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传远专利>正文

电线连接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02488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线连接套,包括设有通孔的筒体,其特征在于在筒体上设有一个轴向的槽口;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的内孔横截面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两瓣或两瓣以上的梅花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连接电线快速、便捷、省力的优点,且连接处的尺寸紧凑、各线头之间接触紧密,连接牢固、可靠。(*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线的连接套。
技术介绍
目前,电工在连接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电线时,通常在电线剥线后,将露 出的线头缠绕、拧结在一起,不仅费时费力,且电线数量较多时连接处的尺 寸较大,各线头之间连接的可靠性较差,时间稍久易松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电线连接套, 它具有连接电线快速、便捷、省力的优点,且连接处的尺寸紧凑、各线头之 间接触紧密,连接牢固、可靠。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电线连接套,包括设有通孔的筒体,其 特征在于在筒体上设有一个轴向的槽口 。上述筒体的内孔横截面可以为圆形。1" 、 转乂大AA dtl4岳鼎r i^"HT O A而-使用时,将剥线后露出线头的两根或多根电线从两端放入筒体内,用工具对筒体挤压产生塑性变形,使得筒体和各线头之间压紧即可;本技术 具有连接电线快速、便捷、省力的优点,且连接处的尺寸紧凑、各线头之间 接触紧密,连接牢固、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由图1和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电线连接套,包括设有通孔的铜质或铝 质筒体1,在筒体上设有一个轴向的槽口 2,所述筒体1的内孔横截面为圆 形;使用时,将剥线后露出线头的两根电线从两端放入筒体1内,用工具对 筒体1挤压产生塑性变形,使得筒体1和各线头之间压紧即可。实施例二由图3和图4所示,该实施例的电线连接套,包括设有通孔的铜质或铝 质筒体3,在筒体3上设有一个轴向的槽口 4,所述筒体3的内孔横截面为 五瓣状的梅花形;使用时,将剥线后露出线头的十根电线从两端放入筒体3 内,用工具对筒体3挤压产生塑性变形,使得筒体3和各线头之间压紧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电线连接套,包括设有通孔的筒体,其特征在于在筒体上设有一个轴向的槽口。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连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内孔横截 面为圆形。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连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内孔横截 面为两瓣或两瓣以上的4条花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线连接套,包括设有通孔的筒体,其特征在于在筒体上设有一个轴向的槽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的内孔横截面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两瓣或两瓣以上的梅花形。本技术具有连接电线快速、便捷、省力的优点,且连接处的尺寸紧凑、各线头之间接触紧密,连接牢固、可靠。文档编号H01B17/58GK201408618SQ20092008083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3日专利技术者郑传远 申请人:郑传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线连接套,包括设有通孔的筒体,其特征在于在筒体上设有一个轴向的槽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传远
申请(专利权)人:郑传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