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宗涛专利>正文

底植围网网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869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适用于海水网箱养殖的围网网箱装置,该网箱利用固定于海底的海底固定架将网箱底部固定于海底,上部浮纲利用浮子浮于水面,该网箱装置能有效化解海浪对网箱的破坏作用,解决了网箱养殖的不安全隐患及单位水体面积投资成本大,水体利用率低等缺陷,凡适宜进行筏式养殖的海区均可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Bottom Seine net cage

The utility model is a fence cage device suitable for marine cage, the cage is fixed on the seabed seabed by the fixing frame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age in the sea, the upper classes use the float float floating on the water surface, the cage device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destructive effect of the waves on the cage, solve the area safety hazards and unit water investment the cost of cage culture, low utilization rate of water, where appropriate area can be widely used for raft 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是一种适用于海水养殖的网箱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海水养殖中所使用的网箱为“漂浮式”,基本照搬水库网箱养鱼的构造原理,利用石块铁锚或养殖筏架固定漂浮于水面,如图1所示,其结构由方形框架1(木杆、竹杆或铁管制成),大浮子2、网体3、角坠4、边坠5、和筏架6组成,方形框架通过大浮子浮出水面,网体的上纲与框架相连,网体的下纲有角坠和边坠使网体张开成形。这样的网箱因漂浮于水面而直接处在海浪作用最激烈的范围内,形成与海浪硬碰硬的接触,因而网箱的安全没有保障,即使使用较坚固的钢铁框架,能保住网箱不被破坏,也因海浪引起海水的激烈振动,使箱内的鱼类惊恐不安而四处乱窜,造成鱼与鱼之间,鱼与网箱之间的互相碰撞而死伤严重。2000年8月底的一次海浪,使荣成处在没有屏障海区放置的网箱损失惨重,而充分验证。因此,这种网箱仅限于有屏障的港湾内使用,不能大规模地推广,另外这种网箱还存在因体积小而单位水体面积投资成本较大,只能利用海区表层水体而水体利用率低和难以利用野生的天然饵料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背景网箱中存在的不安全,有海浪时发生鱼类死伤,投资成本大,水体利用率低和难以利用天然饵料等缺陷。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网体的浮纲上扎有浮子,底纲上扎有坠子,在网体上离底纲一定间距加扎一固定纲,固定纲上以20-30cm的间距系有固定绳;再利用一定间距打入海底3米以下的木橛橛绠将围网网箱的海底固定架固定在海底;利用网体底部固定纲上的固定绳使网体固定在海底固定架上,网体上部通过浮纲上的浮子浮于水面而游离。由于本技术上部游离,就可以顺随海浪振动,化解海浪的作用力,因此本技术不存在不安全隐患;根据当有大浪时,海水鱼类有逃避上层海水激烈振动,游向受海浪影响较小的深水区的规律,本技术无底,因此本技术能让鱼类游到安全的底层而不能发生鱼与鱼之间,鱼与网箱之间的碰撞损伤;由于本技术无底无盖,不仅可以利用海底及各处水层的天然饵料进行立体养殖,提高水体利用率,而且网箱单位水体投资成本相对较小。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漂浮式网箱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网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海底固定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设置方向示意图图5是另一种海底固定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由网体和固定于海底的海底固定架组成。如图2所示网体由角浮1、浮纲2、小浮3、角垂纲4、固定纲5、固定绳6、底纲7、底坠8、网片9组成。各种纲绳均为φ1cm以上的聚乙烯绳。浮纲上有角浮和小浮,能把浮纲浮于水面。角浮位于网体浮纲的交角处,为φ20cm以上的塑料浮子,小浮位于网体两交角之间的浮纲上,小浮为φ8-15cm的泡沫浮子或小塑料浮子,小浮的间隔距离一般在40-60cm,原则上有潮流时,网体浮纲能基本浮于水面。浮纲由两根绳组成一根绳穿扎网,一根绳穿扎浮子。固定纲上有间距20-30cm的固定绳,用于把网体与海底固定架连接固定在一起。固定绳为长50cm的双根120股丝以上的聚乙吊绳。网体的底纲扎有底坠,以使网体与海底紧密接触。底纲也是两根绳,一根穿扎网,一根穿扎坠子,用于扎坠子的坠纲纲绳,最好是钢丝绳之类比重大于海水的绳索。坠纲上的坠子间距为40-60cm,大小以能使底纲沉入海底为准。角垂纲穿扎于网体浮纲交角与固定纲交角之间,用于加强浮纲与固定纲间网片的拉力。底纲与固定纲间的距离应在0.5-1m左右。间距的标准是由海底固定架与海底的贴紧程度,组成海底固定架的材料有无伸缩性,以及固定海底固定架的海底固定点的间距和本海区历史上海浪最大振幅综合决定。如果海底固定架紧贴海底,组成海底固定架的材料又没有伸缩性,海底固定点的间距较小,底纲与固定纲的间距可以小到零。反之加长到当波峰传来时,网体底纲不离海底为原则。近海海浪的波高一般不超过2米,即振幅不超过1米,所以即使网箱底纲不固定于海底,浪高2米网体顶多上升1米。固定纲与浮纲的间距,应是本围网网箱放置海区的最大满潮时的水深加上本海区历史上最大波高再加2米以上。以增强浮纲顺应海浪的振动能力,因为在有大浪发生时,经常伴随海水潮位上涨1-2米(荣成一带)。网片网扣的大小由准备放养种类的规格决定。网线应以具有较强拉力的胶丝或聚乙烯线为好。聚乙烯线一般不低于15股丝。固定于海底的海底固定架如图3所示,海底固定架由架绠1、坠石2、木橛3、橛绠4组成。木橛为长100cm左右,φ15cm左右的干燥木材制成,橛绠一般为1000-1500股丝的聚乙烯绳。橛绠捆绑于木橛上,木橛的打法参考《海藻养殖》P143-145。木橛及橛绠的作用是固定并拉紧海底固定架的架绠,使架绠紧贴海底。木橛间的距离越小越好,一般为3-5m。海底固定架架绠上的坠石起加强架绠与海底的固定能力,坠石固定在海底固定架架绠的两个木橛固定点之间,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坠石大小应是(减去自身浮力)大于相邻两个木橛固定点间网体浮力一倍以上的重量。海底固定架的架绠是通过木橛及坠石固定于海底,利用围网网箱固定纲上的固定绳使网体与海底固定架连接固定在一起,最终达到围网网箱固定于海底的目的。架绠可以是有伸缩性的聚乙烯绠绳(1000-1500股丝),无伸缩性的钢丝绳,也可以是铁管、圆钢、角铁等组合成的钢铁框架,只不过使用聚乙烯绠绳要求木橛固定点及坠石相对密些,钢丝绳作架绠,坠石可疏些,而钢铁框架则不须坠石。围网网箱的设置方向是有一定要求的,如图4,箭头所指为海浪传播方向,围网网箱的对角线要一条平行(迎向)于海浪的传播方向,另一条则垂直于海浪的传播方向,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箱对海浪传播所产生的阻力,而且能使海中的漂浮物顺网片漂走,避免阻积于网片上危害围网网箱的安全。如果放置围网网箱的海区水深较浅,海浪较大且受海浪影响较频繁,则海底固定架的四个架角固定点有必要加强。加强的方法有打双橛且加深,也可以如图5所示,把组成海底固定架的架绠在四个角的交点处适当向外加长3-5米打木橛固定,在架外角的架绠上捆绑固定大块石a,大块石的重量应数倍大于架角与相邻两个固定点间网体的浮力(应在百斤以上)。形状以方形为宜,厚度应薄。块石也可以用水泥制件代替。围网网箱的规格大小应由放置网箱海区潮流大小而定,原则上最大规格要保证在一个涨潮流或一个落潮流,能使整个围网网箱水体达到一倍或几倍的换水量。围网网箱的规格也不能太小,因为太小了,虽然网箱自身的安全不受影响,但网箱的其它优点会因箱体面积太小而不明显,一般方形围网网箱的边长不宜小于30米。围网网箱设置的形状一般为方形或“ ”形。如果设置围网网箱的海区潮流较大,单靠小浮已不能在潮流时使网箱浮纲浮于水面,浮纲上可以添加与角浮般大的浮子,并相应在固定此浮的浮纲处与固定纲之间穿扎垂纲以加强浮纲与固定纲间网片的拉力(网线较粗具有足够的拉力,则不须加垂纲),并适当加强海底固定架的固定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植围网网箱,网体由浮子、坠子,位于网体上部的浮纲和位于网体下部的底纲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子固扎在网体的浮纲上,所述的坠子固扎在网体的底纲上,在网体上离底纲一定间距加扎一固定纲,固定纲上以20-30cm的间距系有固定绳;再利用一定间距打入海底3米以下的木橛橛绠将围网网箱的海底固定架固定在海底;利用网体底部固定纲上的固定绳使网体固定在海底固定架上,网体上部利用浮纲上的浮子浮于水面而游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底植围网网箱,网体由浮子、坠子,位于网体上部的浮纲和位于网体下部的底纲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子固扎在网体的浮纲上,所述的坠子固扎在网体的底纲上,在网体上离底纲一定间距加扎一固定纲,固定纲上以20-30cm的间距系有固定绳;再利用一定间距打入海底3米以下的木橛橛绠将围网网箱的海底固定架固定在海底;利用网体底部固定纲上的固定绳使网体固定在海底固定架上,网体上部利用浮纲上的浮子浮于水面而游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海底固定架上两个固定点之间系有一个或几个坠石以加强海底固定架的固定能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涛
申请(专利权)人:张宗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