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之秋专利>正文

一种防护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48002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护伞,包括伞骨架和伞面,其特征在于伞骨架由对称的两套伸缩杆组成,每一套伸缩杆包括前纵向伸缩杆、后纵向伸缩杆、上横向伸缩杆和下横向伸缩杆;前纵向伸缩杆最细一节上端的两侧焊接有两块互相平行钢板,采用销轴把两块钢板和夹持在两块钢板之间的上横向伸缩杆绞接在一起,绞接点是上横向伸缩杆最粗一节的一端;前纵向伸缩杆最细一节的中部与上横向伸缩杆最粗一节的中部都安装有卡簧,通过卡簧把前纵向伸缩杆、上横向伸缩与上稳定杆连接在一起,使前纵向伸缩杆、上横向伸缩杆与上稳定杆三者之间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后纵向伸缩杆、下横向伸缩杆和下稳定杆的结构连接方式与所述前纵向伸缩杆、上横向伸缩杆和上稳定杆的结构连接方式相同。(*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用防护品,具体是一种具有遮阳光、挡风雨等多种功能的防护伞,该防护伞主要配装在电动自行车上,车载可折叠。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动自行车以清洁、环保、方便等优点得以迅速普及。电动自行车虽然解决了速度和动力问题,但是自行车固有的缺点,如夏季炎炎烈日的暴晒,冬季剌骨寒风的吹打,经常被不期而至的雨水淋成落汤鸡等,电动自行车依然未能解决。因此,在自行车上安装适当的防护设施,是人们需求的事情。现有的自行车防护设施主要是各种普通雨伞的固定装置以及简单的自行车载伞,但雨伞固定装置只是把普通的雨伞直接固定在自行车的车把上,所增加的只是连接件。普通雨伞行人使用都难免弄湿衣服,更何况高速行驶的电动车,同时这种结构的伞兜风,容易发生伞面翻身现象,致使车把失控,或可造成交通事故。现有的自行车载伞,同样存在着很多的缺点,如折叠携带不方便,遮雨挡风效果差,影响车子的操控性等,如专利200420026530. 5中提到的多层面自行车折叠伞,伞与车把相固定,增加了骑乘的危险性,并且在遮雨挡风方面效果不是十分理术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护伞。该防护伞可折叠,特别适于电动自行车车载使用,具有遮阳、避雨雪、挡风等多种功能,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性好。 本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防护伞,该防护伞包括伞骨架和伞面,伞面为防雨材料,覆盖并固定在伞骨架上,且至少伞面的前脸为透明的防雨材料,所述伞骨架的下端固定在自行车的金属车筐上,其特征在于伞骨架由对称的两套伸縮杆组成,每一套伸縮杆包括前纵向伸縮杆、后纵向伸縮杆、上横向伸縮杆和下横向伸縮杆;前纵向伸縮杆最细一节上端的两侧焊接有两块互相平行钢板,采用销轴把两块钢板和夹持在两块钢板之间的上横向伸縮杆绞接在一起,绞接点是上横向伸縮杆最粗一节的一端;前纵向伸縮杆最细一节的中部与上横向伸縮杆最粗一节的中部都安装有卡簧,通过卡簧把前纵向伸縮杆、上横向伸縮与上稳定杆连接在一起,使前纵向伸縮杆、上横向伸縮杆与上稳定杆三者之间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后纵向伸縮杆、下横向伸縮杆和下稳定杆的结构连接方式与所述前纵向伸縮杆、上横向伸縮杆和上稳定杆的结构连接方式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防护伞具有如下优点 1防护伞骨架与车身倾斜一定角度相连,可获得较大的防护空间、较小的阻力和较好的稳定性,提高了电动自行车使用防护伞时骑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防护伞一伞多用,具有遮阳、防雨、挡风和保护车筐内存放物品等多种功能; 3防护伞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使用时可以收縮、折叠放进电动自行车的车筐内,3便于携带和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护伞一种实施例的伞骨架形状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防护伞一种实施例的伞骨架形状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防护伞一种实施例的伞骨架形状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防护伞一种实施例的纵向伸縮杆与横向伸縮杆连接关系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叙述本技术 本技术设计的电动自行车用防护伞(以下简称防护伞或伞,参见图l-4),包括伞骨架和伞面,其特征在于伞骨架(或骨架)由左右(对骑行方向而言)对称的两套伸縮杆组成(参见图2、3)。每一套伸縮杆包括前纵向伸縮杆1、后纵向伸縮杆2、上横向伸縮杆3和下横向伸縮杆4(参见图1-3)。伸縮杆的节数与设计要求有关,也与伸縮杆每节长度有关。前纵向伸縮杆1 (实施例为4节)、上横向伸縮杆3 (实施例为3节)和下横向伸縮杆4(实施例为3节) 一般设计均为3-5节,后纵向伸縮杆2 —般设计为2-4节(实施例为2节)。 前纵向伸縮杆1最细(上) 一节上端的两侧焊接有两块互相平行钢板,即左钢板82和右钢板81,采用销轴83依次把左钢板82、上横向伸縮杆3和右钢板81绞接连接在一起,绞接点是上横向伸縮杆3最粗(左) 一节的一端(参见图4-5),绞接后,上横向伸縮杆3与前纵向伸縮杆1之间可折叠或打开。上横向伸縮杆3与前纵向伸縮杆1之间的绞接可以设计限位机构,以更方便使用。考虑到成本,实施例没有设计。前纵向伸縮杆l最细(上)一节的中部与上横向伸縮杆3最粗(左) 一节的中部都安装有卡簧,通过卡簧把前纵向伸縮杆1、上横向伸縮杆3与上稳定杆5连接在一起,使前纵向伸縮杆1、上横向伸縮杆3与上稳定杆5三者之间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后纵向伸縮杆2和下横向伸縮杆4的连接方式与所述前纵向伸縮杆1和上横向伸縮杆3的结构连接方式相同,并且后纵向伸縮杆2、下横向伸縮杆4和下稳定杆6三者之间的结构连接方式也与前纵向伸縮杆1、上横向伸縮杆3与上稳定杆5三者之间的结构连接方式相同,也即后纵向伸縮杆2、下横向伸縮杆4与下稳定杆6之间也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所述的伸縮杆实施例采用折叠雨伞的伞杆伸縮结构。所述的上稳定杆5实施例为U形结构,U形上稳定杆5的两端与所述卡簧配合设计。所述的销轴83和卡簧分别安装在前纵向伸縮杆1和上横向伸縮杆3的所述位置上后,都应当不影响前纵向伸縮杆1和上横向伸縮杆3各自的伸縮功能要求。 所述伞骨架的下端固定在自行车的金属车筐7上。固定方法为焊接或者其他常规方法,实施例采用了焊接方法前纵向伸縮杆l的第一节中下部焊接固定在金属自行车车筐7的前边框杆72上;后纵向伸縮杆2焊接固定在金属自行车车筐7的侧边框杆73上,另一侧对称的前、后纵向伸縮杆也通过相同的结构和焊接方法固定在金属车筐7的边框上,也即把伞骨架与金属车筐7固定为一个整体。把伞骨架固定在金属车筐7上时,应当注意所述的前纵向伸縮杆1、上横向伸縮杆3和上稳定杆5三者之间构成的平面与后纵向伸縮杆2、下横向伸縮杆4和下稳定杆6三者之间构成的平面不在空间的同一个平面上,后纵向伸縮杆2、下横向伸縮杆4和下稳定杆6三者之间构成的平面远离防护伞或自行车对称的中心线;同时,前纵向伸縮杆1和后纵向伸縮杆2的下端在安装(即固定在自行车的金属车筐7上)时,也不垂直于地面,而是向后倾斜一个角度。 一般设计倾斜10-30度,即与地面的夹角a为80-60度。实施例为75度。夹角a过大,会增加骑行阻力;夹角a过小,可能会使骑行者不方便。 车筐及其在自行车上固定方法为现有技术。 所述伞面的形状与骨架张开形状结构相一致。伞面与骨架的连接方法是现有技术。实施例的设计是,伞面的前边缘固定有一根金属管,金属管的两端各打有一个圆孔,所述圆孔可套挂在焊接于所述车筐7前边框杆72上的两个销钉71上,从而固定住伞面的前端;伞面的后边缘通过活动弹簧挂钩连接在上横向伸縮杆3的末端,使得整个伞面在纵向上得到固定;伞面的两个侧边也通过活动弹簧挂钩与后纵向伸縮杆2和下横向伸縮杆4连接,最终使整个伞面得到了固定。显然,伞面的前边缘也可以采用活动弹簧挂钩的方式连接在所述车筐7的前边框杆72或/和侧边框杆73上。 所述的伞面为防雨材料,覆盖并固定在所述的伞骨架上。所述的伞面至少前脸为透明防雨材料制成,伞面的侧面和后面部分可以采用透明防雨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不透明防雨材料制成。 本技术的使用原理和过程是当需要使用防护伞时,首先,分别打开所述骨架一侧的前纵向伸縮杆1、后纵向伸縮杆2、上横向伸縮杆3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护伞,该防护伞包括伞骨架和伞面,伞面为防雨材料,覆盖并固定在伞骨架上,且至少伞面的前脸为透明的防雨材料,所述伞骨架的下端固定在自行车的金属车筐上,其特征在于伞骨架由对称的两套伸缩杆组成,每一套伸缩杆包括前纵向伸缩杆、后纵向伸缩杆、上横向伸缩杆和下横向伸缩杆;前纵向伸缩杆最细一节上端的两侧焊接有两块互相平行钢板,采用销轴把两块钢板和夹持在两块钢板之间的上横向伸缩杆绞接在一起,绞接点是上横向伸缩杆最粗一节的一端;前纵向伸缩杆最细一节的中部与上横向伸缩杆最粗一节的中部都安装有卡簧,通过卡簧把前纵向伸缩杆、上横向伸缩与上稳定杆连接在一起,使前纵向伸缩杆、上横向伸缩杆与上稳定杆三者之间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后纵向伸缩杆、下横向伸缩杆和下稳定杆的结构连接方式与所述前纵向伸缩杆、上横向伸缩杆和上稳定杆的结构连接方式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之秋
申请(专利权)人:张之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