F值),因此,该 凹凸结构可以提升帽壳刚性,增大与安全帽中缓冲层(EPS)的接触面积,达到缓冲的效果, 吸收更多的冲击能量,让人体头部得到有效的保护;并且在同等抗冲击性能要求下,采用凹 凸结构的帽壳可以减少帽壳材料的使用量,减小安全帽的重量,提高安全帽使用的舒适性。权利要求一种安全帽帽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是在帽壳内表面形成有凹凸结构。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帽帽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帽壳还设有下颚,而下颚内表面 亦形成有凹凸结构。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帽帽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凹凸结构是形成于帽壳及 下颚的整个内表面。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帽帽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凹凸结构是形成于帽壳及 下颚内表面的局部位置。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帽帽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凹凸结构为形成于帽壳及 下颚内表面的肋条。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帽帽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凹凸结构为形成于帽壳及 下颚内表面的凸粒、凹点或凹坑。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帽帽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凹坑为圆形、四边形或多边形。8.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帽帽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凹凸结构为形成于帽壳及 下颚内表面凸出的凸块。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帽帽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凸块为圆形、四边形或多边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帽帽壳结构,其中是在帽壳内表面形成有凹凸结构。正是该凹凸结构的设置,当安全帽受到冲击时,其可大大延长速度改变的作用时间(即提高Δt),达到降低加速度(a值),进而降低作用力(F值),因此,该凹凸结构可以提升帽壳刚性,增大与安全帽中缓冲层的接触面积,达到缓冲的效果,吸收更多的冲击能量,让人体头部得到有效的保护;并且在同等抗冲击性能要求下,采用凹凸结构的帽壳可以减少帽壳材料的使用量,降低安全帽的重量,提高使用的舒适性。文档编号A42B3/04GK201438866SQ200920138929公开日2010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9日专利技术者李恢见, 沈文振 申请人: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帽帽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是在帽壳内表面形成有凹凸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文振李恢见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