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82982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在翼片(30)的一部分中,形成能够向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折回的一对折回部(50a、50b),在一对折回部(50a、50b)的每一个上,配置有能够配合到前腰围构件(20b)或后腰围构件(20a)的规定区域上的配合构件(40a、40b),翼片(30)在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A1、A2)处接合到前腰围构件(20b)或后腰围构件(20a)上,在两端部(A1、A2)与折回部(50a、50b)之间设置有翼片(30)不接合到前腰围构件(20b)或后腰围构件(20a)上的非接合区域(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前腰围构件、后腰围构件、连接前述前腰围构件及前述后腰围构件的下裆构件。
技术介绍
—般地,在敞开式尿布中,为了容易向身体上穿着,有必要设置从吸收体本体向外 侧伸出的侧翼片。 作为这种敞开式尿布,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这样一种尿布,其中,对于吸收体本 体,通过将作为另外的构件的片接合并固定到吸收体本体的两侧缘上,形成侧翼片。 专利文献1 :特开平4-261655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敞开式尿布中,由于通过热熔接或热塑性树脂等粘结剂形成直接将侧翼片接合到吸收体本体上的结构,所以,在展开侧翼片时或穿着尿布时,当在侧翼片与吸 收体本体之间的接合区域施加力时,存在着侧翼片(下面简称为翼片)会从吸收体本体上剥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翼片难以从吸收体 本体上剥离的结构的吸收性物品。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特征,其要点是,在具有前腰围构件、后腰围构件、连接该前腰围 构件及该后腰围构件的下裆构件的吸收性物品中,在翼片的一部分中,形成能够向前述吸 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折回的一对折回部,在前述一对折回部的每一个上,配置能够 配合到前述前腰围构件或前述后腰围构件的规定区域上的配合构件,前述翼片在前述吸收 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处接合到前述前腰围构件或者前述后腰围构件上,在前述两 端部与前述折回部之间,设置有前述翼片不接合到前述前腰围构件或者前述后腰围构件上 的非接合区域。 如上面说明的那样,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具有翼片难以从吸收体本体上剥离的 结构的吸收性物品。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的总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平面图。 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的X-X'剖视图。 图4是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展开的平面图。 图5是用于说明形成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的翼片上的折回部的图示。 图6是构成形成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的翼片上的折回3部的切口部的端部的放大图。 图7是用于说明形成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变更例1的吸收性物品的翼片上的折回部的 图示。 图8是用于说明形成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变更例2的吸收性物品的翼片上的折回部的 图示。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 参照图1至图6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例如,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可以适用于敞开式尿布。 如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包括前腰围构件20b、后腰围构件20a、连接前腰围构件20b及后腰围构件20a的下裆构件(吸收体本体)10。 吸收体本体10包括利用纤维无纺织物形成的透液性的表面片、由用塑料薄膜或塑料薄膜与无纺织物的叠层材料等形成的不透液性的背面片、介于表面片与背面片之间并接合到表面片及背面片中的至少一个上的吸收体芯1。 作为吸收体芯l,可以使用压縮成所需要的厚度的粒子状或纤维状的高吸水性聚 合物与绒毛浆的混合物;或者压縮成所需要的厚度的粒子状或纤维状的高吸水性聚合物、 绒毛浆与热塑性合成树脂纤维的混合物等。 另外,优选地,为了防止走形或聚合物粒子脱落,利用绵纸将整个吸收体芯1覆盖 起来。另外,作为聚合物粒子,可以使用淀粉类、纤维素类或合成聚合物类的粒子。 在吸收体本体10的两侧缘部形成有防漏壁3。另外,前腰围构件20b及后腰围构 件20a可以具有伸展性及伸縮性。 这里,在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前腰围构件20b的长度Ll和在吸收性物品的 宽度方向上的后腰围构件20a的长度L2相等。 如图2所示,将翼片30接合到后腰围构件20a上。如图2所示,具体地说,后腰围构件20a及翼片30沿着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Al及A2接合。 这里,优选地,利用由压花辊或超声波进行的热压接等,将翼片30粘结到后腰围构件20a上。进而,也可以沿着翼片30的端部Al及A2涂布热塑性树脂。 另外,在翼片30的一部分中,在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能够折回的一对折回部50a、50b。 在折回部50a配置有能够配合到前腰围构件20b的规定区域上的配合构件40a,在 折回部50b配置有能够配合到前腰围构件20b的规定区域上的配合构件40b。 这里,在配置钩构件(阳构件)作为配合构件40a、40b的情况下,在前腰围构件 20b的规定区域,设置被勾挂构件(阴构件)作为被配合构件。 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由于前腰围构件20b由无纺织物构成,所以,即使不另外 设置被勾挂构件,前腰围构件20b的规定区域本身也起到被勾挂构件的作用。 如图3所示,在一对折回部50a、50b不被折回的状态下,配合构件40a、40b以被卡 定到吸收体本体10上并临时固定的方式构成。另外,在一对折回部50a、50b不被折回的状 态下,代替利用配合构件40a、40b进行的卡定,也可以通过压花等进行临时固定。 另外,一对折回部50a、50b由沿着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形成的第一切口部(第一狭缝)或第一切去部(第一修边)中的至少一个、和沿着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形成的第二切口部(第二狭缝)或第二切去部(第二修边)中的至少一个形成。 例如,在图2的例子中,折回部50a由沿着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形成的第一切口部50a3和沿着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形成的两个第二切口部50al、50a2形成。 另外,折回部50b由沿着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形成的第一切口部50b3和沿着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形成的两个第二切口部50bl、50b2形成。 另外,第一切口部50a3、50b3以及第二切口部50al、50a2、50bl、50b2也可以由穿 孔线这样的可切断线构成。 另外,第一切口部50a3、50b3以及第二切口部50al、50a2、50bl、50b2可以是直线 形状的,也可以是曲线形状的。 翼片30在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Al、A2处接合到后腰围构件20a上。 另外,翼片30也可以在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B1、B2处接合到后腰围 构件20a上。 进而,翼片30也可以在一对折回部50a、50b各自之间的区域C中接合到后腰围构 件20a上。 另外,在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A1与折回部50b之间,以及,在吸收性物 品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A2与折回部50a之间,设置有翼片不接合到后腰围构件20a上的非 接合区域D1、D2。 这里,如图4所示,这样的一对折回部50a、 50b,即使在以铰链式折回到吸收性物 品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情况下,也不能将翼片30在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整个区域上 切断并折回。 另外,这样的一对折回部50a、50b,在以铰链式向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折 回的情况下,施加到翼片30和后腰围构件20a之间的接合区域Al、A2上的力被吸收性物品 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为P的非接合区域D1、D2吸收。 特别是,非接合区域D1、 D2可以提供吸收这样一对折回部50a、50b以铰链式向吸 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折回时的瞬间的力的缓冲作用。 进而,这样一对折回部50a、50b,在以铰链式向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收性物品,包括:前腰围构件、后腰围构件、连接该前腰围构件及该后腰围构件的下裆构件,其特征在于,在翼片的一部分中形成能够向前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折回的一对折回部,在前述一对折回部的每一个上,配置能够配合到前述前腰围构件和前述后腰围构件的规定区域上的配合构件,前述翼片在前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处接合到前述前腰围构件或者前述后腰围构件上,在前述两端部与前述折回部之间,设置有前述翼片不接合到前述前腰围构件或者前述后腰围构件上的非接合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8-3-31 2008-094108一种吸收性物品,包括前腰围构件、后腰围构件、连接该前腰围构件及该后腰围构件的下裆构件,其特征在于,在翼片的一部分中形成能够向前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折回的一对折回部,在前述一对折回部的每一个上,配置能够配合到前述前腰围构件和前述后腰围构件的规定区域上的配合构件,前述翼片在前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处接合到前述前腰围构件或者前述后腰围构件上,在前述两端部与前述折回部之间,设置有前述翼片不接合到前述前腰围构件或者前述后腰围构件上的非接合区域。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前述一对折回部由沿着前述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形成的第一切口部或第一切去部中的至少一个、和沿着该吸收性物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口智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