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风护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5760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风护具,其在使用时位于使用者的前胸,该导风护具为片状体,其横向为顺应人体的弧形,其位于胸部位置设有隆起的峰部;该导风护具两侧设有若干呈对称分布的导风槽,该导风槽自中间向外端延伸。使用者在运动时可将该导风护具穿于胸前,这样在前进过程中,迎面而来的风会在导风护具表面形成切风流,该切风流将沿着导风槽从使用者身体的两侧流过,从而可以降低风的阻力,提高骑乘的速度。(*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护具,尤指一种导风护具
技术介绍
人们在进行自行车、划艇、赛马等运动时,在前进的过程中,人 的前胸面积大而平坦,会受到风力的阻挡(如图1所示),从而降低 了行进的速度。为了减少风的阻力,提高速度,运动员常会采用将上 身俯下的方式。例如在自行车比赛时,就常常会看见运动员将上身弯 下以靠近自行车,并以双肘支于自行车把手上,用以支撑身体(如图2A及图2B所示)。这种方式,使身体尽可能的与风向保持平行,因 此可以减少风的阻力,提高行进速度,这种姿势是自行车运动员在正 常骑行阶段经常采用的姿势。然而,这种姿势要求上身俯下得越低越 好,以便使上身尽量与风向平行,但上身俯下越低,所消耗的体力也 越多,而且运动员要眼看前方,也不允许完全将身体俯下,因此风阻 不可避免地存在。另外如果在沖刺阶段,运动员还会采用将整个身体 从自行车座垫上抬起(如图3A及图3B所示),形成站立的骑车姿势。 这种姿势可以使风从两腿之间流过,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风阻。但是 这种站立的骑车姿势要消耗运动员更多的体力,为此运动员通常在终 点沖刺或是需要加速的路段才使用这种姿势。而且即使采用这种站立 的姿势,身体也不可能完全与风向平行,风阻同样会存在。综上所述,在类似自行车运动中,风阻在大部分时间都会影响运 动员,进而影响行进速度,影响比赛成绩。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 型人想到,如果能有一种护具,能够对风起到导向作用,则可以达到减少风阻的目的,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导风护具,其可穿 于使用者的胸前,对风可起到导向作用,从而减少风阻,提高速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导风护具,其在使用时位于使用者的前胸,该导风护具为片 状体,其横向为顺应人体的弧形,其位于胸部位置设有隆起的峰部; 该导风护具两侧设有若干呈对称分布的导风槽,该导风槽自中间向外 端延伸。所述的导风护具延伸至使用者的腹部。 风所述峰部的两侧设有一对导风槽。 所述导风护具上开有若干通气孔。 所述导风槽的内端开有通气孔。所述导风护具两侧设有可将其穿在使用者胸前的绑带。 所述导风护具侧边设有若千可将其固定在衣服上的粘扣带或衣 月良扣。所述导风护具外侧设有或将其贴附在衣服内部的粘胶。 使用者在进行自行车、赛马等运动时,可将本技术所述的导 风护具穿于胸前,这样在前进过程中,迎面而来的风会在导风护具表 面形成切风流,该切风流将沿着导风槽/人使用者身体的两侧流过,从 而可以降低风的阻力,提高骑行的速度。此外,所述导风护具上还可设置通气孔,可以在产生的切风流的 作用下,将胸腹部产生的热量流从通气孔引带出来,并随着切风流流 走,这样人在运动过程中就可以减少热量和汗量,能达到通风的效果。附图说明图l是目前运动员进行自行车运动时受到风阻示意图2A、图2B是目前运动员进行自行车运动时正常骑行状态示意图3A、图3B是目前运动员进行自行车运动时冲刺阶段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的侧视图6是使用员穿上本技术所述导风护具骑自行车时受到风 阻示意图7是本技术受风时风流向示意图8A、图8B是运动员穿上本技术所述导风护具进行自行车 运动时正常骑行状态示意图9A、图9B是运动员穿上本技术所述导风护具进行自行车 运动时冲刺阶段示意图IO是本技术所述导风护具其中一种固定方式的示意图11是图IO使用水袋时的示意图12是本技术所述导风护具另一种固定方式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使用水袋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本技术所揭示的是一种导风护具,如图4、 5所示,为本实 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导风护具1使用时位于使用者的前胸, 也可以延伸至腹部。该导风护具l为片状体,其横向为顺应人体的弧 形,其位于胸部位置设有隆起的峰部11;该导风护具1两侧设有若 干呈对称分布的导风槽12,该导风槽12自中间向外端延伸,且当导风护具l在正常使用时,所述导风槽12与风的方向平行。另外,所 述导风槽12的位置可以任意设置,但是在峰部11两侧^L置一对导风槽12则为最佳。此外,在所述的导风护具1上开有若干用于散热的 通气孔13,该通气孔13可开设在导风槽12的内端。在使用时,可将导风护具1与使用者的外套衣服套在一起,或者 如图6所示,在导风护具1两侧设置绑带2,用绑带2将导风护具1 穿在使用者胸前。当使用者在前进过程中,迎面而来的风(如图6及 图7中的实线箭头所示)会在导风护具1表面形成切风流(如图7中 虚线箭头所示),并沿着导风槽12从使用者身体的两侧流过,从而可 以降低风的阻力,提高骑行的速度。此外,所述导风护具1上设置的通气孔13,可以在产生的切风 流的作用下,将胸腹部产生的热量流(如图7中点划线所示)从通气 孔13引带出来,并随着切风流流走,这样人在骑行过程中就可以减 少热量和汗量,能达到通风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述的导风护具1可以仅设置在使用 者的胸部,也可以一直延伸至使用者的腹部,本技术实施例就是 延伸至腹部。图6所示,为使用者正常骑自行车状态,即使用者的上身基本为 竖直状态。而对于运动员来说,其正常骑行状态通常为俯下上身的状 态,如图8A及图8B所示,同样的,可令导风护具1的导风槽12与 风向保持平行。也就是说,业者可以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设置不同 方向的导风槽。当然,对于运动员来说,为了进一步增加速度,在沖 刺及加速时,即使使用了所述的导风护具1,同样可以采用站立的骑 行姿势,如图9A及图9B所示。另外,本技术所述导风护具1除了可以利用如图6所示的绑带2固定在使用者身上以外,还可以采用多种固定方式。如图10所示,可以在导风护具1的侧边设置若干粘扣带3 (衣服扣),在衣服相应处设置与之相对的粘扣带,从而将导风护具1固 定在衣服之外。如图11所示,使用者还可以利用导风护具1峰部11处的内部空间,放置一个水袋4,再利用吸管41伸出导风护具1之外,这样就 可以随时喝水了,而不需要将水壶放置在车上,更增加了使用的便利 性。如图12所示,本技术还可以在导风护具1的外侧设置粘胶, 然后将导风护具1贴附在衣服的内部,并同样在衣服表面相对导风槽 12位置开孔,从而将导风护具1固定在衣服上。此种方式,同样可 以利用导风护具l峰部11处的内部空间放置水袋4(如图13),水袋 4还可以起到对使用者进行降温的作用。再者,本技术所述的实施例均是以进行自行车运动为例加以 说明,而本技术所述的导风护具也可以用在其它运动中,如划艇、 赛马、甚至跑步等,或者其它场合,如平时在骑摩托车或自行车时也 可以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导风护具,其特征在于该导风护具在使用时位于使用者的前胸,其为片状体,其横向为顺应人体的弧形,其位于胸部位置设有隆起的峰部;该导风护具两侧设有若干呈对称分布的导风槽,该导风槽自中间向外端延伸。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风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 风护具延伸至使用者的腹部。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导风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导风槽在导风护具正常使用时与风的方向平行。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风护具,其特征在于:该导风护具在使用时位于使用者的前胸,其为片状体,其横向为顺应人体的弧形,其位于胸部位置设有隆起的峰部;该导风护具两侧设有若干呈对称分布的导风槽,该导风槽自中间向外端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峯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连科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