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圈合桶,包括至少一片体,各该片体一面设有至少一固定部,另一面则设有至少一结合部,各该片体卷起而使两面交叠,位于各面的各该固定部与各该结合部则相互组设构成不同直径的桶形态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利各种大小的塑料袋均能作为垃圾袋再利用的环保效果,而且塑料袋可稳当地套在圈合桶上,不致因垃圾量多而被扯破。(*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盛装垃圾的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圈合桶。
技术介绍
在购物时为方便携带,常会向店家购买或索取塑料袋放置购得的物品,基于环保 的概念,这些大小不同的塑料袋除了可重复利用外,另一用途就是被做为垃圾袋,不过由于 垃圾桶具有固定的型态及体积,所以并不是每个不同大小的塑料袋都能套在同一大小的垃 圾桶上,太小的塑料袋可能只能以单边的挂口垂挂在垃圾桶缘,不但无法容纳大量的垃圾, 且当垃圾量过多时,塑料袋垂挂在垃圾桶缘的挂口在重量的负累下容易被扯破,导致垃圾 从塑料袋散落到垃圾桶内,而太大的塑料袋必须反折几折后才能刚好套上垃圾桶,而且往 往垃圾累积到满出垃圾桶时塑料袋却还没有装满,通常的应变方法是将塑料袋由垃圾桶内 拉出直接放在地上继续使用至装满,但是暴露在垃圾桶外的垃圾由于缺乏掩盖与收容,或 者较大的垃圾从歪斜的塑料袋中掉出,如此不但有碍观瞻、气味难闻,同时也容易滋生细菌 害虫,危害环境整洁与卫生。 由此可见,目前的垃圾桶由于其型态与容量的固定,无法供大小相异的塑料袋稳 当地套设,以至衍生相关的环保与卫生问题,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 供一种圈合桶,以利各种大小的塑料袋均能作为垃圾袋再利用的环保效果,而且塑料袋可 稳当地套在圈合桶上,不致因垃圾量多而被扯破。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技术包括至少一片体,各该片体具有轴向长度与径向宽度,各该片体一面设有至少一固定部,另一面则设有至少一结合部,各该固定部与各该结合部于所在的面沿长边横向排列,并沿短边纵向设置,各该片体是巻起而使两面交叠,位于各面的各该固定部与各该结合部则相互组设,借此构成不同直径的桶形态样; 前述的圈合桶,其中各片体的各该固定部包括数个卡凸,各该结合部则包括数个卡孔,该数个卡凸嵌入卡孔使片体定型于桶形态样。 前述的圈合桶,其中各片体具有长边与短边,各该固定部与各该结合部于其所在 的面沿各长边横向排列,并沿短边纵向设置各该卡凸与卡孔。 本技术还可采用数个片体,以任一片体与另一片体部分上下交叠,并以自身 的固定部与对方的结合部相互组设,使该些片体共同构成桶形态样,借此构成不同纵深的 桶形态样; 本技术的特点在于,可视塑料袋大小的不同,利用该片体上不同位置的固定 部与结合部的相互组设,使片体巻起圈合成直径大小与塑料袋开口大小一致的圈合桶,以 利各种大小的塑料袋均能作为垃圾袋再利用的环保效果,而且塑料袋可稳当地套在圈合桶 上,不致因垃圾量多而被扯破,另外,可视塑料袋深度的差异,通过数个片体上下交叠圈合构成不同纵深的圈合桶,使圈合桶的容量能够符合塑料袋的深度,使得塑料袋能于圈合桶 内充分容纳垃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片体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卡凸与卡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片体巻起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以数个片体上下交叠构成桶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做为垃圾桶的实施例图。 图6是第二实施例片体巻起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第二实施例以数个片体上下交叠构成桶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三实施例片体巻起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第三实施例以数个片体上下交叠构成桶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片体l 固定部IO 卡凸101 粘贴102 磁铁103 结合部20 卡孔201 粘贴202 磁铁203 塑料袋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有关一种圈合桶,请参照图l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 例,包括至少一片体l,各片体1具有轴向长度与径向宽度,其一面设有至少一固定部IO,另 一面则设有至少一结合部20,于本实施例中,各片体1于内侧的面设有数个固定部10,并于 外侧的面(即各该固定部10的反面)对应各该固定部10设有相同数量的结合部20,各该 固定部IO包括数个卡凸101,各该结合部20则包括数个卡孔201,该数个卡凸101嵌入卡 孔201使片体1定型于桶形态样,该各片体1具有长边与短边,各该固定部10与各该结合 部20于其所在的面各沿长边横向排列,并沿短边纵向设置卡凸101与卡孔201,于本实施 例中,各该固定部10与各该结合部20是对应设置于所在的面,使各该卡凸101与各该卡孔 201位于彼此的反面(如图2),各该片体1巻起而使两面交叠,位于各面的各该固定部10 与各该结合部20则相互组设,借此构成不同直径的桶形态样; 而当片体1为数个时,任一片体1与另一片体1部分上下交叠,并以自身的固定部 10与对方的结合部20相互组设,使该些片体1共同构成不同纵深的桶形态样,于本实施例 中,是以二片体1部分上下交叠上方片体1除以自身内侧面的卡凸101与外侧面的卡孔201 内外扣合外,并以自身内侧面的卡凸101与下方片体1外侧面的卡孔201扣合,而构成具有 相当纵深的桶形; 请配合参照图5所示,本技术将片体1巻起形成圈合桶后,可于一端套入塑料 袋3作为垃圾桶,利用该片体1上不同位置的固定部10与结合部20的相互组设,使片体1 巻起圈合成直径大小与塑料袋3开口大小一致的圈合桶,以利各种大小的塑料袋3均能作 为垃圾袋再利用的环保效果,而且塑料袋3可稳当地套在圈合桶上,较不容易因垃圾量多而被扯破,另外,可视塑料袋3深度的差异,通过数个片体上下交叠圈合构成不同纵深的圈 合桶,使圈合桶的容量能够符合塑料袋3的深度,使得塑料袋3能于圈合桶内充分容纳垃 圾,因塑料袋3不致于直接暴露于环境之中,可改善环境卫生。 请再参照图6与图7所示,其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其结构与功能与第一实施 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后续实施例亦同) 其中各片体1的各该固定部10与各该结合部20包括至少一黏合体,各该黏合体 是彼此贴合使片体1定型于桶形态样,于本实施例中,该黏合体为粘贴沾102、202,借由粘 贴沾102、202的黏性使单一片体1巻起交叠或数个片体1巻起交叠时能构成桶形态样,且 可调整各该固定部10与各该结合部20的黏合体交叠沾黏的程度,以构成不同直径大小的 桶形。 再参照图8与图9所示,其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其中各该片体1的各该固 定部10与各该结合部20包括至少一吸合体,各该吸合体彼此吸附使片体1定型于桶形态 样,于本实施例中,该吸合体为磁铁103、203,借由磁铁103、203异性相吸的特性使单一片 体1巻起交叠或数个片体1巻起交叠时能构成桶形态样,且同样可调整吸合体交叠吸附的 程度,以构成不同直径大小的桶形。 由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技术做 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将片体内外侧表面各设置固定部与结合 部,使得片体巻起时能通过固定部与结合部彼此组设而构成桶形。 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 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技术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 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 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权利要求一种圈合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片体,各该片体一面设有至少一固定部,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圈合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片体,各该片体一面设有至少一固定部,另一面则设有至少一结合部,各该片体卷起而使两面交叠,位于各面的各该固定部与各该结合部则相互组设构成不同直径的桶形态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瑛霖,
申请(专利权)人:施瑛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