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牙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06227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牙刷(10),其包括刷头(20)和手柄(21),该刷头(20)具有植入区,用于刷牙的刷毛(22)固定于该植入区,该手柄(21)构造成承载刷头(20)。刷头(20)包括暴露于其表面上的刷部电极。该刷部电极包括第一电极(23)和第二电极(242),该第一电极(23)位于固定有刷毛(22)的植入区中,该第二电极(242)位于未固定有刷毛(22)的非植入区中。手柄(30)包括暴露于其表面上的手柄电极(32)。手柄(30)构造成容置电源(35)以在手柄电极(32)与第一电极(23)和第二电极(242)中的每一个之间施加电压。刷毛(22)直接固定于第一电极(2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牙刷,其构造成使电流流入使用者的口腔以促进牙垢的去除。
技术介绍
在过去,已经提出了 一种口腔卫生装置,该口腔卫生装置能够通过提高口腔周围 软组织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而防止出现牙槽脓溢和牙龈发炎。所以该口腔卫生装置可以 改善口腔卫生。例如,已经提出了一种电牙刷(离子牙刷)作为一种口腔卫生装置(见日本专利 公报No. 2560162)。该电牙刷通过使弱电流流入口腔(使电流在电牙刷与牙齿之间流动) 而减弱齿面与牙垢之间所形成的粘附。因此,电牙刷的使用能够去除牙垢。在前述的日本专利公报中公开的电牙刷包括连接至电源的负极的杆轴、和连接至 正极的端子构件,从而使弱电流流入口腔。端子构件设置于手柄上。杆轴通过颈部中的暴 露槽而暴露。口腔中的液体(例如唾液和洁齿剂的溶液)在刷牙期间通过暴露槽而与杆轴 接触。因此,电流经由使用者的身体(电流流入口腔中)在杆轴与端子构件之间流动。然而,在上述电牙刷中,杆轴通过在颈部中形成的暴露槽而暴露。因此,依据电牙 刷在刷牙期间的取向,可防止液体由于作用在牙刷上的重力而流入暴露槽中。在这种情况 下,电牙刷未能使电流流入口腔中,因而未能获得容易去除牙垢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电牙刷,其能够使电流顺利地流入使用者 的口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牙刷包括刷头,其具有植入区,用于刷牙的刷毛固定于该植入 区;以及手柄,其构造成承载刷头。刷头包括暴露于刷头的表面上的刷部电极。刷部电极包 括第一电极,其位于植入区中;和第二电极,其位于未固定有刷毛的非植入区中。手柄包 括暴露于手柄的表面上的手柄电极。手柄构造成容置电源以在刷部电极与手柄电极之间施 加电压。刷毛直接固定于第一电极。根据本专利技术,刷头包括由多个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构成的刷部电极。因 此,无论电牙刷在刷牙期间的取向如何,口腔中的液体都能够易于接触刷部电极。此外,刷 毛直接固定于第一电极。因此,刷毛保持与第一电极相接触,即使当刷毛在使用者刷自己牙 齿时发生变形或受拉时也如此。另外,因为第一电极暴露于刷头的表面上,所以由刷毛之间 的间隙所引起的毛细作用促进了 口腔中的液体与第一电极的接触。可使电流顺利地流入口 腔中。优选地,第一电极包括自刷头的表面延伸的突起。刷毛直接固定于该突起。在这种情况下,相比于未设置有突起的情况,因为第一电极与口腔中的液体以较 大的面积相接触,所以电流能够容易地流入口腔中。此外,相比于第一电极相对于牙刷表面 向内凹进的情况,第一电极能够较少容纳污垢。优选地,电源包括第一极,其电连接至刷部电极;和第二极,其电连接至手柄电 极。手柄包括用于将刷头附接至手柄的凸出部。凸出部具有导电性并且与容置在手柄中的 电源的第一极电连接。刷头包括导体,该导体具有导电性并且构造成将凸出部电连接至刷 部电极。导体与刷部电极以及端子连接件一体地形成,端子连接件设置有成形为用于容纳 凸出部的凹部。在这种情况下,相比于端子连接件、刷部电极、和导体设置为单独的部件的情况, 减少了用于组装电牙刷的部件的数目。因此,能够降低刷头的制造成本。所以,能够提高凸 出部与刷部电极的电连接的可靠性。优选地,电源包括第一极,其电连接至刷部电极;和第二极,其电连接至手柄电 极。手柄包括用于将刷头附接至手柄的凸出部。凸出部具有导电性并且与容置在手柄中 的电源的第一极电连接。刷头包括端子连接件,其设置有成形为用于容纳凸出部的凹部; 导体,其构造成将容纳于凹部中的凸出部电连接至刷部电极;以及刷体,其支撑端子部和导 体。在这种情况下,端子连接件和刷体设置成单独的部件。因此,刷体的形状的复杂性 并未使端子连接件的尺寸精度(凹部的尺寸精度)变差。可提高凹部的尺寸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牙刷的横截面图;图2A是示出了上述电牙刷的刷头的横截面图;图2B是示出了上述电牙刷的刷头的前视图;图3A是示出了上述电牙刷的刷头的第一变型的局部前视图;图3B是示出了上述电牙刷的刷头的第二变型的局部前视图;图3C是示出了上述电牙刷的刷头的第三变型的局部前视图;图3D是示出了上述电牙刷的刷头的第四变型的局部前视图;图4A是示出了上述电牙刷的刷头的第五变型的横截面图;图4B是示出了上述电牙刷的刷头的第五变型的侧视图;图4C是示出了上述电牙刷的刷头的第五变型的前视图;图5是示出了上述电牙刷的刷头的第六变型的横截面图;图6是示出了上述电牙刷的刷头的第七变型的横截面图;图7A是示出了上述电牙刷的刷头的第八变型的横截面图;图7B是示出了上述电牙刷的刷头的第八变型的前视图;图8A是示出了上述电牙刷的刷头的第九变型的横截面图;以及图8B是示出了上述电牙刷的刷头的第九变型的前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牙刷10包括刷头20,其具有植入区,用 于刷牙的刷毛22固定于该植入区;和手柄30,其构造成承载刷头20。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方便,图1中的向左方向表示电牙刷10的向前方向,而图1 中的向右方向表示电牙刷10的向后方向。图1和图2B中的每一个的竖直方向表示电牙刷10的纵向方向,而图2B中的水平方向表示电牙刷10的横向方向。手柄30包括大致圆筒形的手柄体31。手柄体31由电介质材料制成。手柄体31 包括手柄电极32。手柄电极32暴露在手柄30的后表面上以与握住手柄30的使用者的手 相接触。手柄30包括驱动装置33、电路板34、以及电源35。手柄体31容纳驱动装置33、 电路板34、以及电源35。特别地,手柄体31具有防水构造以防止水进入手柄体31的内部。驱动装置33包括与刷头20相连的轴331。驱动装置33构造成使轴331沿纵向 方向作往复运动。换言之,驱动装置33构造成使刷头20沿纵向方向作往复运动。凸出部 332附接于轴331的顶部。凸出部332从手柄体31的顶部延伸至手柄体31的外部。凸出 部332和轴331由导电材料制成。凸出部332在其前表面中设置有凹部333以固定刷头 20。例如,电机或使用磁路的致动器可被采用为驱动装置33。电路板34包括构造成对驱动装置33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未示出)。控制电路 包括例如开关(未示出)。控制电路构造成在接通开关时从电源35供应电力至驱动装置 33以使驱动装置33动作。控制电路构造成在关断开关时不从电源35供应电力至驱动装置 33。在需要时,电路板34包括升压电路、限流电路等。本实施方式的电牙刷10设计为具有使刷头20自动地进行往复运动的构造(驱动 装置33和电路板34)的电动牙刷。然而,电牙刷10并不必须包括使刷头20自动地进行往 复运动的构造。简言之,电牙刷10可设计成手动牙刷。电源35是包括正极(第二极)351和负极(第一极)352的直流电源。例如,电源 35可从原电池(例如干电池)和蓄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和镍-镉电池)中选定。在电 源35优选为蓄电池的情况下,电牙刷10构造成允许电源35通过使用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 来充电。在电源35优选为原电池的情况下,电牙刷10构造成允许容易地更换电源35。在手柄30中,杆331和形成于电路板34上的电路(未示出)使凸出部332与电 源35的负极351电连接。电路板34设置有使手柄电极32与电源35的正极352电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牙刷,包括:刷头,所述刷头具有植入区,用于刷牙的刷毛固定于所述植入区;以及手柄,所述手柄构造成承载所述刷头;其中,所述刷头包括暴露于所述刷头的表面上的刷部电极;所述手柄包括暴露于所述手柄的表面上的手柄电极;并且所述手柄构造成容置用于在所述刷部电极与所述手柄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的电源;并且其中,所述刷部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植入区中,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未固定有刷毛的非植入区中;并且所述刷毛直接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国田智裕岸本季久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