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状改变装置、图像形状改变方法以及图像形状改变程序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20647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状改变装置(10)改变用于三维打印机的图像的形状,该三维打印机在三维形状的介质的表面上按照每个打印带进行打印,该图像形状改变装置具备:相对曲率计算单元(11),其按照每个打印带求出相对于打印带中的基准打印带的相对曲率;以及图像放大缩小单元(12),其与相对曲率相应地,按照每个打印带将图像放大或者缩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变用于三维打印机的图像的形状的图像形状改变装置、图像 形状改变方法以及图像形状改变程序,该三维打印机在三维形状的介质表面进行打印。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在三维形状的介质表面打印图像的三维打印机。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 了这种三维打印机。该三维打印机使介质相对于XYZ正交坐标系的X轴(B轴)以自转 的方式进行旋转,来在介质表面打印图像。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问题点打印到介质的球面打印面的图像在外观上 以向该球面打印面的外周方向(Y方向)逐渐缩小的状态发生失真。关于该问题点,专利 文献1记载了利用控制三维打印机的主计算机以如下方式来校正打印到该球面打印面的 图像的失真,该方式为在从喷墨头喷墨至其正下方的球面打印面而形成的用于打印图 像的在Y方向上排列的墨点之间加入空白部分。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81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当将用于在平面上进行打印的图像原样打印到三维形状的介质表面、例 如球面、半球面上时,打印后的图像在外观上沿X方向也发生失真。例如,在将视点放 在球面的赤道上方的情况下,以沿着赤道的下边较长而向球面的顶部逐渐缩小的状态发生失真。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三维形状的介质表面打印图像的情况下能 够减少打印图像外观上的失真的图像形状改变装置、图像形状改变方法以及图像形状改变程序。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侧面所涉及的图像形状改变装置改变用于三维打印机的图像,该 三维打印机在三维形状的介质的表面上按照每个打印带进行打印,其中,该图像形状改 变装置具备相对曲率计算单元,其按照每个打印带求出相对于打印带中的基准打印带 的相对曲率;以及图像放大缩小单元,其根据每个上述打印带的相对曲率放大或缩小该 打印带的上述图像。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侧面所涉及的图像形状改变方法改变用于三维打印机的 图像的形状,该三维打印机在三维形状的介质的表面上按照每个打印带进行打印,其 中,该图像形状改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每个打印带求出相对于打印带中的基准打 印带的相对曲率;以及与相对曲率相应地,将图像按照每个打印带放大或者缩小。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侧面所涉及的图像形状改变程序改变用于三维打印机的图像的形状,该三维打印机在三维形状的介质的表面上按照每个打印带进行打印,其 中,该图像形状改变程序使计算机作为以下单元发挥功能相对曲率计算单元,按照每 个打印带求出相对于打印带中的基准打印带的相对曲率;以及图像放大缩小单元,其与 相对曲率相应地,将上述图像按照每个打印带放大或者缩小。根据本专利技术,与介质的相对曲率相应地将图像按照每个打印带放大或者缩小, 因此在将该图像打印到三维形状的介质的表面上的情况下,能够减少与特定的视点相应 的打印图像外观上的失真。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相对曲率计算单元按照每个打印带求出表示该打印带的周 长相对于基准周长之比的相对曲率,该基准周长是与基准打印带相对应的介质的基准周 长。在这种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相对曲率越小,上述图像放大缩小单元越是放大上述图像,并且较为理想的是,相对曲率越大,越是缩小上述图像。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三维形状的介质的表面上打印图像的情况下,能够减少与特定 的视点相应的打印图像外观上的失真。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维打印机和打印机控制装置的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图1示出的三维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图3是表示图1示出的打印机控制装置的电气结构的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状改变装置的电气结构的图。图5是求出相对曲率的方法的概念图。图6是表示每个打印带的相对曲率的图。图7是利用图4所示的图像形状改变装置改变图像形状的概念图。图8是表示坐标数据和头数据的图。图9是三维坐标生成部的功能的概念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状改变方法的流程图。图11是以往的图像展开方法的概念图。图12是表示以往的打印结果的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打印结果的图。图14是求出椭圆体形状的介质的相对曲率的方法的概念图。附图标记说明10 图像形状改变部(图像形状改变装置);11 相对曲率计算部(相对曲率 计算单元);12:图像放大缩小部(图像放大缩小单元);20: RIP部;30:三维坐标生 成部;40:头数据生成部;50:数据传送/打印控制部;100:打印机控制装置;200: 三维打印机;210 :头;220 支承部;221 X轴方向移动部;222 Y轴方向移动部; 223 Z轴方向移动部;224 B轴旋转部;225 A轴旋转部;300 介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此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附加相同附图标记。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维打印机和打印机控制装置的结构的图。本 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状改变装置装载于用于控制三维打印机200的打印机控 制装置100中。 在打印机控制装置100中例如使用个人计算机(PC)。打印机控制装置100例如 通过以太网(IObaseT)方式与三维打印机200进行使用了命令和状态的双向通信。具体地 说,打印机控制装置100向三维打印机200发送用于获取三维打印机200的状态的命令。 三维打印机200当从打印机控制装置100接收到命令时,将当前的状态、例如能否进行打 印的状态返送给打印机控制装置100。打印机控制装置100确认来自三维打印机200的状态,在能够进行打印的情况 下,将用于进行图像打印的坐标数据和头数据依次发送给三维打印机200。三维打印机 200将这些坐标数据和头数据依次保存到存储器中。之后,当打印机控制装置100发送用于执行打印的命令时,三维打印机200接收 该命令,并根据坐标数据和头数据执行打印。图2是表示三维打印机200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图2所示的三维打印机200 是用于在三维形状、例如球状的介质300的表面上打印图像的打印机。三维打印机200 具备头210和支承部220,该头210向介质300的表面喷墨,该支承部220支承介质300 和头210。支承部220具备X轴方向移动部221,其使介质300沿X轴方向移动;Z轴方 向移动部223,其使介质300沿Z轴方向移动;B轴旋转部224,其使介质300相对于X 轴(B轴)以自转的方式进行旋转;A轴旋转部225,其使介质300相对于Y轴(A轴) 以公转的方式进行旋转;以及Y轴方向移动部222,其使头210沿Y轴方向移动。该支承部220根据从打印机控制装置100接收到的坐标数据来确定介质300和头 210的位置,并且通过使介质300相对于A轴逐渐旋转来确定成为打印对象的打印带。另 夕卜,支承部220通过使介质300相对于B轴旋转,能够进行与头宽度相对应的打印带的打 印。另外,头210根据坐标数据中的打印参数以及从打印机控制装置100接收到的头 数据,使多个喷嘴中的每个喷嘴喷墨,并且调整喷墨量。图3是表示打印机控制装置100的结构的图。图3所示的打印机控制装置100具 备图像形状改变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状改变装置)10、RIP (Raster Image Processor 光栅图像处理器)部20、三维坐标生成部30、头数据生成部40以及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状改变装置,改变用于三维打印机的图像的形状,该三维打印机对三维形状的介质的表面按照每个打印带进行打印,其中,该图像形状改变装置具备:  相对曲率计算单元,其按照每个上述打印带求出相对于上述打印带中的基准打印带的相对曲率;以及  图像放大缩小单元,其按照每个上述打印带将上述图像与上述相对曲率相应地放大或者缩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8-11-28 2008-3046991.一种图像形状改变装置,改变用于三维打印机的图像的形状,该三维打印机对三 维形状的介质的表面按照每个打印带进行打印,其中,该图像形状改变装置具备相对曲率计算单元,其按照每个上述打印带求出相对于上述打印带中的基准打印带 的相对曲率;以及图像放大缩小单元,其按照每个上述打印带将上述图像与上述相对曲率相应地放大 或者缩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状改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相对曲率计算单元按照每个上述打印带求出表示上述介质的周长相对于基准周 长的上述相对曲率,该基准周长是与上述基准打印带相对应的上述介质的基准周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状改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相对曲率越小,上述图像放大缩小单元越放大上述图像。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和友小野泽义己樋口将也河野信之小松健一郎小野伸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