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文惠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95325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配方组成为蟾酥、水蛭、西洋参、大黄、冰片、黄芪、川芎、丹参八味中药,由这八味中药经细研、水浸提取、乙醇提取等制备后,获得混匀药粉再分装于胶囊而成。该药具有强心、补气、活血、化瘀,促使血流旺盛并将血管内积存物质清除于血管的功效,同时还具有保健肌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中医医药制品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公布的数字,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当代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为此,各路弘扬救死扶伤的精神、擅于中医中药的精英们贡献出不少切合于临床诊治的用药,诸如活络丸、复方丹参片、山海丹、天赐康、心明苏等。这些药物用于临床均取得了不同的治疗效果。然而,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追其根源都是积心、气、血、精不康而成,也就是说上述疾病的形成是人体内脏不能得到良好的保健,长期超负荷工作而积疾成症的,因此,针对临床治疗、结合平日保健的课题已被广大医务工作者视为主要的攻研方向而不断提出新的治疗方案和新的中、西医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它以蟾酥等八味中医中药组方而成,且以各味药之间的配伍关系形成新的药性以利于对人体的心、气、血、精进行全面调整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药物是由蟾酥、水蛭、西洋参、大黄、冰片、黄芪、川芎、丹参八味中药制成的胶囊,这八味药的组方按成人一日量是蟾酥0.0006-0.0009g,水蛭0.0g-0.1g,西洋参2-3g,大黄2-3g,冰片0.03-0.06g,黄芪2-3g,川芎2-3g, 丹参2-3g。对上述组方可按其配比关系进行适量调整。实现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是①将黄芪、川芎、丹参三味粗粉碎成生药,然后加水浸渍且水液面群药为十小时,次日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之后将二次提取液经细纱布过滤、浓缩得比重为1.00至1.10的水浸膏,再将水提取后的药渣分别以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每次1.5-2小时,之后合并每次乙醇水溶液提取液,然后经沉淀、过滤、常压回收乙醇,得无醇味稀浸膏;②将西洋参一味粉碎研细末再与上述的水浸膏、无醇味稀浸膏合为一处且于温度75-90℃之间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1.5-3小时,得到稠膏后再于45-6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干燥得干膏,之后粉碎并过120目筛得微细末;③将蟾酥、水蛭、冰片、大黄四味粉碎研细末再与上述微细末充分混匀,之后装胶囊。由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八味中药分别具有蟾酥——可起强心活血消肿的作用,微量常服而无伤身之害;水蛭——可起破瘀血、逐积聚之功效,常服可清除血管内积聚物和消散癍痕;冰片——可起强心和镇心作用;大黄——可起泻泄作用,具有消除人体内垃圾,增强人体免疫的功效,常服可延年益寿;西洋参——补血不躁,可益气生津;黄芪——补气、利尿、性温与大黄寒温为伍可补泻相配,常服有益无损;丹参——活血去瘀止痛;川芎——可起破瘀血、养心血、破结块的作用。因此,据上述中药组方制备而成的胶囊具有强心、补气、活血、化瘀、促使血流旺盛而将血管内积存物质清除于血管之外的功效,同时还可起到保健心脑血管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制备新药的方法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配方组成蟾酥0.00075g,水蛭0.095g,西洋参2.5g, 大黄2.5g,冰片0.045g, 黄芪2.5g,川芎2.5g,丹参2.5g。制备方法先将黄芪、川芎、丹参三味粗粉碎且过20目筛备用;再将西洋参一味粉碎研细末100目筛备用;又将蟾酥、水蛭、冰片、大黄四味粉碎研细末120目筛备用;①之后,将黄芪、川芎、丹参三味粗粉碎生药加水浸渍且水液面群药为10小时,次日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然后将这二次的提取液经细纱布过滤得浓缩的比重为1.00至1.10的水浸膏;再将上述水提取液的药渣分别以不同浓度(可分别为55%、65%、75%、85%、95%)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每次1.5-2小时;然后合并每次乙醇水溶液提取液,再经沉淀、过滤、常压回收乙醇得无醇味稀浸膏;②将上述西洋参一味细末与上述的水浸膏、无醇味稀浸膏合为一处在加热情况下均匀搅合,温度可维持在75-90℃之间,搅拌时间为1.5-3小时得稠膏,再将稠膏置于干燥器皿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45-65℃,得干膏,并将干膏细研120目筛细末;③最后将蟾酥、水蛭、冰片、大黄四味细末与干膏细末合为一处充分均匀,得原药粉,再以每胶囊0.5克量分装包装。除上述制备方法外,若将该药制成丹丸只需将干膏细末和蟾酥、水蛭、冰片、大黄四味细末以蜂蜜稠和搓丸即可,也可将干膏细末和蟾酥、水蛭、冰片、大黄四味细末均匀混合后加入糊精或淀粉制成软材再分别过一定目筛入压片机制成片剂。本专利技术完全取自纯天然中药,除上述功效外,临床观察300余例,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动脉血管疾病方面的统计是有效率为96%以上;治愈率为90%以上。如若长期服用本药物可起到保健肌体、预防血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作用。附图为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制备工艺流程图。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蟾酥、水蛭、西洋参、大黄、冰片、黄芪、川芎、丹参八味中药制成的胶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上述药物的组方按成人一日量是蟾酥0.0006-0.0009g, 水蛭0.09-0.1g,西洋参2-3g, 大黄2-3g,冰片0.03-0.06g, 黄芪2-3g,川芎2-3g, 丹参2-3g。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上述药物的组方最佳用量配比是蟾酥0.00075g,水蛭0.095g,西洋参2.5g, 大黄2.5g,冰片0.045g, 黄芪2.5g,川芎2.5g,丹参2.5g。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①将黄芪、川芎、丹参三味粗粉碎成生药,然后加水浸渍且水液面群药为十小时,次日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之后将二次提取液经细纱布过滤、浓缩得比重为1.00至1.10的水浸膏,再将水提取后的药渣分别以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每次1.5-2小时,之后合并每次乙醇水溶液提取液,然后经沉淀、过滤、常压回收乙醇,得无醇味稀浸膏;②将西洋参一味粉碎研细末再与上述的水浸膏、无醇味稀浸膏合为一处且于温度75-90℃之间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1.5-3小时,得到稠膏后再于45-65℃干燥得干膏,之后粉碎并过120目筛得微细末;③将蟾酥、水蛭、冰片、大黄四味粉碎研细末再与上述微细末充分混匀,之后装胶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在上述八味经各自制备后得到后的混合细末加入蜂蜜制备成丸,也可以加入赋形剂制备成片剂。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配方组成为蟾酥、水蛭、西洋参、大黄、冰片、黄芪、川芎、丹参八味中药,由这八味中药经细研、水浸提取、乙醇提取等制备后,获得混匀药粉再分装于胶囊而成。该药具有强心、补气、活血、化瘀,促使血流旺盛并将血管内积存物质清除于血管的功效,同时还具有保健肌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文档编号A61K9/48GK1119116SQ9510797公开日1996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8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王文惠 申请人:王文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蟾酥、水蛭、西洋参、大黄、冰片、黄芪、川芎、丹参八味中药制成的胶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惠
申请(专利权)人:王文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