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彪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及皮肤溃汤病的药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2894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治疗烧伤、烫伤及皮肤溃疡病的中草药液。其原料包括:木芙蓉、吊杆、冬青、白芨、竹液,采用浸泡蒸煮或浸泡蒸煮加粉碎、搅拌的方法制取。本药具有迅速消炎止痛、清热解毒、杀菌消肿、收敛生肌的功效,能调节和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组织再生能力,预防感染,控制炎症扩散,适合各种烧伤、烫伤、皮肤溃疡等病的治疗、对皮肤湿疹,蚊虫叮咬后的皮肤红肿奇痒,也有很好的疗效。(*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中草药,具体说是一种治疗烧伤、烫伤及皮肤溃疡病的中草药液。目前我国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种类繁多,有民间流传的土方、秘方,有现代专利技术,但它们的共同缺陷是疗效慢,愈后有疤痕,药的原料不足,制药时对环境有一定污染,药的成本高,用途单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材料充足,制作简单、不污染环境,成本低、疗效快,愈后无疤痕且有多种用途的治疗烧伤、烫伤及皮肤溃疡病的中草药液。本专利技术的成份包括木芙蓉、吊杆、竹液、小叶冬青、白芨,各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木芙蓉5~10%,吊杆15~20%,竹液50~60%,小叶冬青5~10%,白芨5~1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由于本专利技术中有中药材木芙蓉它具有散结清热、活血排脓、止痛生肌作用;有吊杆它有解毒消肿、散血去瘀、去腐生肌的作用;有竹液它有清热解毒;有冬青它有生肌、止痛、清热解毒;有白芨它有止血、止痛、生肌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消炎止痛、清热解毒、杀菌消肿、收敛生肌等功能。能调节和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组织的再生能力,预防感染,控制炎症扩散。本药可采用暴露湿润疗法,不会产生火毒攻心,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对各种烧伤、烫伤、溃汤及已感化脓的伤口均有疗效快,无疼痛,愈后无疤痕的效果,对皮肤湿疹、蚊虫叮咬后的局部皮肤红肿奇痒也有很好的疗效。下面介绍二个最佳实施例一、浸泡法制造治疗烧伤、烫伤、溃疡病的中药药液(1)备料将木芙蓉、吊杆、冬青、白芨,取来去杂待用;(2)制竹液,其方法是按竹∶水=3∶1的比例将原竹截短洗净,在常温下浸泡蒸煮2~6小时,取液待用;(3)接重量百分比取木芙蓉5~10%,吊杆15~20%,竹液50~60%,小叶冬青5~10%,白芨5~10%,放在竹液中浸泡5~25小时,然后去杂、过滤。(4)搅拌、消毒、计量装瓶。二、用粉末法制造治疗烧伤、烫伤、皮肤溃疡病的中药药液(1)备料备齐木芙蓉、吊杆、冬青、白芨并去杂待用;(2)粉碎将原料分别粉碎,分别用80~150目的筛过筛待用;(3)按原竹∶水=3∶1的比例,将原竹和水放在常温下浸泡蒸煮2~6小时,取液待用;(4)混合搅拌按重量百分比取竹液50~60%,木芙蓉5~10%,吊杆15~20%,冬青5~10%,白芨5~10%,放入容器中混合搅拌,过滤;(5)消毒、计量装瓶。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烧伤、烫伤及皮肤溃疡病的药液,其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成份包括木芙蓉、吊杆、小叶冬青、白芨、竹液,采用浸泡和蒸煮、搅拌、消毒或浸泡、粉碎、搅拌、消毒的方法制取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伤、烫伤及皮肤溃疡病的药液,其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所含成份的重量百分比是木芙蓉5~10%,吊杆15~20%,竹液50~60%,小叶冬青5~10%,白芨5~1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治疗烧伤、烫伤及皮肤溃疡病的中草药液。其原料包括木芙蓉、吊杆、冬青、白芨、竹液,采用浸泡蒸煮或浸泡蒸煮加粉碎、搅拌的方法制取。本药具有迅速消炎止痛、清热解毒、杀菌消肿、收敛生肌的功效,能调节和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组织再生能力,预防感染,控制炎症扩散,适合各种烧伤、烫伤、皮肤溃疡等病的治疗、对皮肤湿疹,蚊虫叮咬后的皮肤红肿奇痒,也有很好的疗效。文档编号A61K9/08GK1138471SQ9511081公开日1996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18日专利技术者康彪 申请人:康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及皮肤溃疡病的药液,其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成份包括木芙蓉、吊杆、小叶冬青、白芨、竹液,采用浸泡和蒸煮、搅拌、消毒或浸泡、粉碎、搅拌、消毒的方法制取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彪
申请(专利权)人:康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