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系统和滑行板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947586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借助板滑行的廉价轨道系统。因为这种轨道系统能方便地安装和重新拆卸,所以可以很容易改变行程。轨道系统布置成陡峭的。为达到此目的可例如将轨道系统构建在山坡上。借助一块为此目的专门制造的上面可以站人的板,所谓滑行板,此人便可以顺着山坡向下滑行。所述滑行板有一个制动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专利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轨道系统以及一种按专利权 利要求10前序部分所述的滑行板。
技术介绍
正是在没有雪的夏季,或者在缺雪的地区,建议制备一些设备,借助它们与有 没有雪无关可以顺着山坡向下滑行。已知一种休闲设备,它有一块板,借助它可以在一个表面上向下滑行 (US2006/0214385A1)。在这里,行程的长度可以设计为能改变的。还已知一种用于滑雪板的照明的路段,它由表面透明的轨道组成,以及在轨道 上可以借助滑雪板、溜冰板或类似的装置滑行(US2006/0174428A1)。所述路段安装在支 架上,所以此路段在地面上方延伸。此外已知一种用于8字形回旋滑道的轨道系统的车辆,它有一些走行机 构,走行机构将车辆与轨道系统连接在一起以及既能承受水平力又能承受垂直力 (DE102005038360B3)。为此,所述车辆有一块板,它有至少一个支承面以及一些用于弹 性和有缓冲地将板支承在走行机构上的装置。最后还已知一种轨道系统,它同样装在支架上(JP2004057733)。在这种系统 中,轨道借助连接件互相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道系统,它可以借助至少一块板滑行。上述技术问题通过权利要求1和10的特征部分的特征得以解决。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借助板滑行的廉价轨道系统。因为这种轨道系统能方便 地安装和重新拆卸,所以可以很容易改变行程。轨道系统布置成陡峭的。为达到此目的 可例如将轨道系统构建在山坡上。借助一块为此目的专门制造的上面可以站人的板,所 谓滑行板,此人便可以顺着山坡向下滑行。所述滑行板有一个制动系统。但也可以采用一种包括两块通过钢轨互相连接的上面可以站人的板的滑行板。 这两块板互相连接为使它们构成一个制动系统。为此这些板必须在连接它们的钢轨上彼 此移开。滑行板的这两种方案总是在其下侧有多个滚轮,它们可以安置在轨道系统上。 因此使用者不是在轨道系统上滑动,而是在此轨道系统上顺着山坡向下滚动。通过滑行 板设有制动系统,使用者可以控制行进速度。附图说明下面在附图中表示轨道系统和滑行板的两种方案并接着详细说明。其中图1表示轨道系统的一部分;4图2表示图1所示轨道系统中一部分的局部侧视图3表示按图1的轨道系统的一部分的透视图,该部分具有上部和下部;图4表示按图3的下部的俯视图,其中上端件已去除;图5表示通过图4所示下部的B-B剖面;图6表示通过图3所示下部的C-C剖面;图7表示图6所示的部分下部和连接件;图8表示通过图3所示下部的D-D剖面;图9表示通过图3所示下部的E-E剖面;图10表示按图1的轨道系统一种有一块滑行板的实施形式;图11表示图10所示滑行板的下侧;图1 和12b表示图10所示滑行板和制动系统;图13表示通过图1 所示滑行板和制动系统的剖面;图14a和14b表示图1 和12b所示滑行板和制动系统一种改型。具体实施方式图1表示轨道系统1,它有多个轨段2至8。轨段2至8可以设计为曲线或直 线。但在图1中只表示了曲线状轨段2至8。在这里所述轨道系统1优选地由可弯曲的 材料制成,优选铝。这些轨段2至8前后连续排列并分别牢牢地锚固在地面内。因此轨 道系统1不是安装在地面上方的支架上,而是直接安装在地面上。然而也可以将轨道系 统1安置在支架上。还可以看到几个人9至11,他们分别在一块滑行板12至14上沿箭头15的方向 顺着山坡向下滑行。在这里人11站立在仅一块板2上,而人9、10分别将每一只脚站在 一块板16、17和18、19上。这两块板16、17以及18、19通过图1中看不到的钢轨连接。在这里,人在手中抓住与滑行板12的板17连接的绳索237。若人9应从滑行 板12跳起或落下,则此人9可以将滑行板12从轨道系统1迅速取走。由此防止人9不 在时滑行板12沿箭头15的方向,亦即顺山坡下行,从而防止影响或甚至危及跟在后面的 人。由图1可以看出,人10也在手中抓往这种绳索238。绳索238同样与滑行板13 的前板19连接。当然,滑行板12、13也可以不配备这种绳索237、238。还可以看出,站在滑行板14上的人11抓住一个与滑行板14连接的牵引装置 21,例如绳索。借助牵引装置21可以控制滑行板14的制动系统。但在图1中不能看到 所述的制动系统。图2表示按图1的轨道系统1侧视图,在图2中只表示了图1所示轨道系统的 一部分。可以看出前后布设的轨段7、8,它们由安装在多个下部2 至232上的上端件 233、234组成。此轨道系统1安置在地基51上。在这里,上端件233、234的长度与轨 段7、8的长度一致。每个上端件233、234安装在多个下部229、230或230、231、232 上。上端件233、234通过图2中不能看到的连接件与下部2 至232连接。为此下部 有一些窗口,但由于视图的原因在图2中看不到。可以看出,上端件233、234共同至少部分安装在下部230上。因此上端件233、 234相对于下部错开布置。采用所述的布置结构得到一种稳定的轨道系统1,它可以承受 在轨道系统1上行驶时产生的高的压力。如图2所示,下部2 至232前后排列,以及下部2 至232互相接触。但显 然下部2 至232也可以彼此有一定的间距。还可以看到两个中央部分235、236,它们构成上端件233、234的一部分。中央 部分235、236,因为它们装在上端件233、234内部,所以用虚线表示。这些中央部分 235、236也错开布置,这对于轨道系统1的稳定性是非常有利的。图3表示图1所示轨道系统1的一个局部按剖面A-A的视图。此轨道系统1有 上端件22,它由一个中央部分23和两个装在它旁边的侧面部分对、25组成。上端件22 安装在下部沈上,以及借助固定件,例如螺钉,固定在下部沈上。在图3中可以看到 两个孔27、28,它们设在中央部分23的上侧四以及可以供图3中没有表示的螺钉穿过。 中央部分23有围绕空腔31的壁30。在组装轨道系统1时,首先借助连接件将中央部分23与下部沈连接起来。接 着将侧面部分对、25安装在中央部分23旁以及拧紧连接件,由此将侧面部分M、25固 定在中央部分23上。不过在图3中并不能看到连接件。由此将上端件22牢固地安装在 下部上。所以上端件22不可能滑动。此外,壁30有四个设计为钩子的分段32至35。其中每两个分段32、33和34、 35分别设在中央部分23的一侧。这些分段32至35分别至少部分钩扣住侧面部分M、 25的L形分段36至39。在这里,侧面部分M相对于侧面部分25镜像对映以及基本上 呈“E”字形。通过侧面部分M、25和中央部分23的所述布局,使上端件22基本上成为一个 能承受高压力的弹性件。侧面部分M、25分别将其L形分段36、39安装在下部沈上。L形分段36、39 与构成侧面部分对、25侧壁40、41的分段连接。侧面部分M或25的侧壁40或41在这 里倾斜地向上延伸,以及,在L形分段36与侧壁40之间或在L形分段39与侧壁41之间 所夹的内角b小于90°。所述角度b在这里优选地为60°至80°以及特别优选75°。L形分段38或37设在各侧壁40或41的中区。其中L形分段37设在分段36 上方,以及L形分段38设在分段39上方。在这里所述角度b也优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系统,包括安装在下部(26、98)上面的上端件(22),其中,上端件(22)具有中央部分(23),该中央部分悬置在两个侧面部分(24、25)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布鲁诺威尔伯特
申请(专利权)人:爱迪尔电视通信维护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