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料折弯机工作台下补偿前支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49136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板料折弯机工作台下补偿前支撑板,所述前支撑板的两侧设置有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在其顶部为轴支撑部,从所述轴支撑部的内点和外点分别向下延伸一只左臂和右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前支撑板的支撑部为双臂结构,可以提供2个主要受力点,提高了前支撑板的刚性,不易在主要受力点处发生断裂。(*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板料折弯机工作台下补偿前支撑板的结构。
技术介绍
板料折弯机处于加压状态下,板料折弯机的工作台之间会产生反作用力,上模插 入下模V槽时所产生的微小变化将会使折弯角度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为了获得高折弯 精度,需要保持工作台的笔直、平行及刚性。目前,一般通过液压式挠度补偿机构对工作台 立板与滑块在工作时所产生的挠度变形进行补偿,如图1所示,该液压式挠度补偿机构包 括前支撑板10和后支撑板20,所述前支撑板10和后支撑板20分别位于工作台立板60的 两侧,三者通过螺栓40等紧固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三明治式结构。工作台立板60、前支 撑板10和后支撑板20的通孔内安装有补偿油缸30,通过补偿油缸30支撑位于中间的工 作台立板。在板料折弯机工作时,补偿油缸30对工作台立板60产生一向上的作用力,与 主油缸施加给工作台立板60的力相互抵消,甚至可以使工作台立板在工作时产生一向上 的弯曲曲线,进而补偿工作台立板与滑块在工作时产生的挠度变形。如图2所示,为前支撑 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前支撑板10的多个通孔11用于安装补偿油缸30,沉头孔12用于上 螺栓40,前支撑板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部13,支撑部13用于使板料折弯机的支撑座 插入,支撑所述的前支撑板10。如图2所示的前支撑板,支撑部13的结构为顶部是半圆形 的轴支撑部,从轴支撑部的内点开始向下延伸一只单臂,一直延伸至前支撑板10的下边沿 处,轴支撑部的外点一直延伸至前支撑板的外侧边沿,即前支撑板10在两侧分别具有一个 缺口 。由于在补偿油缸30对工作台立板60产生一向上的作用力时,对前支撑板10和后支 撑板20也同时施加向下的力,而前支撑板10又是在单臂的如图3所示的肩部A处受力最 大,且是单点受力,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支撑部13的肩部A处易出现裂缝现象。 另外,前支撑板10与工作台安装联结后,由于前支撑板10在其两侧具有缺口,因 此,外形整体性差,视觉效果也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前支撑板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刚性较强的前 支撑板。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板料折弯机工作台下补偿前支撑板,所述 前支撑板的两侧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在其顶部为轴支撑部,从所述轴支撑部的内点 和外点分别向下延伸一只左臂和右臂。 优选地,所述左臂和右臂的底部在所述前支撑板上接合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左臂和右臂的底部形成矩形边直角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轴支撑部为半圆形,所述左臂和右臂关于过轴支撑部圆心的垂直中 心线轴对称。 优选地,所述前支撑板的轮廓形状和尺寸与板料折弯机的工作台立板的轮廓外形和尺寸相同。 本技术的有益之处本技术所述前支撑板的支撑部为双臂结构,可以提 供2个主要受力点,提高了前支撑板的刚性,如果左臂和右臂在前支撑板上接合在一起,即 左臂和右臂均为延伸至前支撑板的下边沿处,而是在二者的底部进行封口 ,由此,支撑部可 以与前支撑板的母材共同承担工作时的负载,更有利于提高前支撑板的刚性。附图说明图1为前支撑板与工作台立板结合时,在一个补偿油缸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现有前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F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c-c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技术所述板料折弯机工作台下补偿前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种板料折弯机工作台下补偿前支撑板30,其两侧设置有支撑部53,支撑部53在其顶部为轴支撑部531,从所述轴支撑部531的内点和外点分别向下延伸一只左臂532和右臂533。所述左臂532和右臂533的底部,优选为在所述前支撑板50上接合在一起,即在前支撑板50上封闭。左臂532和右臂533的底部优选为形成矩形边直角式连接。 通常的轴支撑部为半圆形,所述左臂532和右臂533优选为关于过轴支撑部531圆心的垂直中心线轴对称。 如图6所示,前支撑板50可以在左臂532的肩部D处和右臂533的肩部B处承受 压力,因此与现有前支撑板10的单臂结构相比,前支撑板50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不易在 受力较大的肩部D和肩部B处断裂。 为了使前支撑板50在视觉上与板料折弯机主体,如工作台立板形成一个整体,可 以使前支撑板50的轮廓形状和尺寸与板料折弯机的工作台立板的轮廓外形和尺寸相同。 而且由于本技术所述前支撑板50在两侧没有缺口,因此,本技术所述前支撑板50 在具有高刚度的基础上更加的美观。 前支撑板50上设置的用于安装补偿油缸的通孔51,以及用于上螺栓等紧固件的沉头孔52可以与现有前支撑板10上相应的通孔11和沉头孔12相同。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技术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应属于本技术的技术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料折弯机工作台下补偿前支撑板,所述前支撑板的两侧设置有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在其顶部为轴支撑部,从所述轴支撑部的内点和外点分别向下延伸一只左臂和右臂。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板料折弯机工作台下补偿前支撑板,所述前支撑板的两侧设置有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在其顶部为轴支撑部,从所述轴支撑部的内点和外点分别向下延伸一只左臂和右臂。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料折弯机工作台下补偿前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臂和右臂的底部在所述前支撑板上接合在一起。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料折弯机工作台下补偿前支撑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立新李振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埃锡尔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