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光辉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瓶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95825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瓶子,包括瓶体和引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瓶塞,所述瓶体的瓶底设有一凹槽,凹槽的开口面积小于瓶底面积。凹槽中心位置处设有一与瓶体内部连通的圆形开口,圆形开口大小与瓶塞对应,且瓶塞与圆形开口之间采用活动连接方式固定,瓶塞固定后其下底面不超出瓶底下表面所处平面。其中,瓶塞为圆柱体形状并与圆形开口采用螺纹连接的活动连接方式固定。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瓶子,在瓶中盛装液体快要使用完时,通过瓶底的开口,可方便的将液体取出,从而不用造成浪费。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容易。(*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生活中用的容器,特别涉及一种带引流管的瓶子。
技术介绍
瓶子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中用的容器,被广泛运用到各个地方。而有一些更是为瓶 子配上吸管或者引流管,使其使用起来更方便并增强其适用性。像我们经常使用的沐浴液、 洗发液等就采用瓶子作为容器,并配备引流管使人们使用时更为方便。这种设计很受人们 所欢迎,所以被大量推广应用。但是这种瓶子在人们的实际使用中,慢慢也发现了其缺点。 由于我们在瓶子上采用了引流管,使瓶子里面的液体在引流管的作用下从引流管出口流 出,引流管与瓶底之间必然存在间隙。这就导致当瓶中盛装的液体快要使用完时,瓶中液体 不能再有效集中在一起,引流管无法再顺利接触剩余液体。这个时候就出现通过引流管将 瓶中液体取出出现了困难,而且往往最后所剩的一部分液体无法通过引流管取出,从而造 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瓶子,解决了瓶中盛装液体少量时无法取出或取出困 难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瓶子,包括瓶体和引 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瓶塞,所述瓶体的瓶底设有一开口为圆形的凹槽,凹槽的开口 面积小于瓶底面积。凹槽中心位置处设有一与瓶体内部连通的圆形开口,圆形开口大小与 瓶塞对应,且瓶塞与圆形开口之间采用活动连接方式固定,瓶塞固定后其下底面不超出瓶 底下表面所处平面。 其中,瓶塞为圆柱体形状并与圆形开口采用螺纹连接的活动连接方式固定。 采用本技术设计的瓶子,在瓶中盛装液体快要使用完时,通过瓶底的开口 ,可 方便的将液体取出,从而不用造成浪费。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容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 图2为图1取掉瓶塞时的仰视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图2,一种新型瓶子,包括瓶体l和引流管2,还包括一瓶塞3,所述瓶体 1的瓶底设有一开口为圆形的凹槽6,凹槽6的开口面积小于瓶底面积。凹槽6中心位置处 设有一与瓶体内部连通的圆形开口 4,圆形开口 4大小与瓶塞3对应,且瓶塞3与圆形开口4之间采用活动连接方式固定,瓶塞3固定后其下底面不超出瓶底下表面所处平面。 其中,瓶塞3为圆柱体形状,可采用螺纹连接方式与圆形开口 4连接固定。另外,也可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瓶塞3,使瓶塞3为从上至下半径渐小的圆柱体,并利用瓶塞3与圆形开口 4之间的摩擦力连接固定。 参阅图3,使用时,当瓶中液体5快要使用完时,由于瓶中剩余液体5高度小于引流管2与瓶底间隙距离时,我们便无法再通过引流管2将液体5顺利引出。这时,将瓶塞3取下,液体5便可以从圆形开口 4顺利流出。从而不会造成浪费。 而瓶塞3固定后下底面不超出瓶底下表面所处平面以及圆形凹槽6开口面积小于瓶底面积,均是为了使瓶子平稳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瓶子,包括瓶体和引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圆柱体形状的瓶塞,所述瓶体的瓶底设有一凹槽,凹槽中心位置处设有一与瓶体内部连通的圆形开口,圆形开口大小与瓶塞对应,且瓶塞与圆形开口之间采用活动连接方式固定,瓶塞固定后其下底面不超出瓶底下表面所处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新型瓶子,包括瓶体和引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圆柱体形状的瓶塞,所述瓶体的瓶底设有一凹槽,凹槽中心位置处设有一与瓶体内部连通的圆形开口,圆形开口大小与瓶塞对应,且瓶塞与圆形开口之间采用活动连接方式固定,瓶塞固定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王光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