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侵袭反应降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91422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物质改性装置的放电装置(20)具有线状或针状的正极(放电电极(21)的放电端(21b))和面状的负极(对置电极(22))。在该正极(放电端(21b)和负极(对置电极(22))之间放电,通过与活性种接触,使具有纳米结构的物质的纳米结构消失,该活性种由在正极(放电端(21b))的某个位置和负极(对置电极(22))上的多个位置之间的放电大致同时稳定地引起的流光放电产生并从正极和负极之间扩散。通过使纳米结构消失,降低由具有纳米结构的物质的纳米结构引起的生物体侵袭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体侵袭反应降低方法、用于改性物质以降低物质 的生物体侵袭反应的物质改性装置和具有物质改性装置的空气调节 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杉花粉症患者人数的增加已成为问题,关于杉花粉症患 者的增加,有报告杉花粉症忠者人数的增加与柴汕机装载车数量的增 加成正相关。从柴汕机排出的气体的微粒成分被称为柴汕机排气微粒(DEP: Diesel Exhaust Particulates)。另—方而,在大气111的浮游颗粒 巾2':I径为10(ani以下的被称为浮游颗粒状物质(SPM: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s)。据报告,在使川DEP的动物实验屮,当将杉花粉与DEP —起致敏 于小鼠吋,可有意地增强IgE抗体的产生(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l)。 这样,证明了DEP的佐剂作用,另外,证明了 SPM也具有佐剂作用。这里,对佐剂物质产生的佐剂效应进行说明。通过与抗原同吋投与"增强抗体产生的现象"称为"佐剂效应"。 作为佐剂效应的机理可认为是佐剂物质使体内的Thl/Th2平衡倾向于 Th2优势。以下说明考虑这种佐剂效应的机构。体内的防御反应大致分为2个系统,分别担任这些反应的辅助性T 细胞(Th)有1型(Thl)和2型(Th2)。 Thl和Th2都是从ThO (初 始辅助性T细胞)分化,Thl辅助细胞性免疫,Th2辅助液性免疫。对于哪种刺激,Thl和Th2的哪一种变动,因人的体质(遗传的) 和成长的环境(过去曝露的抗原的种类)而不同。在卫生环境不太好 的地域,由于患感染症的人多,为Thl优势,而在卫生环境好的地域, 由于感染的机会少,容易为Th2优势。由于这样,在发达国家容易出 现过敏症状,这可能是在都市中花粉症多的原因之一。 使Th0分化为Thl或分化为Th2,由在最初的抗原刺激时的免疫 应答中哪种细胞因子环境在体内构筑来决定。佐剂物质在抗原刺激时, 容易形成使Th2容易分化的细胞因子环境,特别是会促进作为Th2分 化必需的细胞因子的IL一4 (白细胞介素4)的产生。另一方面,开发了能够除去花粉等尘埃的空气清洁装置(例如, 参照专利文献l)。利用这种装置,通过除去成为过敏反应的原因的花 粉等抗原,能够预防过敏反应。另外,关于颗粒状物质(PM),已知颗粒越小,毒性越大。例如, 在将颗粒状物质(PM)分类为粗的颗粒(直径超过2.5pm)、微细颗粒 (直径为0.1 2.5pm)、超微细颗粒(直径小于0.1(im)的情况下,超 微细颗粒(直径小于0.1jam)是最危险的(参照非专利文献2)。然而,近年来,纳米技术引人注目,纳米颗粒的生产量有可能飞 跃增大。另外,在有意不生产的情况下,上述的DED等的纳米颗粒在 环境屮也存在。今后,预想因纳米技术使纳米颗粒的生产增大,这样 可预想到纳米颗粒吸露的可能性高。另一方而,有关纳米颗粒的毒性 冇各种报告。即,不论物质种如何,纳米颗粒因为贝-有纳米尺寸的微 细的结构(纳米结构)而具有毒性。作为纳米颗粒具有毒性的理由可举出当粒径小吋,在同质量的怙 况下,农而积更大(参照非专利文献3)。作为表而积的大小和毒性的 大小的相关性可举出颗粒的表面性状与毒性相关,或者由于粒径小、 表面积大,毒性化学物质吸着在颗粒表面多。另外,小的颗粒屮的化 学物质的毒性有可能比大的颗粒的毒性强。当颗粒达到一定以下的大 小时,化学性状可能变化大。另外,因颗粒的尺寸使体内的动态不同。 例如,有报告纳米颗粒沉积在肺中的量多,该沉积量与颗粒尺寸有关 (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4)。另外,在吸入纳米颗粒的情况下,集聚 在肺组织中的量变多,有可能移至淋巴节的量变多,纳米颗粒有可能 穿过肺,对全身有影响。另外,生物体对纳米颗粒的反应可能与更大 颗粒的情况不同。另外,有报告颗粒状物质(PM)的佐剂效应是颗粒尺寸越小、越 显著(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5)。在该文献中表示,纳米颗粒会使抗 原相关性的气管炎症或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恶化,以及该情况在小的颗 粒中显著。具体地讲,将只有OVA (卵白蛋白),只有纳米颗粒,OVA 和纳米颗粒分别投与小鼠,研究气管炎症的状况或免疫球蛋白的产生 等。作为纳米颗粒使用CB (碳黑),分别使用直径为14nm的和直径为 56nm的。研究的结果作为全体的倾向,在直径为14nm的纳米颗粒的 情况下,比直径为56nm的纳米颗粒的情况恶化显著。关于免疫球蛋白 的产生,在直径为14nm的情况下,与投与只是OVA或只是纳米颗粒 的情况相比,投与OVA和纳米颗粒的情况,总IgE、抗原特异性IgG,、 抗原特异性IgE的水平显著高。投与OVA和纳米颗粒情况下的总IgE、 抗原特异性IgG,、抗原特异性IgE的水平,与投与只是OVA或只是纳 米颗粒的情况相比,直径为14nm情况,比直径为56nm的情况更显著 增大。非专利文献1:森m宽、永仓俊和、宫地良树、同本美孝编"7 !/少斧一于匕、y—夕一",第1版,株式会社乂fV力少l/匕、二一社, 2001年5月15日,p. 132-133非专利文献2: Andre Nel、大气污染相关性的疾病颗粒的影响 (Air Pollution-Related Illness: Effects of Particles )、 Science、 2005年、 308巻、pp 804-806非专利文献3: Brown DM, Wilson MR, MacNee W, Stone V, Donaldson K.、与超微细聚苯乙烯颗粒的尺寸相关的炎症诱发效应农 而积的作用和超微细聚苯乙烯颗粒被增强的活性中的氧化应力 (Size-dependent proinflammatory effects of ultrafine polystyrene particles: a role for surface area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the enhanced activity of ultrafines.)、 Toxicol Appl Pharmacol.、 2001年、175巻、3号、pp 191-199非专禾U文献4: Cassee FR, Muijser H, Duistermaat E, Freijer JJ, Geerse KB, Marijnissen JC, Arts JH.、与肺中的颗粒尺寸相关的总沉积量 决定大鼠中的氯化镉气溶胶的吸入毒性。多通道放射量测定模型的应 用 (Particle size-dependent total mass deposition in lungs determines inhalation toxicity of cadmium chloride aerosols in rats. Application of a multiple path dosimetry model. )、 Arch Toxicol. 、 2002年、76巻、5-6号、 pp 277-286非专利文献5: Ken-ichiro Inoue, Hirohisa Takano, Rie Yanagisawa,Miho Sakumi, Takamichi Ichinose, Kaori Sadakane a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体侵袭反应降低方法,用于降低具有纳米结构的物质的生物体侵袭反应,其特征在于:使具有纳米结构的物质与由等离子体放电产生并从所述等离子体放电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扩散的活性种接触,使所述物质的纳米结构消失,由此降低所述物质的生物体侵袭反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井润一郎小泽智冈本誉士夫香川谦吉仲田悟基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