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廷海专利>正文

冠心舒吸嗅剂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8530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冠心舒吸嗅剂及制作工艺,它是由檀香、川芎、血竭、苏合香、桂枝、石菖蒲、冰片、五味子八味药组成,按一定重量比配制,经粉碎、过筛、混匀等工序,分装入便于吸嗅的塑料壳体内而制成。该药挥散性强,经鼻腔粘膜和呼吸道给药,作用迅速、使用方便、长期应用无不良反应。用于冠心病治疗,对中医症候、心绞痛、心肌缺血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82.05%、87.89%。(*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冠心舒吸嗅剂及其制作工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成药,即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的吸嗅新药。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在美国总人口死亡中,有1/3是因患冠心病而死亡,每年死于冠心病的约70万人。据统计,我国冠心病人口死亡率约为30/10万,目前仍有上升的趋势。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有西药和中药,西药有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剂型有片剂、针剂、贴膜,疗效确切,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特别是长期大量应用,有较大的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根据其病因病机,标本兼治,具有疗效稳定、长期服用毒副作用小的优点,但由于剂型落后及中药治则不甚完善,使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目前常用的中药剂型多为水煎剂,制作服用极不方便,中成药有片剂、胶囊、贴膏等,但起效缓慢,目前存在着疗效需进一步提高、剂型需进一步完善等问题。已知的一种治疗冠心病的气雾剂,经呼吸道雾化给药,虽起效较快,但因由单纯芳香温通药组成,久用耗气伤阴,只宜短暂应用,且制作复杂,成本较高,故未能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诸不足,提供一种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起效快、疗效高、使用方便、长期应用无不良反应、通过鼻腔粘膜和呼吸道给药的吸嗅新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本冠心舒吸嗅剂包括壳体和封装在壳体内的药物组成,封装在壳体内药物的组分含量为:檀  香    15-25%           川  芎    15-20%血  竭    4-10%            苏合香    1-2%桂  枝    5-12%            石菖蒲    5-12%冰  片    10-15%           五味子    10-15%制作工艺:除冰片、苏合香外,余六味混匀后粉碎成中粉(80目粉),过四号筛,分别将冰片、苏合香研细,与上述中粉混匀后过筛,装入特制的塑料壳体内即得。药粉太粗,其有效成分挥散慢,影响临床疗效,药粉太细易吸潮变质。冰片后加是因其是从挥发油中取得的结晶,极易挥发,故宜在分装前加入,以不损其有效成分。苏合香后加可防其有效成分丧失。本制剂经反复试验,工艺稳定。药物装入吸嗅壳体内,吸嗅壳体为塑料制品,简单易作。外型呈子弹-->样,长2.5cm。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呈弹头状,其后端外直径1cm。后部分呈圆柱状,内直径1cm。后部分恰好套在前部分上,并可旋转推进,促进药物挥散和吸收。在壳体前后两端各有三个孔,利于药物挥散,为防药物自行外漏,有孔部分内衬有细筛网。    冠心舒吸嗅剂是根据中医“纳鼻而通十二经”、“内病外治”的理论和冠心病“气滞”、“血瘀”以及兼痰、兼虚的特点而设计。我们曾用鼻吸嗅剂治疗冠心病8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冠心舒吸嗅剂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质性的改进。原方由单纯芳香温通药组成,冠心舒吸嗅剂在治则、方药及制作工艺等方面有较大的变动,使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方中檀香辛香行散,善调胸膈诸气,宽胸调中,为理气要药;川芎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为血中气药。二者为主药,理气宽胸、化瘀通络止痛。血竭活血散瘀;苏合香辛香温通、芳香避秽、开窍醒神、豁痰开郁,二药为辅,以助行滞散瘀之功效。佐以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石菖蒲开窍醒神、化痰和胃,且能舒心气、畅心神、益心志;五味子补肺益肾、益气生津、宁心安神,可制约辛香温通之品耗气伤阴之弊,而使气旺血行;冰片通诸窍、散郁火、清热止痛,可防温热太过。诸药合用,通中有补、温中有清,相辅相成,共奏理气宽胸、化瘀通络、益气豁痰之功效。鼻为肺之所属,清阳交合之处,又为一身血脉之所经,该药通过鼻腔,循经络直达病所,故疗效较好。现代研究表明,冠心舒吸嗅剂组成药味含挥发油较多,如檀香含挥发油约3-5%,主要成份为白檀醇、白檀烯异戊醛,川芎含挥发油十五酸乙酯等等。檀香等芳香温通类药物对呼吸道粘膜神经末梢,特别是冷觉感受器有选择性兴奋作用,对冠脉的调节发生反射性变化,具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冠脉血流量作用。川芎等活血药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氧耗量,降低血粘度,抗血栓作用。冰片、石菖蒲、苏合香、五味子可降低心肌氧耗量,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部分有镇静、止痛作用。上述研究结果提示冠心舒吸嗅剂通过多种环节治疗冠心病。鼻腔粘膜血管丰富,冠心舒吸嗅剂挥散性强,通过鼻腔粘膜及呼吸道吸收,作用迅速,通过多种作用达到治疗目的。冠心舒吸嗅剂的优点是:①剂型新颖独特:本药与气雾剂不同,为吸嗅新药,所含药味含挥发油较多,挥散性强,通过鼻腔粘膜和呼吸道吸收,作用迅速、使用方便、工艺简单、成本低。②治法方药有所突破:传统气雾剂治疗冠-->心病单纯用芳香温通类药物,多耗气伤阴,只宜短暂应用。本药一是在芳香温通、活血化瘀之品中配用滋阴敛肺、益气豁痰之品,既制约辛香走窜药耗气伤阴之弊,又使气旺而促血行;二是配伍祛风药(桂枝),取其辛温之性,振奋人体气化功能,促进瘀滞消散,使化瘀效果明显增强,具有化瘀药难以达到的独特效果。在冠心病中医治法上有所独创。冠心舒吸嗅剂组方精良,配伍合理,作用全面,克服了芳香温通类药不宜久用的弊端。③疗效有明显提高:冠心舒吸嗅剂对冠心病中医证侯、心绞痛、心肌缺血显效率分别为62.5%、45.16%、35.53%,总有效率分别为91. 67%、90.65%、88.16%。本专利技术结合下面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取檀香20%、川芎15%、血竭10%、苏合香1%、桂枝12%、石菖蒲12%、冰片15%、五味子15%。除冰片、苏合香外,余六味混匀后,粉碎成中粉(80目粉),过80目筛,分别将冰片、苏合香研细,与上述中粉混匀后过筛,分装入塑料吸嗅壳体(1)内。吸嗅壳体外型呈子弹样(如图所示,图1为基本视图,图2为剖视图),长2.5cm,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呈弹头状,其后端外直径1cm,后部分呈圆柱状,内直径1cm,后部分恰好套在前部分上,并可旋转和推进,促进药物挥散与吸收。壳体前后两端各加工三个透气孔(2),利于装入药物的(3)挥散,为防药物自行外漏,有孔部分内衬有细筛网(4)。成品采用泡罩包装,具有良好的密闭性,使用携带方便。实施例2取檀香25%,川芎20%,血竭10%,苏合香2%,桂枝10%、石菖蒲8%、冰片15%、五味子10%,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取檀香20%、川芎20%、血竭8%、苏合香2%、桂枝10%、石菖蒲10%、冰片15%、五味子15%,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    冠心舒吸嗅剂是根据我们治疗冠心病多年临床经验,经过反复修订而研制成的。根据实施例1和实施2制成成品,应用于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实施例3制成成品,疗效较前两种稍有提高,下面进一步说明实施例3的临床疗效。根据《新药审批办法》及有关中药部分补充规定的有关要求,对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和气滞血瘀(或兼痰浊、气虚)辩证标准的24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本药临-->床疗效的严密观察,并与复方丹参片随机对照。观察组240例,每日1粒,每次塞鼻吸嗅30分钟,日用2次,左右鼻交替吸嗅,心绞痛发作时可随时应用。对照组83例,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日服3次。两组疗程均为半月。根据全国统一疗效判定标准判断疗效,结果表明,冠心舒吸嗅剂治疗冠心病,其中医证候、心绞痛、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冠心舒吸嗅剂,它包括壳体(1)和封装在壳体内的药物(3)组成。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壳体上设有透气孔(2),封装在壳体内的药物包括以下组分,各组分含量(重量比)为:檀香15-25%,川芎15-20%,血竭4-10%,苏合香1-2%,桂枝5-12%,石菖蒲5-12%,冰片10-15%,五味子10-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冠心舒吸嗅剂,它包括壳体(1)和封装在壳体内的药物(3)组成。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壳体上设有透气孔(2),封装在壳体内的药物包括以下组分,各组分含量(重量比)为:檀香15-25%,川芎15-20%,血竭4-10%,苏合香1-2%,桂枝5-12%,石菖蒲5-12%,冰片10-15%,五味子10-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心舒吸嗅剂,其特征在于:壳体(1)外型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廷海王梅岳金明吕小红毕明良王新兰
申请(专利权)人:杜廷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