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鲍强明专利>正文

一种锅底型石蛙蝌蚪变态养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57764 阅读:26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蛙养殖领域,主要是一种锅底型石蛙蝌蚪变态养殖池,由池体、入水口、出水口组成,池体包括开口、侧壁和池底,所述池底为圆锥形,圆锥形的池底中心设有出水口,侧壁上方设有入水口。作为优选,所述开口为带有圆角的方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一、排污性能好,水进入池后通过锅底型水流动的旋转,带走残饵污垢,使水始终保持清洁,有利于蝌蚪变态;二、蝌蚪变态时多方位上岸不易呛水而死亡,不易得病,提高变态成功率,变态率90%以上;三、通过锅底型排水,使污水沉于底部,保持底部排污而上部始终清洁;四、水进入池后流动灵活,不存死角,不易产生氨氮和细菌;五、劳动强度减轻,单个工人可管理5万蝌蚪的变态。(*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蛙养殖,尤其是一种锅底型石蛙蝌蚪变态养殖池
技术介绍
石蛙蝌蚪变态是石蛙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采用的是方型石蛙蝌蚪变态池,如图l 和图2所示,开口为长方形,池底为斜坡,进水口设在浅水侧上部,出水口设在深水侧底部。 山于排污性能差,容易缺氧,水体不流通,方型池池角的水形成死角,蝌蚪垒集,造成底部 幼蛙窒息死亡;容易滋生细菌和残污堆积,产生氨氮,降低蝌蚪免疫力和受病原体侵袭;变 态不方便,容易呛水,造成病变后幼蛙畸形甚至死亡。总之,蝌蚪变态成功率低,只有30-40%。 另外,这种方形池劳动强度大,单个劳动力仅能管理1.5万个蝌蚪的变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排污性能好,蝌蚪变态成功率高,节 省劳动力的锅底型石蛙蝌蚪变态养殖池。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锅底型石蛙蝌蚪变态养殖池,由池体、 入水口、出水口组成,池体包括开口,侧壁,和池底,所述池底为圆锥形,圆锥形的池底中 心设有出水口,侧壁上方设有入水口。作为优选,所述开口为带有圆角的方形。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 一、排污性能好,水进入池后通过锅底型水流动的旋转,带 走残饵污垢,使水始终保持清洁,有利于蝌蚪变态;二、蝌蚪变态时多方位上岸不易呛水而死亡,不易得病,提高变态成功率,变态率90%以上;三、通过锅底型排水,使污水沉于底 部,保持底部排污而上部始终清洁;四、水进入池后流动灵活,不存死角,不易产生氨氮和 细菌;五、劳动强度减轻,单个工人可管理5万蝌蚪的变态。附图说明图l是方形池俯视图; 图2是方形池截面图; 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截面附图标记说明池体l,入水口2,出水口3,开口 1-1,侧壁l-2,池底l-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歩说明实施例这种锅底型石蛙蝌蚪变态养殖池,如图3、 4,池体1的开口 1-1为四个圆角的 正方形,四周为圆角是为了使水进入池后流动灵活,不存在死角,池底l-3为圆锥形,也就是周围浅,中间深的形状,圆锥形的中心也就是最深处设有出水口 3,侧壁1-2的上方设有 入水口 2,进行边缘滴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 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锅底型石蛙蝌蚪变态养殖池,由池体(1)、入水口(2)、出水口(3)组成,池体(1)包括开口(1-1)、侧壁(1-2)、和池底(1-3),其特征是所述池底(1-3)为圆锥形,圆锥形的池底(1-3)中心设有出水口(3),侧壁(1-2)上方设有入水口(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底型石蛙蝌蚪变态养殖池,其特征是所述开口 (1-1)为 带有圆角的方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石蛙养殖领域,主要是一种锅底型石蛙蝌蚪变态养殖池,由池体、入水口、出水口组成,池体包括开口、侧壁和池底,所述池底为圆锥形,圆锥形的池底中心设有出水口,侧壁上方设有入水口。作为优选,所述开口为带有圆角的方形。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一、排污性能好,水进入池后通过锅底型水流动的旋转,带走残饵污垢,使水始终保持清洁,有利于蝌蚪变态;二、蝌蚪变态时多方位上岸不易呛水而死亡,不易得病,提高变态成功率,变态率90%以上;三、通过锅底型排水,使污水沉于底部,保持底部排污而上部始终清洁;四、水进入池后流动灵活,不存死角,不易产生氨氮和细菌;五、劳动强度减轻,单个工人可管理5万蝌蚪的变态。文档编号A01K67/02GK201430850SQ2009201186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3日专利技术者鲍强明 申请人:鲍强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底型石蛙蝌蚪变态养殖池,由池体(1)、入水口(2)、出水口(3)组成,池体(1)包括开口(1-1)、侧壁(1-2)、和池底(1-3),其特征是:所述池底(1-3)为圆锥形,圆锥形的池底(1-3)中心设有出水口(3),侧壁(1-2)上方设有入水口(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强明
申请(专利权)人:鲍强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